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进展的很顺利,人群踊跃参加。
看到如此情况,周易凡就让秘书处接手。
当然了,招兵这项事宜虽然被周易凡从军队中拿了出来,不过军队还是有知情权的。
这也是周易凡敢让秘书处接手的原因,有军队的人在,他们也不敢随意糊弄。
……
该处理先前“平叛”时抓获的俘虏了,当然那些顽固份子直接就被周易凡安排去倒粪桶。
现在火药的原材料硝,依旧依靠土法炼制,并且自从集市成立以后,粪水产量也大增。
而愿意去做粪夫的人却越来越少,现在刚好可以让这些人补充进去,这应该可以满足需求了吧。
而那部分主动投降的,周易凡也不会直接放过。
他们还需要进行公审。
找出哪些作恶之人,让他们从事现没人愿意做的脏活,累活,危险工作。
这个可以直接让法务部去做,刚好还可以给他们积累经验。
只是可能要辛苦一些,必须得在五天内公审完成,因为接下来周易凡还有一个计划。
“小张,去问下考试安排的怎么样了。”
周易凡现在迫切需要底层官员,要知道将家族处理以后,那些村庄还处于一个军管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不能长时间,不然非得大乱不可,所以他迫切需要村长,去恢复正常的管理。
甚至各部门的人员都可以延后,都必须的将村长给安排清楚了。
反正各部门只要有负责人,还可以让秘书处去跑腿的嘛。
不过周易凡没想到父亲会亲自跑过来一趟,看样子他还挺慎重的。
“大郎,如此安排怎样?”
周启明也是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考试,此次考试是所有人都可以参加,而现在还没开始报名,所以他也不清楚会有多少考生。
并且他也有些紧张,害怕会出现问题。
周易凡看了看,这字写的真好看,至少比他写的好太多了。
不过在考试场地的选择上,父亲还是太慎重了。
既然已经决定暂时借用军队人手监考了,那里还需要一个个密闭的房间,直接露天考试不好吗?
而且到时候,还有其他居民前来围观监考,当然想要围观也必须的保证不说话,且离考场十米远。
“露天考试?”周启明有些不忍,毕竟怎么说,他们考完以后大概率是要为官的。
而且他还有些担心,这会不会引起读书人的不满“这会不会对考生太草率了,而且……”
“不算草率,现在的条件就是如此”周易凡也没办法,就算是现在腾出厂房也来不及了。
况且露天考试,有什么大不了的,自己前世还露天考过试呢。
而且这次考试又不是科举,要长达几天,该考试分为两大堂,一天就结束了
至于围观群众,他们考完,结果一出就要立马要上任了,又不是成为科研工作者。
将来要和群众接触的多了,现在在群众面前考个试怎么了。
既然周易凡已经决定了,那周启明也就不在劝说了,而且也未必会听。
拿过修改过后的方案,周启明立即通知秘书处人员前去执行。
这可是必须在今天就通知到的,后天就要考试了,得抓紧时间。
周父走后,周启明还得忙碌考卷。
此次试题,周易凡准备自己亲自出题,同时也是让教育部熟悉他出题的模板。
今后也可以慢慢让他们去出考题,周易凡做最后的审查就可以了。
考试分为两堂,上午一大堂,下午一大堂,上午主要考文学理解和计算两小堂,下午考查案例和策论两小堂,当然中间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其中文学理解就是诸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一系列理解。
而且在出题时,周易凡还将注明“个人理解,不以言语获罪”。
让他们能够自由思想,畅所欲言。
就算是最后的理解与周易凡不同,只要理由说的好,依旧可以被录取,官员也不一定全是管理民众的,还可以做外交等。
数学类,周易凡就准备出一些加减乘除法,也是现在阿拉伯数字还没出现,他也只能尽量朝小学一二年级靠拢。
但等这次考试过后,他就会把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拿出来,先前忙着和他们讲科学,这个倒是遗忘了。
接着下午另一堂考试,就主要考核政事。
其中选择一些案例,考核他们办案的准则以及品行。
然后还有策论之类的,提出自己作为一个村长的施政方案等。
因为此次主要是为了满足村长等官员,所以科学工程方面的就暂时没有考核。
等这次事情稳定以后,他会在另行安排工程师考试的,甚至是成立“实验室”。
下午,周易凡就将考题拿了出来,交给了教育部。
赶时间,还得进行印刷呢。
而且为保证试题不会泄露,周易凡将考题拿出来以后,特别派遣一个排的特种兵进行看守。
在考试还没结束之前,负责进行封装。
虽然此次考试显得仓促,不过既然是考试,就得严谨对待。
同时印刷厂人员也不得随意走动,吃喝就由镇府提供,以防泄题。
学堂
………
“听说了吗…”
“明天要考试唉!”
“唉,考试?”
“你们去不?”
“怎么不去,这可是当官的好机会我。”
“你呢,去不?”
学堂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此次考试,其中有人选择去参加,同样也有人放弃参加此次考试。
而外界,这个消息还在蔓延,所有人都知道会有一场考试。
这可是做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场考试并不限制任何人。
其中那些儒学生特别兴奋,之前周易凡可是提过只从新学堂选官的,没想到他们也有机会。
看样子周易凡并不讨厌儒学。
同时一些准备考试的人也开始了各种小动作,有的准备打小抄,有的去托关系问题目。
其中最先想到的就是周启明,毕竟他作为教育部部长。
不过要让他们失望了,此时的周启明现在正拿着试卷茫然着。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对于一个老儒生的冲击太大了,大到他都没注意到那些标点符号。
他从来就没想过孔圣人的语句还有这么一层意思。
而且其中周易凡在后面做的解释有理有据,那到底孔圣人是何意。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