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的哭声一顿。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将刚刚的话在脑海里细细地重复了两三遍,才确定她听到的是真的。
即便如此,她还是抱着一丝侥幸。
“姑祖母,你说什么?”
太后有些虚弱地道。
“你没有听错。如今,京城之中,除了这九五至尊,还有谁能够保全你?”
朝堂上的争论她不是不知道,来的路上她也反复在想,今后她该怎么办?
她没有想过这条路。
但她不得不承认,这是目前为止,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路。
可是皇帝舅舅对她而言,如兄如父。
在她心里,嫁给他,和乱伦有什么区别?
她知道这个想法站不住脚,和她一样,姑祖母是镇国公府的独女,父亲本就是由姑祖母做主,从远房兄弟过继到镇国公名下的。
“姑祖母,大不了流放岭南,或者贬为官奴,或者悬梁自尽和你一起走……”
皇帝不由分说地打断了她。
“胡闹!我们辛辛苦苦教养你,你想到的就是这些办法?流放,官奴,自裁,你知道女子在流放途中会遇到什么事吗?你知道你贬为官奴要面临什么吗?你知道自裁的尸体有多狰狞吗?”
皇帝气得整张俊美的脸上都有些扭曲了,他伸出双手,目眦欲裂地点了点明珠。
“我……我们当你是我们的掌上明珠,放在心尖尖上疼了这么多年,即使在缺衣少食的冷宫,我们也不曾短你的吃穿,难道就是为了留给那些王公贵族、**、贱民甚至流氓糟践的吗?”
他多年未曾真正动怒,而他这两日发的火,比前十年加起来还要多,全是因为这小混蛋。
太后听到他这么说,剧烈的咳嗽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复下来。
“你吼她做什么?哀家还没死呢?你就冲着她大呼小叫,我要是……”
太后一口气有些上不了,明珠连忙上前替她顺气。
她想拒绝,如今在皇帝舅舅眼中,自己是明珠,是宝石,是心尖尖。
可是她一旦成为他后宫中群芳争艳的一员,那她会不会沦为一个无趣的鱼眼珠?
“姑祖母……我……”
她挣扎了很久,那个“不”字却始终说不出口。
她默默流泪,一炷香的功夫后,她才起身,匍匐在地,开口道:“明珠遵旨。”
太后苦涩地笑了笑,像是放下了心中的重担,又像是有阴云笼罩在心头。
“你放心,你皇帝舅舅答应过我,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到形势稳定,他就让你改名换姓嫁出去。”
她争了一辈子,斗了一辈子,如今是真的累了。
把明珠交给自己的儿子,她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她将明珠的手和皇帝的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彦儿……”
南宫彦是皇帝的名讳,只是他登基为帝之后,再没有人如此唤过他。
“阿娘……您放心,我在此立誓,明珠无论在宫里宫外,我都会保她安全无虞,我也绝不越雷池半步,若……”
太后伸出手捂住皇帝的嘴。
先帝厌恶她,恨屋及乌,也不喜欢她生的太子。
他小时候活泼爱闹,爱说爱笑,可是先帝总是从他的童言中借题发挥。
她没有办法,每次发现他可能要说惹先帝不快的话,她都这般捂他的嘴,直到一向懂事的他终于受不了发脾气。
时隔多年,两人都想起了那段过往,太后连忙丢开手。
“哀家信你便是,你这孩子,就是太过为难自己。”
她知道,如今他这样说,那将来就决计不会再碰明珠了。
可是,她让明珠进宫,其实也是有私心的。
明珠是她养大的姑娘,在她眼中,这世上没有哪个高门贵女比得过她。
她的彦儿,看上了这世上最好的姑娘,又有什么奇怪呢?
她不是一个迂腐的人,如果最后他们能够白头偕老。她其实是愿意的。
她之所以坚持让这个孩子进宫,也是想给他们俩一个机会。
可惜,彦儿不愿意困住她。
领了太后懿旨的太监去内务府报备了。
“彦儿,还有一件事,阿娘以前也提过,你记得不要把我葬入皇陵。先贵妃她不是一直炫耀她跟先帝矢志不渝的爱情吗?那阿娘成全她,把她塞到皇帝的寝宫里。我才不要跟那个人生同衾,死同穴。”
听到这,明珠有些哭笑不得。
先帝临死前,可是将先贵妃贬为了宫人,要不是为了颜面,他说不定会赐她一杯鸩酒。
其实在冷宫的时候,姑祖母经常如此顽皮,可是自从做了太后,为了维护皇帝的颜面,她只能端着做一个威严的老太太。
皇帝点了点头。
“阿娘,你放心。我会把你从玉牒上除名,然后葬在周将军的身边,以明熙的名字入他的族谱。”
宫中那些老不死们不是非议太后吗?那他就褫夺太后的封号,让太后与先帝和离,然后将她嫁与周将军,看他们那群老不死的,还有什么话可说。
太后苍白虚弱的脸上竟泛出了红晕。
“入族谱这种事,太大张旗鼓了。你只要别把我和先帝葬在一起,至于葬在哪,我都无所谓,我能以明熙的身份孑然一身地去见他,已经是我能够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可惜,我们明家一生忠于国家,如今竟落得如此惨烈的下场。”
她带着有些眷恋的目光看着明珠,仿佛想将她刻入脑海里。
“明珠,你知道当初我为什么坚持让你父亲继承镇国公的爵位吗?”
