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郡太守桥瑁?他说我什么?”董宪倒没有生气,而是有些好奇的问道。
郭嘉愣了愣,然后说道:“说主公专权乱政,霍乱后宫,挟持天子,害国害民。”
“哈哈哈哈,好大的罪,我可担不起。”董宪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同时心里还有几分尴尬,毕竟桥瑁这货说的,除了最后一个害国害民,前三个好像还都是事实。
郭嘉担忧道:“主公,若是此时有人响应桥瑁,联合起来讨伐我们,则大事不妙。主公,不得不防啊!”
董宪笑了笑说道:“此时我们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哦对了,王越在你手下,最近表现如何?”
郭嘉笑道:“我一直在安排他训练校事府的士卒,他倒不曾有什么怨言。主公,是否接见王越?”
董宪点了点头:“见,现在就去!”
郭嘉愣了愣:“这...主公,书院这边不管了?”
董宪说道:“交给卢尚书他们就好,他们文人的事情我就不掺和了。”
郭嘉会心一笑:“嘉明白,主公主持修建洛阳书院,开学之日不与卢尚书等四位想争功,高风亮节。”
董宪也会笑一笑:“哈哈,随你怎么想!”
“司空,司空慢行!”此时,蔡邕带着家几个士子走来过来。
董宪一脸懵逼:“先生何事?”
蔡邕笑着说道:“此书院乃司空主持修建,故书院之训言,也该有司空执笔才是。”
董宪摆了摆手:“宪乃粗人,此事还是由四位先生来。”
“在下有幸拜读司空的《典论》,若司空是粗人,怕是让我等汗颜啊。”一个士子说道
另外一个士子道:“是啊司空,请司空执笔。”
“也罢,先生与诸位兄台如此相邀,我便为书院写下训言。”董宪点了点头说道。
所谓训言,其实就是类似于校训的东西。
董宪自然也不拒绝,这玩意儿可是增加自己在士人中的声望的好办法呀!
而且,谁不想青史留名?真要是写了这个,说不定两千年后,还能有自己写的字呢!
到时候百度百科,对自己的描述那就是:董宪,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
来到院内,中间一张桌案,面摆着一张白帛。
“诸位士子,且安静,请司空为书院写下训言!”蔡邕前喊道。
董宪拿起毛笔,思索了一番,开始写了起来。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先写一条修身齐家之训言,然后是治国平天下之训言,供诸位参考。”董宪说着,又开始写另一条。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彩~!”蔡邕抬头鼓掌叫好,一时间院子里喝彩声四起。
蔡琰在下面看着董宪写的这两篇训言,眼神中充满了崇拜。
“如此豪言,却也不像关外那些人传得那样。仅观这两篇训言,此人当名垂青史。看来,此人能得公达和奉孝青睐,必有其过人之处啊!”一名青年在人群中,看到董宪的训言,自言自语道。
董宪在写完两篇训言之后,便撒丫子开溜了。
装完逼就跑,真特么的刺激。
这两篇训言一出,自己在士人中的威望就更高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董宪才十八岁,太年轻的话。
但凡他要有个三十岁,分分钟被推举为士人领袖。
现在他要进宫见王越。
王越不仅仅是校事府的校尉,同时被董宪安排来教小皇帝剑术了。
毕竟小皇帝名义还是皇帝,不可能啥都不教。
简单来说就是,小皇帝可以不学无术,可以玩物丧志,但不能一无是处。
最好的方法是把他培养成宋徽宗那种,除了当皇帝,干点儿啥都不错的人。
此时小皇帝刘辩,正在和王越学习剑术,学得有模有样的。
不过都是花架子,董宪表示自己不用手都能踹翻他。
身边观看的是老将皇甫嵩,前些日子征召他为京兆尹,今天是进宫来报道的。
“司空来了!”小皇帝看着董宪笑道。
董宪拱手:“臣,拜见陛下!”
小皇帝挥舞了一下手里的剑说道:“近日王越师父教朕剑术,朕练习多日,自觉进步颇多,司空可愿与朕切磋一番。”
“陛下不可!”
这话是皇甫嵩和王越两人同时说出来的,董宪自己也懵逼了。
和小皇帝切磋,自己是赢还是输?好像输赢都不太对劲。
王越也是想到这一层,连忙对小皇帝说道。
ps:存天理灭人欲原句: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