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羊蝎子火锅(1 / 1)易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五年的五一,朋友一家请我们俩口子去火锅店吃饭。

我们到的时候,人家三口子已经安排好了饭菜:一大桌子的时蔬饮料,大锅子里堆满了杠尖儿的,犹如小山儿一般的羊蝎子和小羊排,红润的肉汤在锅里呱啦呱啦的翻滚着……

一进屋儿,热浪带着浓香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幸亏火锅店里的冷气开的足!

说起风靡至今的红汤羊蝎子,其实真不算传统的北京吃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做法完全反其道而行。

首先,虽说北京人炖东西都爱放点儿酱油,高级点儿的还下一袋子澥开的黄酱进去,为的都是避免看着寡淡勾不起食欲。但唯独炖羊肉羊蝎子是清汤侉炖,一锅的白汤白肉,图的就是羊汤的那股子清鲜味道。再者,北京以往的羊蝎子上也没什么肉,所以就为了喝喝羊汤,而且只在隆冬时节喝,图的是进补暖身。

而现在的羊蝎子火锅则全然不同。首先汤是红汤肉是红肉,一口咬下去满嘴都是肉,倒是汤不怎么有人去喝了。再者,虽然隆冬时节吃的人最多,但盛夏时节食客也络绎不绝!

羊蝎子火锅刚流行那几年,我也刚刚结婚,花钱大手大脚的,经常和夫人下馆子。凑巧那时楼下就开了一个火锅店,专卖这种羊蝎子火锅。

店面很大,生意火爆。楼下几十个散座儿和二楼十几个包间,每日座无虚席。这里俨然成了四邻聚餐和单位宴请的首选之地。我俩为了在这儿吃上一顿羊蝎子,经常得巴巴儿的等上一个来小时的位。

后来看等位的人实在是太多,我俩就只好打包回家吃。

俗话说,百病成医,那么自然百吃成厨了!最后发现,其实这东西并不难做,于是在人家肉汤基础上居然勾兑出一锅老汤!这回,再不去外面吃了。

不去吃的另一个原因,是钱包儿也造的差不多了!

在家自己做,是真的省钱啊!

买一根儿肉蝎子,就是骨头上裹满肉,只见肉不见骨的那种。再买一根瘦蝎子。说是瘦蝎子,其实上面的肉比早年间那会儿也多的多!

话说这羊蝎子的价格也是蹭蹭的往上涨啊。早几年买这么两根儿也就饭馆吃一顿的价格,今年春节我再买,花了四百多!不过我估计去火锅店吃一顿,也得要这个价儿!

买回来时,人家已经给剁成了大小适中的块儿。

两种羊蝎子掺乎着分两袋,一袋子冻起来留着下顿吃,一袋子泡清水里12小时,明早炖它。

第二天早起来,换过两次水的羊蝎子已泡的发白,正好开炖。

炖羊蝎子得用深斗子的小口汤桶。跟酱肘子酱牛肉的原理一样,炖完了的羊蝎子还有一个温汤浸泡的过程。

羊蝎子冷水下锅,只放料酒,其他什么调料都不要放。

随着冷水被大火催开,羊蝎子就在水中慢慢的翻滚起来,血沫子也慢慢的出现了。待到小的血沫子连成大片的时候,拿个密笊篱细心地打净,这样羊膻味儿会被带走。

打净了血沫子,清水也已变成了清汤,羊肉的清香味就出来了,这时开始下入各种调料了。我一般会放葱姜料酒精盐和糖、香叶白蔻花椒和小茴香、一袋澥开篦去黄豆瓣儿的干黄酱水。然后用老抽调调颜色,喜欢吃辣的可以放适量的干辣椒。

盖上盖子小火慢炖三个小时,然后关火焖五个小时。

这会儿已是傍晚饭点儿。或家人围坐,或呼朋唤友。大家团团坐大快朵颐,不亦乐乎。

其实作为一个北京人,很早就吃过羊蝎子,只不过那会儿是清汤炖的。

把刚买来的羊蝎子剁成大段儿,以能下到锅里为准。锅大您就拦腰两节,锅小就剁成小段儿。那会儿的羊蝎子几乎无肉,主要是吊汤喝的,支楞八叉的样子就像只大蜈蚣。我那会儿就想,为什么管这东西叫羊蝎子而不是羊蜈蚣呢?!

之所以羊蝎子上面儿都不带什么肉,是因为肉还剔了卖钱呢,所以那会儿的剔肉的都手紧。羊蝎子算起来不是什么正经东西,实际上就是剔完肉的下脚料,早些年也就几块钱一根儿。

小时候家贫,身为汉民的母亲,也不喜食羊肉,但唯独羊蝎子常买。估计原因有二,首先这东西便宜,再者慢火侉炖,羊膻味儿也就淡了许多。

母亲每次买回的羊蝎子,那上面是真没什么肉,只有犄角旮旯的一小块儿和贴骨那薄薄的一层儿。

另外卖肉的也不给你剁,几块钱一根儿的玩意儿费那力气呢,顶多拦腰给你剁开。所以我们家有一把陈年老斧,就是专门儿给它预备的。

幸好这东西也不难剁,七扯咔嚓就完事儿了。

剁好块儿的骨头,母亲要在冷水中浸泡半天儿,其间换三次水。待那些贴骨的羊肉上没有一丝血色时,再下冷水锅中敞着盖子烧沸。

到这会儿,母亲就捏着一柄大勺,轻轻的不厌其烦的将沸水中聚集起的血沫子统统撇净。然后下入花椒、香叶、葱姜和盐、料酒等几种简单的调料,盖上盖子小火儿慢炖。其间加入滚刀切块儿的象牙白萝卜同煮。

待汤清骨白、萝卜软糯时,一锅清汤的羊蝎子就做得了。冬日里喝上一碗,暖心暖胃,驱寒解馋。

不管是清汤还是红汤,只要是用心做味道好,咱一样的招呼着!北京人就和北京这座城市一样,包容性强。

朋友既然请吃火锅,我俩自然不能安然就坐。于是我忙不迭的赶紧点酒水,

人家两口子紧拦着。起初我以为是怕我喝不了酒或者浪费钱,岂知,人家早有准备,笑盈盈的从桌子底下拎上来两瓶好酒,还直夸这个店大气,让自带酒水!

既然酒、菜、人都齐了,那就食指大动开搓吧!席间,大伙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那会儿我俩还没有孩子。我们两口子看看人家两口子身边的大儿子,想想身为同龄人,竟然相差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区别之大,显而易见哪!不禁相视苦笑,感慨良多。

看我俩不说话,朋友便开口打破寂静。说她当年带着两岁多的孩子来我家串门儿,我俩给做了一大桌子的饭菜。有炖带鱼、油焖大虾、清炒荷兰豆……看她口若悬河的说了一大堆菜,我俩听着有些恍惚。

这时我突然想起,是有个国庆节,她们娘儿俩来我家做客,我们两口子招待母子俩吃的午饭。

那会儿我俩刚体会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厨艺也大有长进。我俩是做了好几个菜,可带个小孩子的母亲,哪能得空大吃大喝呢?于是就那么草草收场了。

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能依稀记得当时的种种饭菜,并且还能描述出它们的模样和味道,真使我俩倍加感动。

可见,一顿用心的饭菜,会给人留下多么深的印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