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中年人,看见父亲涨红的脸,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时代在前进,文化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电脑电视的普及,各种娱乐方式的层出不穷,皮影戏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虽说现在他也在帮父亲打理这个小小的剧院。
但他小时候,六七个人各司其职,一起表演皮影戏的场面早就已经不见了。
所谓的十不闲,一个人承包皮影戏的表演。
说起来,还不是因为人手不够。
逐渐慢慢演化到现在这种方式的。
用手表演、操控几个皮影小人,这个倒还简单。
加用嘴巴演唱、道白,需要一心多用。
而用脚将特殊制作而成的乐器,又打梆子、又敲锣的,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功夫了。
至少他本人是没有学会,也就放弃了。
最难的是。
这些演出的东西,没有记载的文本。
泰山皮影传承到今,都是口口相传。
每个剧本,每个角色的制作,每句念白,每个动作,每句唱词。
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记忆。
舞台表演的确实是好!
这门手艺,更好!
但自己老父亲所谓的好,大概是终于有人能将他这门手艺传下去了……
想到这。
他心中也是满怀愧疚。
自己虽然现在也在剧院帮忙打理一些事情。
说到底,自己如果多用功的话,大概也能学会这门手艺。
…………
确实!
这个老人是屏幕中影幕后白描的师父一点没错。
确切的说,应该是杜若的师父之一。
皮影戏,不单单是系统的奖励。
说起来杜若身许多其他的艺术也是如此。
系统为主,但也要归功于杜若这三年来的游历。
民间小调、地方风俗、市井小吃……
比如跟着某个师父吹过唢呐给人送葬,帮某个师父打下手出早酒的摊子,帮某个师父采摘山楂制作糖葫芦……
杜若知道的东西,远不止系统奖励的那些艺术。
泰山皮影戏,是曾经路过泰山脚下看到的。
当时杜若忙着其他系统的任务,只是看了晚的演出。
便记住了这“一个人的皮影戏”。
因为要忙其他事情,想要学习皮影的事情就耽搁了。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之前杜若在准备这个节目演出前,突然获得了系统奖励的“皮影戏”。
便想到了泰山皮影。
系统奖励的传统艺术,都是毕竟正统的。
像皮影戏也是如此。
正统的皮影戏,是几个人配合出演。
不说短期内皮影戏演员不好找,到时候制作皮影小人,大家一起默契的熟悉剧本也是个难题!
于是杜若就想到了泰山脚下,一个人的皮影戏——泰山皮影!
节目组给他准备的时间,足够他一来一回的同时,还记住了几场泰山石敢当的戏!
不仅如此,杜若用的这个用脚可以敲锣打鼓的架子。
以及这些皮影小人,都还是老人借给他的。
而杜若只是今天给自己这个师父打了个电话,让他看看这个节目。
………………
屏幕中……
不一会的功夫!
那个小影幕里,已经是七八个皮影小人。
“来!!!!
大王滴~~哪~~钢刀,不容情~~~呐~~
大喊了一声~~~哎嗨~~~快出了洞~~~~
牛兵~~牛将~~哎~~出了征~~~嗨~~
哎哟!!!
逮石敢当~~~来!!!”
七八个栩栩如生的妖魔鬼怪,纷纷扑向了石敢当!
而石敢当大喝一声!
“俺石敢当!
今天会一会你们这些妖怪!
胆敢伤害泰山百姓!!
看打!!!”
随着一声别样韵味的念白。
影幕中……
名石敢当的英雄小人,一把长刀。
翻飞腾挪之间,已然将这些妖魔鬼怪杀得皮甲不留!
………
对于唐清婉来说,泰山皮影戏听都没听过。
甚至通过今天这个故事才知道,原来泰山石敢当,是个人的名字。
她只是依稀记得,在北方远亲家里,注意过许多房子会刻有“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
但是。
和许多此时看着手机或者电脑的年轻人一样。
对于皮影戏她并不陌生。
虽说没有真正的看过皮影戏。
但这样一个具有极其浓厚乡土气息的传统艺术,只要是华夏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
几个人配合操纵、伴奏、演唱、道白……
没曾想,会在这样的综艺节目中出现!
作为一个完整的戏剧艺术!
还有比这个更符合演这个主题么?
(十万字了,求花花,谢谢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