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昕手中拿着厚厚的信封,心中有些暖心,离开长安已经快要半年,虽然当初刚踏上路程时对叔叔郭子仪颇多怨恨,但现在他已经坦然接受此事。
拆开信封,这次寄来的一共有三封书信,第一封是自己这世的母亲,第二封是叔叔郭子仪,第三封......是还在中原时父亲为他定下的未婚妻。
先打开母亲的书信,里面对自己在西域吃不吃得惯西域饭菜颇为担忧,随后又抱怨自己当初离开时候不愿意带上为他挑选的执事厨子,然后便是一些家长里短,询问他大概还要多久才能回来,最后便是叮嘱自己吃好穿暖,不要生病。
看完母亲书信的郭昕又是暖心又是无奈,想好如何回复之后,便打开郭子仪的书信。
虽然作为郭子仪的得意后辈,但书信中丝毫没有留情,先是询问他的近况,随后便都是训诫,也许是觉得郭昕年轻气盛,信中最常提到的词就是三思而后行。
郭子仪寄来的信很长,讲第一页的教诲铭记在心后,郭昕翻开第二页,看着看着,眉头便皱起来。
信中提到三年前仆固怀恩所剩下的一些余孽在陇右被发现,而那里已经是吐蕃的控制范围。
之所以能发现他们是一个偶然事件,为应对凉州城外日益猖獗的吐蕃斥候,杨休明派出不少骑兵假扮成吐蕃斥候的样子,在野外伺机袭杀他们。
一封仆固怀恩余孽发给西域某位官员的书信在一个吐蕃信使的身上被发现,其中谈论到杨志烈已死,希望收信人可以信守诺言,虽然不知道收信的那位官员会是谁,但依然引发朝野震动。
郭子仪给自己寄信之时,已经派出人手追杀这些余孽,得知是谁之后,圣人便会下旨斩杀此人,到时候便要郭昕来行刑。
多半就是周逸吧,郭昕苦笑道。
他实在是没想到杨志烈之死的疑云,兜兜转转又回到仆固怀恩之乱上面,张環背叛的原因是河西军在叛乱中损兵折将,但杨志烈却丝毫不体恤士卒。思来想去仆固怀恩之乱时就联络仆固怀恩想要杀他的,只有周逸一人有这个嫌疑。
看来杨志烈与周逸早有嫌隙,就是这样他居然还敢带着部分亲卫就来别人的地盘招兵,真是不知道该说是胆大如虎还是对自己的同僚太过信任。
郭昕好不容易按捺下对周逸的杀心,他知道,即使郭子仪真的在吐蕃回河西报复之前便讲周逸与仆固怀恩余孽的书信送达,他也不会立即将周逸斩首示众。
怀着复杂的心情,他打开了自己未婚妻的书信。
这个女子名叫长孙提心,长孙家的女子,他们二人订婚很久,只是一直尚未成亲,不是郭昕对她毫无想法,只是早早知道自己命运的他,又何必耽误他人。
长孙提心在信中写到自己的近况与对他的思念,她现在经常去看望郭昕的父母,还跟他分享自己自己几个妹妹最近出的糗事,让郭昕忍不住笑出声来。
要不......这次巡抚西域结束之后,就回去结婚吧。
郭昕头脑冒出这个想法。
放下手中书信,将它们收回信封重新装好,塞入怀中,他走出房间。
虽然周逸再三邀请他前往周府居住,但是郭昕一直坚持居住在自己军队的驻地。
此时正是日上三竿,郭昕带着郑据等人前往伊吾城公府,在连续两日的宴饮中认识大多数伊州重要官员之后,也该开始正事。
公府之内,周逸等人早已等待多时,张環与一旁的尉迟八龙窃窃私语着一些什么,见到他的到来,顿时停止交谈,正襟危坐起来。
一些较为低级的官员神色如常,他们不知道郭昕所为何事,大多以为是他是打算巡抚下一个州县,过来告别而已。
周逸几人则暗中窃喜,但表面神色如常,就在郭昕到达伊吾城的第二天,大多数沙陀军队也从北方草原抵达。
被杨休明拒绝帮助之后,张環本来正不知道以什么借口带着这八千沙陀军回河西,如果郭昕这次是为最近河西吐蕃斥候一事来找他们寻求帮助,那么他们互相配合之下,就可以将这八千沙陀军名正言顺地带回河西。
之前与尉迟八龙的窃窃私语,也正是在商议这事。
“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为求诸位一件事情。”郭昕在入座之后,开门见山地说道。
不清楚内情的低级官员们愕然,不过并未窃窃私语,而是将疑惑的目光投向他。
“使君请讲。”周逸一抬手说道。
“此次所来是为吐蕃再度侵袭河西而来,想必各位早已知晓最近吐蕃斥候大批出现在凉州城外,如果我们所料不差,吐蕃下一次对凉州的进攻很快就会开始。”
郭昕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告诉在座的各位,虽然他还没有收到杨休明的求救信,但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如果不帮助他,他绝守不住河西。
周逸面露难色:“我们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北庭军人数不过四千,多数集中在北庭城防备北方回纥,若是轻易调走,先不说能否保住河西,北庭城也将陷入危险中。”
张環向尉迟八龙使了个眼色,后者正要站起来,一旁始终沉默的尉迟九龙却伸手将其按回去。
尉迟八龙奇怪地看向九龙,但出于对自己弟弟的信任,还是乖乖坐下。
尉迟九龙站起来一拱手:“尉迟家有三千精骑可以助使君一臂之力,作为对杨使主的赔礼,这三千精骑将全部归于张将军统帅。”
“甚好。”郭昕笑道。
尉迟九龙关注着郭昕的反应,想从其中看出来一些什么。
“尉迟家衷心护国,此役过后,我定会禀告圣上。”
“多谢使君。”尉迟九龙若有所思的坐下。
八千军士变成三千,张環在一旁傻眼,他很想冲上去把尉迟九龙暴打一顿。
但尉迟九龙则似乎根本没把他放在心上。
“曹氏也愿意出一百家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