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明州卷(二)“表姑娘”进府了(1 / 1)江左二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过立冬,天气渐凉,王家府上倒渐次热闹起来。王莞在临安任工部下属将作监文思院副使的舅父领了官家恩典,不日便回明州省亲。虽说只是从六品的官,却握着大小营造、竹木、纱罗、珠翠等诸般勾当。王家在明州置业能有如今的地步,多少离不开宫里有人的规矩。

王家府上正张罗得热闹,却又从王范氏那里听得了一处消息,原是这老夫人远房堂妹家的一位姑娘要来王府长住。

“娘子嫁到王家那么久,也不曾听说老夫人有什么明州外的亲戚,这哪又冒出一个姑娘家。”晴绣拿着篦子替高云华篦着一头乌黑如瀑的长发,嘴里又开始念叨。

“你呀,打听那么多做什么,她要来便来,你我谁都拦不得。官人向来忙碌,王家商贾出生,平日里走动的,也多半是些利益之交,什么胡家大娘子,邱家二姑娘,还有这瞧着最殷勤的陈家姊妹,哪一个是可以托付心肠好生相与的。且这王家也不曾有个未出阁的自家小姑子,若真是从外乡能来一个自家姐妹,岂不正好与我作个伴。”高云华脸上透着微微的喜色。

“娘子想得可是甚好,瞧着姑爷昨日是同娘子说了一夜体己话了,竟又这么乐呵了。”

“你这丫头,怎么也不盼着我好。”

“我都替娘子操碎了心,只因娘子从不替自己操心,愣愣地又白着了旁人的道。”晴绣虽玩笑着,却也透着份担忧,继续道:“我看这老夫人,每抖漏出个事儿,总跟娘子不对付。什么远房表姑娘,又不知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晴绣姐姐,这回可不是老夫人平地里找事体,我在老夫人屋当差时,听张妈妈说过,老夫人的一个远房堂妹嫁去了蜀中,年头她男人没了,夫家族人又苛待她们母女,舍不得闺女,才托人送来了明州。”六朵端着水盆走了进来。

“六朵,你怎么总爱听人墙根子。”晴绣瞪了她一眼。

“娘子,你瞧晴绣姐姐,我这是给娘子打了洗脸水来,听娘子同姐姐说的正是兴头,才刚站着多听了这么两句。”

“罢了,都只管做好分内的,不生事,不嚼舌便好。”

“是,大娘子。”六朵应道。

“回大娘子,老太太身边的钱妈妈传话,让大娘子去老太太屋里一趟。”丫头晴绮禀道。

钱婆子引着高云华与晴绣到了王老太太屋。

“华儿,来,坐,坐。”老太太笑眯眯地道。随即又吩咐钱婆子:“钱妈妈,去把小主子带来。”

“祖母,您,您这是把樾儿带来了?”高云华感激地望着王老太太。

老太太依旧乐呵地笑着:“我儿不小了,三岁就该有个启蒙,我王家虽是商贾出生,却更稀罕读书人。莞儿要不是他母亲......哎,罢了,幸得他能娶到你这房识书懂礼的孩子。樾儿能读书,断不要他再行商,我替他觅了个家师,你可愿意?”

高云华一时间有些信不过自己的耳目,愣了半晌,道:“云华,云华当然愿意!祖母待云华,可算是恩重如山。”她正要拜下,老太太摆摆手,让她起来,恰巧钱婆子领着樾儿进得屋来。高云华一把将儿子抱在怀里,又小心放开,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她是有两个月,没怎么近距离地面对自己的儿子了。许久,才想起身旁的老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孙媳一时忘行,请祖母见谅。不知祖母,替樾儿请得何处先生?”

