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从英国购买,那么作为欧洲海上力量,可以与英国对着干的法国呢?詹姆斯只能用呵呵这两个字来形容,不要太差!
詹姆斯来的时候,正是智利放出要购买修复的孤拔号,所以对孤拔号也产生了兴趣,自然也去看了眼孤拔号。
孤拔号与毁灭号,可是法国最强大的两艘铁甲舰,现在居然有一艘被黄埔给抓住了,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至于另外一艘毁灭号,结果自然就不用多说了,既然孤拔号被抓了,那毁灭号也不可能逃得过,很自然就知道,估计已经沉入了海底。
当詹姆斯第一眼看到孤拔号的时候,他有一种不敢相信的感觉,他在出发的时候,只是听说过国联军侵华。当时他就想着,既然法国的两艘铁甲舰都参加了,那么自己这趟行程,能不能借着联军的光,从黄埔手里拿出一些好东西呢?
可是到了黄埔后,却得到一个让他十分惊讶的消息,那就是国联军居然被打败了。虽然称不上是战败,但法国的铁甲舰被打得一沉一俘,这就让他感觉很不一样了。不过对于这样的消息,詹姆斯并不是很相信,两艘铁甲舰,怎么都可以跑掉一艘吧!
直到孤拔号被拖回黄埔,詹姆斯才不得不面对现实,法国的两艘铁甲舰,真被黄埔打得一沉一俘。就在詹姆斯觉得,自己不能再拖了,应该去找张睿谈谈买军舰的事情,但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加让他惊讶的消息,惊得他差点跳下了海。
智利居然不知道天高地厚,要买修复的孤拔号,你这是想做什么呢?不用多想,现在的南美,你智利已经买了两艘海帆级,完可以吊打你那三个敌国了。现在你又要买一艘铁甲舰,而且还是一万吨左右的军舰,你的目标是哪里?
目标是哪里,詹姆斯不用想都知道,现在智利已经打败了秘鲁与玻利维亚,接下来,你就不是想称霸南美嘛。如果你称霸了南美,接下来是不是要向着北美发展?这并不是没有可能性,而是非常的有可能,谁让智表现出来的海军实力,已经比美国要强大了。
听到这个消息,詹姆斯就停一了自己的动作,决定先看看具体的情况。虽然孤拔号有一万吨的排水量,但因为被打成了废铁状态,就算是修复了,也不知道会有如何的战斗力。如果说只有原来孤拔号的战斗力,或许美国海军的两艘铁甲,还有一战之力。
但如果
已经没有如果了,在智利才提出购买的要求,黄埔居然就已经完成了改装的计划。三座双联装250主炮,这可是长弓号的主炮,虽然比不上黄埔的主炮,但怎么也算是来灭了巴雅号的主炮,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性能,但对于美国的两艘铁甲舰,没有问题呀!
詹姆斯给国内发了个电报后,就开始静静的等待着回复,现在要跟黄埔购买什么军舰,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想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孤拔号,而且还是加强了火力的孤拔号,已经不是他这样一个商人能决定的,需要华府的才能做出决策。
等收到华府的电报,詹姆斯才带着满满的诚意,开始跟张睿接触。只是一接触,詹姆斯就被张睿那疑惑的气着了。我这送上门的生意,你居然还是一副疑惑的的表情,还要不要做生意了。
其实张睿对于詹姆斯的生意,想要买四艘海帆级的要求,是持欢迎的态度。但詹姆斯提出的要求,却是让张睿面临时着一种选择,那就要放弃自己的标准,按詹姆斯的要求,对现在的海帆级,进行一定的改造,以适应美国人的要求。
其实詹姆斯提出改进的要求,的确是合理的要求,对于黄埔来说,只要对一些部件进行改造而已。可是张睿却是从中臭到了一种阴谋的味道,詹姆斯出现的时机太巧了,而且还是在美国已经开工六艘军舰的情况下,这能不让人表示怀疑吗?
不过对于送上面的四艘海帆级定单,张睿也没有拒绝的理由,一艘海帆级,在不包括舰炮的情况下,卖给满清是30两白银。那么卖给美国,肯定不会是这么便宜的价格,别说是两倍了,就是三倍,美国人也会觉得十分的便宜。
你想一想,一艘排水量为3500吨的装甲巡洋舰,却是有着与6000吨排水量的老式铁甲舰对抗的实力,卖你90两白银,够便宜吗?你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看看,还能有哪一家,可以有我这么高性价比的军舰。
当詹姆斯听到90两白银的报价后,用种你是打劫的表情看着张睿的时候,张睿就是这上面这句话,赌了詹姆斯的嘴。
张睿的话没有说,但詹姆斯并不买账,至少在他看来,一艘装甲巡洋舰,虽然有着对抗老式铁甲舰的实力。但现在世界上的海上军事强国,谁还把老式铁甲舰当家,都已经开建了新式军舰,你拿着这样的军舰来忽悠人,有些不地道吧。
“打包,四艘海帆级,一共300两白银,而且还必须是黄埔自用的型号标准。”詹姆斯瞪大的双眼,几乎是用吼的。
张睿掏掏耳朵,詹姆斯别的优点没有看出来,唯独这个大嗓门,实在是有些太惊人了。“詹姆斯先生,你放心,我给你的,一定是黄埔自用的型号,绝对不会少半分性能。”张睿笑眯眯的说着,只要不卖火炮,军舰想怎么改都没有问题。
再叫上张帆,带着詹姆斯在船厂里逛了一圈后,这比四艘海帆级的订单,终于被张睿拿到了手里。不过在订单签署的时候,却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小的遗憾,那就是詹姆斯手上没有那么多钱,最后只能先提交了一成的钱款,也就是30两白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句,为什么10年代的造船业,为什么要造一艘军舰,会有那么长的建造周期。而黄埔的造船周期,却是与1900后差不多,有着惊人的效率,也保证了一定的质量。
说到这个方面,还要跟张睿带来的金手指有关。虽然张睿穿越前只有一个伪军迷,但一些工业化的基础,他还是了解过一些的。
