第四十章佛教,信仰
船头上落针可闻。
诸位少年郎们,有迷茫的,有愤慨的,也有兴奋的。
他们苦读十几年的书,学了十几年的知识,都在这一刻被彻底颠覆……
可他们毕竟是读过书的,肚子里是有真才实学的。
不至于被这两句话搞得迷了心智。
陈昱抬起头,追问道:“可为何,廖主事要支持佛教传播?
要知道,佛教所在的南大陆,与我们东大陆可是敌对关系啊!
此时若是被外人知晓,岂不是陷我国与万劫不复之地!”
廖康一愣,不解:“何出此言?”
陈昱不依不饶:“方才,我看到廖主事给那位僧人送肉,送粥!”
众人哗然!
这个世界,很大,分东西南北中五大陆。
大魏国所在的地方,便是东大陆的最东部。
而魏国之上,有大周帝国,大周帝国之上,有太学院。
太学院,便是整个东大陆的主宰!
门内百万弟子,人人皆是三阶,四阶强者更是高达数万计,甚至在世俗界无敌的五阶强者,太学院都能拉出几千人来。
至于传说中的六阶,明面上就有好几个。
而佛教,则是与太学院同等级的存在,南大陆的主宰者。
两个势力,时常发生争斗,但真正成规模的大战,仅有一千年前的那次佛道儒之战!
此战甚至囊括了西大陆的教廷,中大陆的道圣宗,除了北大陆的妖族未曾参战,其余的都卷入战场。
堪称大陆劫难,伤亡者数以亿计。
至此,两教结下了死仇。
当然,死仇归死仇,可不管是佛教还是天阳宗,两教都是采用分封制来管理地盘。
因此对于下面的国家掌控力没有那么强,以至于千年来,佛教的不少和尚进入东大陆进行传教,也有不少百姓信奉佛教。
可无论如何,官面上,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否则就是灭顶之灾。
这些事在魏国贵族圈子里并不是什么秘密。
顿时,船头上响起了嘈杂之声,纷纷指责廖康。
“如果继续吵闹,别逼本官讲你们全部关起来!”
廖康怒了!
三阶儒者的气势蓬勃而出。
一旁的白堂,也紧跟着爆气!
这才让船头再次安静下来……可少年们眼中透露着赤裸裸的不服!
“本官何曾承认过佛教传教的正确性?”廖康目光冷冷一扫,船头气温骤降。
“佛教受制于教义,在乱世,传播速度确实很快,而灾区此时的处境,也却是需要佛教来稳定人心!
刚才那些灾民饿了好几天了,为何没造反?
不就是因为那位老僧在不断的给灾民灌输吃苦是修行的理念吗?
不仅魏国如此,其余诸国,皆是如此!
对于陷入绝境之人,信仰远比法律来的有效果。
若是没有信仰,心中没有抱着最后一丝救命稻草,必然造反!届时,死的人将会成倍增长。
这些道理,本官方才已经和你们讲得够清楚了,为何还是执迷不悟?”
徐华追问道:“此时放纵佛教传播,将来尾大不掉,如何处理?”
廖康瞥了他一眼,回道:“今生能够过好日子,能够喝酒吃肉娶媳妇,妻妾成群儿女成双。
谁愿意去苦修?
谁愿意去修那些虚无缥缈的来世?”
说道这个份上,众人算是明白了……
佛教,不管在乱世扩张的规模多大,不管教徒人数有多少。
但只要进入盛世,只要没有穷人,谁会信?
但是,让一整个国家都没有穷人,好像也是一件不符合实际的事情……
“退一步说,即便是佛教规模大,但这是何地?
此乃大魏国土,灭佛,还不是君上一道旨意的事情!
难不成他佛教本部还能打到此处不成?”
此话一出,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是啊,若是真让佛教打到这个魏国,那么整个东大陆也沦陷得差不多了。
“无论如何,佛教并非邪教,他们所传播的宗旨是叫人向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就凭他们的教义,只要不是贪得无厌,圈地圈养寺僧,那么对魏国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他们敢圈一次地,我们灭一次佛便是。
反之,那些天天教人吃毒丹,喝符水的,不知害死多少人的性命……而这些,根本没办法去禁止。”
一番话说得少年们鸦雀无声。
中大陆的道家与儒教结盟多年,直接大张旗鼓的禁道?
这是破坏盟友关系,这是找死啊。
廖康见众人情绪稳定下来后,也不再多说,转身进入船舱。
留下一群在风中迷茫的少年……
……………………
几日后。
此行对于这群初出茅庐的少年们影响十分之大。
不管是廖康对他们说的,还是那位不知名的户部官员说的,都是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可就是这些东西,才能更加高效,更加稳定的治理好此次灾荒……
放大了说,正是这些东西,才能维持住整个魏国的运转。
而非是什么道之道,亦可道,也不是什么之乎者也,更不是丹药符水。
儒道这些东西,确实高大尚,确实朗阔万物。
可是,要如何将书上的东西给转化成实际应用的方法……
这当中的差异,需要用一生来学习。
至此,众人们也明白了国君对于宗教的态度。
物尽其用,用完便老老实实呆着……
经过几天的思考,他们难免会想很多,其中不由得想到了一点。
若非上面的人授意,一个区区从五品官员,又怎么敢公然挑衅佛道两个庞然大物?
而上面又会是谁授意的呢?
除了那位国君,又有谁,胆敢如此擅作主张?
当然,这些利益关系,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得通的。
毕竟他们只是多学了点东西,多读了点书而已。
并不是说他们有多聪明。
可无论如何,此时的要紧之事,还是赈灾。
这,只不过是当中些许插曲罢了。
有经过了几处灾区,粮食发放得差不多了,仅剩最后三分之一,而根据计划,这些粮食,将会发放到受灾最严重的的地方……
又经过了数天。
船队进入了最后一处赈灾地,蓟城。
此处紧挨洛水,整个县城被冲刷得不成样子。
灾民高达七万人之多,也是此次赈灾的关键点。
若是连这七万人都反了,那么局势将会再次陷入危机。
随着高大楼船的到达,在灾民们欢呼雀跃的呼声中,官员们如同往常一样,下船,煮粥,协助当地官员赈灾。
并且带给灾民们一个消息。
他们将要在此地,连续七日施粥。
这个消息随着灾民们的传播,越传越远。
随后,此处汇聚的灾民,也不断的增多。
从四方各地纷纷汇聚过来。
人,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将会是混乱,以及汹涌的暗潮……
廖康高战船头,目光凝重的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官员们,以及翘首以待的灾民们。
看过赈灾计划的他,清楚。
此地,将会是最后的决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