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二章 赵佶的反应(1 / 1)止剑花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等着我的反应,我该如何反应?我能怎么反应呢?”刚刚探视完王皇后回到明月阁的赵佶心情糟糕透顶。

王皇后初时不过偶感风寒,如今却愈发严重,医官院也束手无策,只能用些上等人参之类的药材吊着。

想到当初刘混康那个老神棍那句“官家很好,皇后自然会很好”的话,更是烦躁,不过去请他的人回报,那厮一病不起,看样子也时日不多,只是将生平所存《大洞真经》献了上来,赵佶憋着这一口气便无处发泄。

皇帝已经两日未临朝听政,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后病重的消息,加上张康国被毒杀的事,再傻的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些什么。

但有些事情不能拖,宗泽、沈畸、徐衡三人联袂而至明月阁,奏报西军一些将领贪污军饷之事,同时也带来了种师道、折可大告罪与求情的上疏。

十几名将领中不乏战功卓著之人,然而盛怒之中的赵佶看都未看,便令宗泽着军法司直接军法从事。而对张康国一案,迟迟未有进展,赵佶亦是相当不满,劈头盖脸的骂了徐衡一顿。

三个人灰溜溜的出了明月阁,各自回头看了一眼再互相看着,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明月阁内,赵佶愁眉苦脸的道:“圣人的病怕是拖不了多久了,刘混康那厮只怕还会走在圣人前面,我总不能拿他尸体撒气,还得捏着鼻子下诏给他追封与荣耀。你说这事找谁去说理去。”

段婧月叹了口气,说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圣人如今这般,活着不过徒增痛苦。每次去看她,我都忍不住在想,也许早一日去了,反而是解脱。”

赵佶无言,他何尝不是这样认为,只是真要就此放弃,不忍亦不甘,沉默半晌,方自幽幽道:“活人总要尽份心,也是自求心安罢了。”

段婧月看着明显憔悴的赵佶,柔声道:“圣人那里,有我们这些人看着,你不必太过忧心。如今朝廷这般乱局,你更艰难,更应注意身体。”

赵佶勉强笑道:“朝堂之上倒没那么难,能做的准备早就做了。本来只差个时机。”

段婧月说道:“张康国这事还不算时机吗?”

赵佶摇了摇头,说道:“可以做些文章也必须做些文章,但这事大动干戈便刻意了,一旦有人利用,反而会让我陷入天下人的怀疑中,别忘了,能在皇宫之中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一个人,嫌疑最大的便是我。所以真正清除掉蔡京一党还须得再等合适机会。”

第三日,赵佶上朝,只是简单的下了几道诏书,罢黜蔡京姻亲,蔡攸的舅哥宋昇两浙副都转运使之职,另一位舅哥宋晸也被罢官,蔡翛岳父胡师文两淮发运使之职。

言官右谏议大夫蔡居厚一向唯蔡京之命是从,自不能幸免。

户部尚书林摅,工部尚书刘昺,龙图阁直学士强渊明与叶梦得,尚书左丞薛昂,皆在罢黜诏意之中。

已被罢黜为地方知州的粱子美与余深被再次下诏,让其回乡归老。

对于张康国的死,赵佶悲痛万分,几度哽咽,赞誉他是股肱良臣,并亲自为他题写“公忠亮直”四字墓碑,追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文简。

就在朝野都在等待官家下一步动作时,九月二十六日,王皇后病逝。

情绪低落的官家似乎忘记了张康国之死,再无下一步动作,太师蔡京也因查此案日久未破而得官家恩准,再次上朝。

十二月二十七日,王皇后葬于永裕陵,谥号靖和皇后。

岁末,学官孟翊献上所画卦象,奏请:“本朝火德,应中微,有再受命之象。宜更年号、官名,一变世事,以厌当之。不然,期将近,不可忽。”

赵佶心知肚明,孟翊说宋朝将中衰,应更改年号,改官名,变更庶事来压住兆头,也乐得顺水推舟,下诏明年改元新治。

注:战国末期,齐国阴阳家邹衍创立五德始终说,五行有德,五行相胜决定王朝更替循环。自秦汉至宋辽金时代,五德始终说一直是历代王朝阐释其政权合法性的基本理论框架,所谓奉天承运,便是继承某一“德”运。

宋定运火德(依唐统下应为金德,太祖至真宗三次讨论,最后还是定为金)。

阿骨打建金,是因完颜部与明教一样,尚白色,金之色白,且不变不坏,正好对付以宾铁为号取其坚的辽。灭了宋之后,觉得金德打火德的宋很不五行,与五德始终论相悖,便定为了土德。后来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元为金,被明朝火克,明火被清朝水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