“嗯,这可问着点子了。老身替樾儿找的,可是当今天子门生,甲科进士。”

“哦?只是,这既已高中,为何不等朝廷授官,却来商贾之家教习稚童?哦,是孙媳唐突了。”高云华情急,自觉说错了话,老太太可以深明大义,不避褒士抑商的想法,可她终究嫁入王家,说这番话竟有些不合时宜了。

“他不急于做官,他自有他的道理。这个进士科出生的,可不比旁人,一心只觊觎官阶权势。况且,哎,罢了,我自不必说,说出来倒不稀罕,等樾儿跟了他,你自会知晓其中的好处。”王老太太说着,脸上竟挂上了一分自豪。

“只是,樾儿他常在婆母处,如今也大了,孙媳想请祖母去老夫人那说说,可否让樾儿回锦罗院住,我也好时常教导。”

“嗯,正是这个道理。如今先生也请了,小娃娃虽不用每日攻读课业,日常吃穿也不必这么跟着了,自没有再住在你婆母处的道理。我自会与她说明白,你婆母再厉害,也不好博我这个情面。”

天下喜事,果真会不请自来,只是这喜忧参半、福祸相倚的道理,也一样没错过。

两日后,樾儿果然被送了回来,只是一同来的,却多了一个婆子。六朵引着婆子去收拾新住处,晴绮看着两人背影道:“老夫人,这是还不放心啊。”

“哪是什么不放心,当初送了六朵进了锦罗院,如今又添个徐婆子。我们娘子究竟是哪里开罪她了,霸着管事的权力不放,还赖着小主子,娘子打进得这府就不顺遂。”晴绣翻了个白眼。

“姐姐莫要气恼了,我俩谨慎些便是。”晴绮道。

晴绣伸手捋了一把晴绮鬓边的头发,宽慰地点了点头。晴绮本不叫这名,她爹娘原是此地的五等农户,挨不住穷,跟着村里人置了织机成了机户。不过三五年,她爹又染疾,乡里一富户见她娘有姿色,便强占了去。她十来岁的丫头,哪里有法子活,跪在村头求人给她父亲下葬,恰遇老太太过下头机户庄子去上香,才替她收敛了亲人,又将她带回府上。贫民女子,命如草芥,大家都只唤她草丫儿,直到高云华嫁入王家,恰巧拨了她来伺候,高云华才照着晴绣的名字给她也起了个名儿。两人处得还真如姐妹般亲厚。

秋风四起,王家宅院里的几棵参天银杏越发显得金黄招摇。这日,王莞起了个大早,老夫人说表小姐昨夜已歇在城门口的客栈,便派上一个婆子一个丫头,由王莞和元喜领着出城去接人。

巳时末,蹲门的才报,人这是到了府门口。王范氏在正厅端坐着,高云华也站在一旁。只见王莞大步流星走了进来,身后一个丫头正扶着一位女子。女子步履婀娜,款款行至庭前,便叩拜了下去。声音婉转娇柔:“蓉儿拜见姨母,问姨母安。”

“起来吧,大老远过来,疲累得紧。看座。”老夫人命道。

女子谢过,缓步退了下来,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又用手绢轻轻按了按两侧脑门子,一双媚眼如丝的目光便扫向了高云华。

“这是你表兄的大娘子,高氏。”老夫人道。

“啊,嫂子这厢有礼,哟,嫂子,可好生端庄俏丽的,往后,我可是要常常见着嫂子的呢。”说着,女子又轻笑起来。

晴绣在高云华身旁撇了撇嘴,只听老夫人轻咳两声,没让这位表姑娘再说下去,随即吩咐下人带着表姑娘去了紫绫院。

锦罗院,高云华正陪着樾儿打捶丸,晴绣一旁做着针线道:“娘子,我瞧着这表姑娘咋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呢,哪像什么在蜀中受苦受累的,说话举止间尽透着些风尘气。”

“许是蜀中人率直豪放吧。女子也不例外。”

“你又替人说话,像是娘子认得过蜀中女子似的。”晴绣怒嗔一句,“对了,老夫人还让她住了紫绫院,那可是府上景致最美的一处院子。又不是身边的亲戚,哼,竟还有这般待遇。”

不日,王莞的舅父,王范氏的胞弟范叟成到了明州,明州多商贾之家,范家也是鄞州大家,一时间王、范两家的远亲近属争相来了州府治所,等着拜会、攀援上这层关系。

范叟成正同王莞在正厅叙话,王莞很是敬畏这位舅父,在皇城根下不仅眼力好,为人处世更是周整的无半点差池。王莞正向舅父打听临安城新颁下的税负新令,又问着眼下京城绸缎绫罗的行情,老夫人便带着高云华和那位表姑娘走了进来。

