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阳虚邪入—五气七味(1 / 1)离鼎双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子你看看人家青青多么舍己为公,再看看你!哼,丢不丢人!”

于是我就跟着柳青青出去大采购了,自然又在本市药材市场上搅扰出一番波澜,甚至还为此惊动了一位在药店坐诊的老中医。

当时我按照柳青青的要求去购买“车前紫”,而这家药店服务员只知道“车前子”或“车前草”,一个劲儿问我是不是记错字了,到底是“母子”的“子”,还是“蓝紫”的“紫”。

柳青青很确定的告诉我是“蓝紫”的“紫”,我一看情况,肯定是药店里没有这味药啊,便准备告辞再换一家药店问问。

结果此时里屋的门突然一敞,猛地冲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一边跑一边在嘴里不停地嚷嚷:“谁要买车前紫?到底谁要买车前紫!”

当老先生跟药店服务员了解到,是我这个年轻人要买车前紫时,不禁将眼睛瞪得溜圆,在原地愣怔了半晌,才猛地一点头,一口一个“后生可畏,家学渊源”,冲我不住拱手施礼,说要在后室烹茶款待我。

老先生这一出儿,开始真把我吓了一跳,等听了他的解释,我才明白所有问题都出在那个药名“车前紫”身上。

据老先生讲,现在几乎不可能有人知道“车前紫”这味中药,因为这玩意儿现在根本没大夫用了。

他幼年学艺时,曾跟随过一个很有名的师傅,这才偶然间从师傅家传的古方中看见有这么一味药材。

经过师傅的解释,他才知道“车前紫”专指蒲公英的嫩叶,这味药在清朝前期那会儿,还偶尔有人用过。

之后由于人们找到了药性相似、药效更强的新草药,“车前紫”就渐渐没人用了。现在只要能看见“车前紫”三个字的,无一不是传世古方。

老先生今年高寿七十有六,多半辈子都在和草药陶罐打交道,别的身外之物都已经看淡,惟独对传世古方的热衷不减当年。

老先生认定这古方一定是我的传家之宝,因此想跟我打个商量,能不能借方子来看一眼。

他说自己已是黄土半埋脖子的人了,平生就这一点儿念想,即便真看了方子,也绝不外传,一定会带到地下去。

我觉得老先生也是一个医痴,正巧我对这种痴迷钻研手艺的大师尤其敬仰,便有心做个顺水人情。再说这所谓的传世古方,根本就不是我家的,只要柳青青点头即可。

你们猜柳青青怎么回答的?她听了我的转述之后居然反问道,这大众方子什么时候成了传世古方?明明她们家柳三娘在两百年前刚刚用过。我算了,还是不要跟这些仙家纠结年龄的问题了吧,太扎心了老铁!

于是我按照柳青青的指点,将药方口述给了老先生,并明确表示希望这药方能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

那老先生直接听得呆了,跟我再三确认之后,他才肯相信我是把药方传给他了,不禁一个劲的慨叹自己枉活七十有六,一时老眼昏花,竟小觑了天下人。

他又连连夸奖说,想不到我年方弱冠,这胸襟气度就如此不凡,大为感叹如今后生可畏,还执意要将我恭敬地送出店外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一不小心就把出门前要去柜台结账的事情给忘了,哎呀,哎呀。

刻苦习练医术中

神农本草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但实际上随着中药学不断发展,经过后人归纳整理,中药类别区分中又多了“淡”、“涩”两种味道以及“平”这种药性,合称五气七味。

尤其要注意的是,五气七味中的“寒、热”与“甘、咸”并非单纯指中药本身的味道和温度。

如果一味中药味甘,并不代表这味药一定有甜味,最常见甘药的代表就是甘草想知道具体味道的,可以去药店买一瓶甘草片尝尝,才两块钱一瓶,不但价格便宜,这止咳化痰的效果也挺好,而且还没有合成止咳药水的依赖成瘾性,但它的味道就呵呵,自己尝去吧。

同理,“寒、热”也并非指中药的温度,看见“寒凉”就以为要冰镇,那便闹大笑话了。

中药的五气七味,实际上都指中药作用于人体之后表现出的各种性状,比如,寒凉药物多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养容”的功效而温热药物则有“温中、散寒、助阳、补气、补虚”的功效。

其中,“寒、热”和“温、凉”药性两两相对,而“平”则指药性平缓,没有明显寒热效果的药物。

同理,七味也是按照中药药性区分:辛味散行,甘味补缓,酸味收敛,苦味泻坚,咸味下软,而淡涩则为药性不显的药物。

为什么要详细介绍中药的五气七味?因为针对某一种特殊症候,几乎每个味道的中药里边,都有对应该症候的药物。

比如,病人拉肚子要服止泻药,通常以甘、咸两味药物较为多见,但酸、苦两味里边也有七种药物具有止泻作用。

因此中医上有一个要求,诊断病症除了要确定患病的病灶之外,还必须区分疾病的成因,以避免用错药物!

说得再详细一些,对于病人这个腹泻的症状,医生必须判断出他到底是吃多了不消化,胃里积食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而腹泻还是最近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这病从口入导致病原性腹泻,只有彻底搞清楚才能对症下药。

假设腹泻由外来致病菌导致,那就应该用辛寒类的药物进行杀菌解毒如果被误诊为体虚导致肠胃虚弱,从而误开了温酸类的调养药物,那非出大乱子不可。所以中医治疗的效果实际上极度依赖医生对病症诊断的准确程度。

实话实说,传统中医在近代之后逐渐没落,有其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明清时期理学的广泛传播,中医学的道路也随之开始越走越歪,甚至还出现某种程度的倒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