明珠点了点头,明家当时受到贵妃迫害,最近的那几支几乎都死在了流放的路上,但明氏一族当时其实还有更出挑、与镇国公府血缘更近的子弟。
可她偏偏选了明父,因为太后在诞下皇帝之前,怀过一个孩子,和明父有几分神似。
“那其实是对外的说法,我那个天生福薄的孩儿,死的时候才几天,哪里看得出什么长相?我是因为知道你父亲一贫如洗,却生性豁达、无论旁人如何诋毁,他都安之若素。”
明珠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特意提这件事,是希望自己也和父亲一样,不被旁人的议论而丧失自我。
无论到何种境地,都要获得潇洒自在。
她又将目光转向自己唯一的儿子。若说她入了宫最不后悔的事,便是生了眼前这个孩子。
他成长得很好。生性纯良却不懦弱,手段利落却不残忍。
皇帝跪在太后的面前低声道。
“阿娘,你放心。有朝一日我一定替他们平反。”
太后明白,他口中的“他们”,不仅仅是明家人,还有周将军。
她摇了摇头。
“孩子,阿娘只希望你健健康康的活着,至于那些虚名,没有就没有吧,反正他们也不在乎,毕竟人都死了,这些名声再好听又有什么用呢?阿娘只担心,你为了这些事,太过为难自己。”
她的声音越来越弱,但她强撑着一口气,继续交代身后事。
“你说的那个侍卫,如果他愿意,你便让他去军中吧,不拘什么职位,但也别让别人打压他,如果还有中意的,你再挑一些,说不定明家军能不能复兴,就靠这些人了。”
“还有明珠被册封为妃后。你记得不要在明面上宠爱她太过。”
后宫女人的嫉妒心如同见血封喉的匕首,稍有不慎,便会害人性命。
当年她和皇帝为了平衡局势,选了多位重臣之女入宫,当时符合年龄又家世显赫的不多,细细考察人品是不现实的。
“你的贵人张氏是个有容人之量的。你不如升她为妃,让她和明珠同为妃位。”
如今临危受命,接任明父将军职位的是孙将军,为了鼓舞军心,他已经封其女孙氏为贵妃了,但那女子生性跋扈,对下人动辄打骂。你”
太后缓了缓,明珠连忙为他喝了一口参汤。
可是她闻到参汤的味道就有觉得喉咙有些痒,须臾她便又咳嗽了起来。
脸上因为剧烈的咳嗽恢复了点血色。
“姑祖母,你慢慢说,别着急,实在不行还有李嬷嬷,她一直跟在您身边,宫里的事她都知道。”
李嬷嬷是明家签了卖身契的家仆,一路见证了太后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到荣宠一时的太子妃、再到与皇帝貌合神离的皇后,又到无人问津的后宫弃妃,最后复宠升至太后的全过程。
她也是世上最了解太后心思的人。
太后喃喃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她嘴角微微弯起,眼睛里放出了似乎来自她身体里最后能量的一束光,她好似又回到了冷宫那段肆无忌惮地捉弄两个未成年的小娃娃,周将军悄悄将食物放到门洞里。
“阿熙,你等我回来救你。”
她抬起手,笑得更开心了。
“你终于来了。”
他的眼神开始涣散,双手无力的垂落在了床沿边。
悲痛欲绝的两人并没有注意到,一片白色一闪而过,掉在了床边的脚踏上。
那是周将军曾经为了哄太后开心,自己绣的。一个五大三粗,平日里只会舞刀弄剑的糙老爷子,拿着闺房少女的绣花针,在杀气腾腾的练武场绣手帕,曾一度成为他人的笑谈。
“舅舅,我没有阿爹,也没有祖母了。”
皇帝沉默地将明珠搂到怀里,过了一会,他才轻声道:
“我也没有阿娘了,不过你别担心,你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