行过礼后,众人又开始议着织锦业的行情,高云华不懂这些,也插不上话,只得一旁默默啜着茶。

只听那表姑娘道:“两浙路向来税负都倚着米粮、织造,这一抽税虽不至于不可承,却整整要刨去一成多的利。依我看,明州四围还有太多的闲散机户,据说两浙路养蚕一箔可得丝十五两六钱,十箔便可得丝一百五十六两,可织五两一匹的小绢三十匹,即可易米四十余斗。这里的机户日子,比起蜀中可是好过得多,难怪小家小户都既种桑田,又养家蚕,这些机户差不多都能自给自足,便难使其投入我们大户机行里来。但若是有法子统一收了这些桑和蚕,便能再将成本压低一成,也少了这些散户织作的竞争,就不怕这税多抽一成半。”

老夫人和王莞听罢,都眼前一亮,范叟成饶有兴趣地道:“这小娘子年轻轻,不想倒有这番见识。只是,这统一收购的事儿,可不容易。”

“这倒不怕,凭舅父的关系,只需寻个由头,得了这些小户的地便是了。”

“哦?呵呵。”范叟成捋了捋嘴角边的胡须,并不搭话。

“舅父,我看这事,倒是可以琢磨琢磨。”王莞一下提起了精神。

“凡事,都要想妥当了,乱朝纲、违法度的事,王家可不得沾,莞儿你还需同你母亲再细细商量一番。”范叟成拍了拍王莞的肩。

高云华对他们说的这些,不怎么听得明白,愣愣地独自沉思着。那表姑娘见她这般模样,又瞧了眼她姨母和王莞,嘴角漏出一丝得意。

十月十五,老夫人择了个黄道吉日,王家府上为范叟成接风的宴席终于摆开。这日宴请的,除却明州府的巨贾富商,行会首要,连明州府衙都差遣了人来,给这位京城来的要员送了拜礼。王莞也一同邀请了当初解试的几个同窗举子,其中一人还在京师中了进士,恰被授官于绍兴府治下的诸暨为主簿,不时便要上任。一时间,王府上下文人士子、巨擘显贵云集上下,好不热闹。

高云华嫁进王家,从未见过这般场面,照理她是当家大娘子,只是从小长在读书人家,虽随为官的父亲辗转过几个州县,但也都是清净日子。嫁入王家,婆母从未让她掌过事权,她也不通经营之道。王莞起初劝说过母亲几回,后来见高云华也并不在意,也便不再提府里掌事权一事。直到眼前,高云华头一回觉着自己确实够不上当家大娘子的资格,一竿子大小事体,里里外外,她竟无从张罗,只能瞧着她能耐的婆母呼风唤雨。倒是这才进府的表姑娘,反而显得伶俐颇有章法,指派起下人打理这档子事有鼻子有眼。这又让老夫人对她亲眼有加。

不过,她倒真不在意这些,任凭外人怎么背后嘀咕她这个当家大娘子,她觉着自己耳不听为净,自求心里一方清净,反能省出些许时间陪着樾儿读书写字。

这日樾儿恰坐在锦罗院石榴树下拿炭笔在纸上不知涂鸦出了什么,却被一阵风给吹了去,四下里寻不见,便放声哭喊。高云华无奈,提着襦裙下到水池边,又攀上假山去寻。正要奔着上头的凉亭而去,偏巧踩着裙帷,脚下一绊,眼见着就要滑将下去。一只臂膀抓住了她的小臂,将她搀扶了起来。她这才见着眼前有个人,定睛一瞧,竟是一青衫书生,头戴软角幞头,身量颀长,面容清俊,虽无锦绣绫罗衬身,却同这世俗富贵府里的一股清流,探寻的眼眸里难掩儒雅气度。自打离开扬州,在这商贾如云的明州,她很少能感受到如父亲在家时的书香气。父亲虽不过是个知县七品官员,但终究赵宋天下是尊尚读书人的天下,父亲从不避讳她是个女娃,从小一样让她跟着家兄入私学,直到家兄后来去了象山书院。

青年士子见眼前女子有些愣神,便想开口询问,高云华这才发现男子还扶着自己的手臂,顿时将手缩了回来,施礼道:“这位郎君见谅,方才正替小儿寻物什,没有留心脚下。多谢郎君施以援手。”说罢又微微一伏,转身离去。青年士子望着她的背影,摇摇头便是微微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