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几日,洛阳书院也建成了,开始广招学生。
董宪并没有搞什么后世的那种让普通百姓的孩子也来学习,这些在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现在书籍的书写主要还是靠竹简和帛,而这两样工具都太过昂贵,普通百姓家里跟本就买不起。
至于官府提供,整个司隶现在可有四百多万人,就算孩童只有四分之一,也有一百多万。
这要是官府提供学,财政分分钟崩溃。
所以洛阳书院,也只是停留在接纳寒门士子的程度,没有对普通百姓开放。
想要普通百姓得起学,首先得改进蔡伦纸,让纸变得利于书写,同时还得降低成本。
这也是董宪招天下匠人入京的目的之一,事情都得一步一步做,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
君不见科举制在北周时期就已经有雏形了,在隋文帝时期正式确立。
可是科举制真正让平民跃政治舞台,确实在北宋的时候。
由此可见,要改变社会结构,绝不是搞出一个制度,或者造一个东西就能解决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好多穿越者前辈,总是连纸质书都没有,就把科举制搞出来。
这是要干啥?给人当靶子打吗?
不过董宪也给书院规定了,学生毕业之后如果想要进入太学进修,或者要出仕为官,必须要下到底层,各个亭、乡、里,给农民的孩子教课。
也不用教什么高深的学问,去教半年,教会孩子写自己和家里人的名字,再学点常用字就行。
因此,董宪也让各地官府,开始建设里学、乡学和县学。
万一真的在平民中有天纵之才,也算是给了平民的孩子一条不宽的路。
但是就目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言,这是董宪能做到的极限了。
但即使如此,司隶的百姓也对董宪感恩戴德。
虽说只给了他们一点点希望,但好歹那也晒希望不是?
老百姓怕的不是希望小,而是没有盼头。
“琰拜见司空!”蔡琰到了之后,对董宪行礼。
东汉对于女子的约束,比起南宋要轻许多。
女子并非不可抛头露面,像洛阳书院这种地方,女子也是可以来的。
董宪无奈的笑了笑:“昭姬,你这是何意?你我之间,还需如此见外?”
蔡琰笑道:“你荣升司空,道喜总得道一下吧!”
董宪连连点头:“好了好了好了,你们读书人怎么说都有理,我是个粗人。”
蔡琰噗嗤一笑:“司空若是粗人,那这天下就没几个文人了。”
董宪笑道:“姑娘言辞犀利,说得在下哑口无言了。”
蔡琰笑了笑说道:“司空不打算露面吗?要知道,你现在在士子中的威望可不低呢!”
董宪笑道:“现在的威望都是虚的,墙倒众人推。要是哪天我被扳倒了,这些士子有几个能念我的好?”
“我啊!我念你的好。”蔡琰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的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董宪看着蔡琰,忍不住笑道:“那就够了,对了,我之前说过,回来之后要跟你说件事的。”
蔡琰一惊,脸瞬间红了起来:“什么事啊?”
董宪一脸认真道:“要事!”
蔡琰低着头,腼腆道:“琰不过一普通女子,有何要事,值得司空亲自说啊!”
董宪认真的说道:“人生大事,算不算要事?”
蔡琰尴尬的笑了笑,躲开董宪的眼神:“说什么呢?”
董宪还是一脸认真:“人!生!大!事!”
蔡琰连忙说道:“我不想听。”
董宪:“你若不听我说什么?”
“那就别说!”蔡琰回了一句,然后又红着脸跑开了。
董宪一脸懊恼,抽了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你说你,玩儿什么循序渐进,直接亲她呀!”董宪自言自语道。
“董宪啊董宪,妄你手握天下权柄,一言可决人生死,为何屡屡在一个小丫头片子面前不得寸劲?”
“愚蠢!”
“迂腐!”
董宪此时指着后院的一个水缸,水缸里倒映出自己的影子。
郭嘉此时找到了董宪,看到董宪在那儿抽自己大嘴巴子,还在那儿骂自己。
迷茫的看了看周围,然后又看着董宪,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主...主公,你这是......”
听到郭嘉的声音,董宪瞬间恢复正常,若无其事的整理了一下衣襟。
这变脸的速度让郭嘉咂舌,自家主公果然异于常人。
“奉孝啊,何事?”董宪看了看郭嘉说道。
郭嘉说道:“东郡太守桥瑁写了一封信,是历数主公罪状的书信,已经在关东各州郡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