10年左右的造船业,正是铁肋木壳军舰,向着全钢质军舰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造船业,想要生产一艘铁甲舰,只能使用铆接工艺。这种工艺对于精度的要求,可比21世纪的要求还要高,甚至还在超出好多,达到现代人都不相信的地步。
最开始生产长弓号的时候,张睿就是被这种超越时代能力的铆接技术,给吓得不想吃饭了。别不相信,因为所有结构都是铆接,所以每一个工件的尺寸,都要达到严丝合缝的要求。如果是商船,还可以使用其他东西进行填充,但是军舰却只能靠工件的吻合。
你想想,如果工件之前出现了误差,一但出现了裂缝,虽然也可以铆接在一起,正常航行时不会出问题。但如果一但被炮弹命中,这些裂缝的地方,还会在强大冲击中,保持原来的结构强度吗?船底漏水是小意思,结构破损才是让人感觉悲剧的地方。
黄埔的几次海战,都几乎是在说明着这个问题,不管是英国人的旁列铁甲舰,还是法国人的巴雅号,毁灭号,都是如此鲜活的例子。孤拔号的装甲板被炸飞,直接导致内部舱室受损,毁灭号被大火吞噬,其中也不了铆接缝隙导致火源进入n舱。
而且铆接工艺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在铆接前,须要对工件进行钻孔加工,钻出铆钉的孔,这样才能进行施工。你想想一把用于海帆级的装甲板,想要达到应对同级别口径火炮的直击,须要多少的铆钉孔进行固定。
就这么一项工艺,就现在的蒸汽机动力输出,钻一个孔,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这些钻孔加工,可不是你拿着尺子,量着惊起,就可以放在机器上钻孔。而是要将装甲先安放在军舰上,进行固定合,在装甲板与结构件上进入同时定位,最后再拆下来进行加工。如果加工后出现了偏差,还须要二次加工,甚至有些时候,因为加工位置的关系,这一块工件都要报废。
想想上面这个流程,就知道要浪费多少工时了,这也是为什么,定镇两艘只有7000多吨的铁甲舰,居然要花费如此之久的原因。想想也对,把装甲板装上去,再拆下来,再装上去,再拆下来,如此几次的反复,所需要的时候可想而知。
看到如此浪费的加工情节,张睿只能扶着脑袋,他实在有些佩服英国人了,居然能想出这种工艺。不过在查完系统后,张睿表示自己错怪了英国人,因为这套铆接工艺,居然是英国人从中国人手上偷师的,而且还是已经有几百年了。
好吧,张睿只能如此表示,这种让自己无语的铆接工艺,居然是自己的祖先开发的,那就没有什么吐槽的。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超神,一定要先氪金。
美国人想要应对南美的危机,自己没有足够的海军,那就只能花钱从自己手上买。那么自己当初面临这种复杂的铆接工艺,影响到军舰的生产速度时,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其实跟美国人的作法差不多,那就是无所谓惧的氪金,只不过与美国不同,张睿的氪金,是将所有的资金,用于新工艺的研发。
为什么现在生产军舰,要使用铆接工艺,其根本原因就是钢结构的不好固定。来自21世纪的张睿,对于如何固定钢结构,那办法不要说太多,不管是焊接,还是溶解,或者螺接,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至少能给你想三个办法。
但现在这个年代的工业基础,只能说是重重将巴掌呼在张睿的脸上,你想想,现在连一个螺丝都只能手工生产,你还能指望什么。就算是张睿现在拿出电焊的相关技术,但也要有使用电焊的基本条件呢,听说交流电之父特斯接,好像在法国电话公司上班。
没有基础条件,张睿也没有多少的办法,至少电焊这种简单的造船方式,绝对是没有可能实现的。
不过嘛,天无绝人之路,虽然电焊无法实际动用,但另个一种跟电焊效果差不多的焊接方式,却是让黄埔的军舰生产速度,提出了不止一点两点。
众所周知,当两块物体进行高速摩擦的时候,表现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高的温度,完全可以融化摩擦的接触面,这就是21世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摩擦焊。
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只要台可以旋转的电机,就可以完成这种焊接,可以说是对焊接的要求,降到了一个极低的标准。
虽然这种摩擦焊接,在生产的时候,有着严格的质量隐患,但其高效的生产速度,却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无视其质量的问题。
不过为了尽可能提高质量,张睿在海帆级的装甲版本生产时,除了使用这种摩擦焊外,还使用了另外一种更保险的焊接。
那就是才开始发展,但却没有得到n支持的氧焊。真要说起来,焊接的历史可是一点都不知,但能用于铁甲舰的船体爆接的工艺,也是有着很多种。但因为铁甲舰正处于发展时期,而且现在的工业体系,也是处于发展期,所以很多工艺并不成熟。
站在历史肩膀上的张睿,对于如果快速的生产一艘军舰,那是心中十分的有底,但因为工业体系的原因,很多东西现在都还只是原型。
比如刚刚提到的氧焊,各国n不采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没有规模化制备乙炔的能力,所以这种看似先进的工艺,也只能变得一文不值。
在张睿以极少代价拿下这项专利后,张睿也同样为乙炔的制备麻烦着,在生产海帆级的时候,也同样付出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制备乙炔。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