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70 蜀道难(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蜀道有多难,难在其行路很慢,行路很险。

进蜀的道路,都是依着山势而建,特别是从荆楚之地,由水路的进蜀道路。

张睿为什么会选择从湖南进蜀,其实也是被逼无奈。

其实入蜀的最好道路,是从陕西进入,但现在的陕西,并不是自己的手中。

快反合成一团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四川盆地,并控制好当地的局势。

除了这第一个任务外,快反合成一团还有第二个任务,那就是带领后面的两个建设兵团,修建一条从湖南沿着长江路线进入四川的通道。

这也是快反合成一团最重要的任务,拥有强大火力的一团,就算是截断了后勤,也不担心会被压制。

可是想要修一条从湖南入川的道路,却是比打仗更加困难的任务。

为什么张睿最开始安排的是刑洪川,最到后面的时候,却是要王明过来,带领快反一团入川。

虽然说这个任务很难,但却没有表面上那么难,至少没有王明最开始估计的那么难。

20世纪90年代,中国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生于那个年代的张睿,自然也对这句话,有了最直观的理解。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睿在占据广东的时候,就将詹天佑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给了詹天佑最大的特权,只要是跟修路有关的事情,以都可以申请任务的资源。

哪怕是要把有着自己亲军之称的快反合成团,也拉过去做苦力,张睿也会直接签发命令。

当然,要修路,并不是只有人就够了。

除了有足够多的人工外,你还得有足够的物资,而且想要提高效率,工程机械的应用,也是少不了的。

至于修路要哪些工程机械,来自有着基建狂魔之称的他,心里难道没有一点点的逼数?

随着卡尔的到来,张睿终于可以将内燃机的任务,交到卡尔的手里。

卡尔也没有辜负张睿的期望,不仅仅利用手中的资源,完成了第一型实用型机会载具的设计与生产。

而且对于张睿之前的柴油机,进行了完整的工程性应用。

作为汽车发明之一的卡尔,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并不是很好理张睿超越时代的想法,但他还是按张睿的指导,生产了一系统的设备。

小型号的推土机,小型号的挖土机,甚至小型号的拖拉机,都在张睿的金手指下,完成了批量化的生产。

当然了,想要修建一条从湖南入川的道路,仅仅是这些机械,还无法达到最快的速度。

所以为了加快效率,张睿直接使用大量的。

至于大量的使用,会不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张睿表示,你开心就好,对于连吃的都没有的时代,谁会关心环境的问题。

因为有大量的工程机械,两个建设兵团的这次修路任务,使得进度极快。

但这种速度最快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速度,那是因为张睿停下铁路建设的所有工程,将所有的人力物力大规模调,全部投到到修建入川的公路上。

想要利用四川的资源,壮大黄埔的实力,那么从四川运出资源,那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张睿想打的,并不是满清的国内战争,而是一声世界级的战争。

他在为下一场战争准备,虽然下一场战争还有三四十年,但是谁能确定,下一场战争会不会莫名的提前。

而且除了下一场战争外,黄埔的敌人并不少,单单英法两国,就已经对黄埔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不是欧洲离这里很远,说不定已经气得要冒火的两国,跟黄埔决一死战呢?

除了英法两国外,还有另外一个国家,对于满清的国土,敢同样虎视眈眈。

而且张睿在接收左宗堂的湘军时,答应要给左宗堂一个交代,练出一支可以收复伊犁的部队。

左宗堂对于伊犁之战,可是意犹未尽,虽然他给毛熊一个很大的教训,但就实际而言,毛熊并没有多大的损失。

反而因为条约的签定,毛熊将伊犁合法的拿到了手里。

对于这样的结果,左宗堂即是气愤,也是相当的无奈。

六万湘军,最后打得只剩下两万人,而且这两万人还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战争,早已经失去了连续作战的能力。

也是因为这个,左宗堂也不得不撤军,如果再留下来,毛熊的援军赶到

左宗堂早已经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所以在面对满清与黄埔之前,他选择了黄埔。

不仅仅是因为黄埔的强大,还有张睿一向表现出来的性格。

张睿在对洋人动手的时候,可是从来都没有手软过,不管是哪一次与洋人的战争,哪一回不是血流成河。

左宗堂的时日不久,张睿也是清楚一二,如果左宗堂真的到不了那一天,那么收复伊犁的任务,就是完完全全的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想要收复伊犁,看似乎简单,只果部队拉过去,就可以直接打下来。

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的简单,想想从黄埔到伊犁,几乎是穿越了太半个中国。

如此长距离的行军,就算是战斗力再高的部队,也会因为疲劳,而造成战斗力大减。

而且这一路上的后勤,如果从黄埔运输到伊犁,估计能有一成达到,就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

除了伊犁之外,西藏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先不说他的资源与位置,单单系统要求全面的收复国土,就是张睿迈不过去的一道坎。

四川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这两个地方,北上青海,西去西藏,南下云南。

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张睿怎么能不重视。

只要将四川的资源激活,整个黄埔在西南的战略布局,就不会再受到制约。

可是想要激活四川的资源,那么对于四川的投入,那将是会十分的巨大。

张睿想要将四川,打造成另一个规模更加庞大的黄埔,一个安全性更高的黄埔。

至于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还是洗洗睡了吧,只要山峡没有建起来,大吨号的船舶,完全是在往长江里送死。

没有进行疏导的长江,绝对不会比海上要完全,甚至比海上还在危险。

那些年,沉入长江的船,都在向人们述说着长江的可怕。

而且水路还有一个现在无法克服的困难,那就是长江的航远,并不是很稳定。

每当遇到大雨与大旱,虽然不会造成断流,但船的航全,却是无法得到任务的保障。

与其冒险用水路运输,还不如多花一点钱,在现有的蜀道上,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当然了,这次的扩建,执行的标准并不是什么双向车道,也不是会标准的高速公道。

这一次的标准,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全套的工业设备,都要以安全的通过。

想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简单很多了,因为现在工业才起步,工业设备还没有大型化。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只要运入工业母机,安全可以在四川自行生产工业设备。

所以这一次两个建设兵团的任务,只是将原来的蜀道,进行加宽加固。

然后对于一次特殊的地方,进行一定量的改建,比如现在快反一营长,他现在正被土匪阻挡的这个隘口。

用一句话来形容蜀道,那就是著名诗人,李白的那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几乎所有的蜀道,都是依山而建,顺水而为。

蜀道最多的,就是一阶又一阶的石板台阶,运输物资也不过是肩扛马驮。在这种险要的地方,或许只要一支bn,或者一把的阻击枪。

现在一营长所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的。挡在他前面的隘口的,是当地的一伙土匪。

这伙土匪要说装备呢,也就是几支鸟枪,根本就比不是黄埔的一个班。

可就这样的破烂武器,居然挡住快反合成团的路,真心是让他心里很不爽。

不过不爽归不爽,一营长还是要在两嘴冒泡的情况下,经尽可能快的速度,拿下前面这个隘口。

一营长在查看了周边的地型后,决定往前面调动迫击炮,对付这样的目标,曲射性能最好的迫击炮,绝对是最好的选择。

一顿炮轰过后,一个班的士兵,在n与自动bn的掩护下,沿着被炸出一个又一个洞的山路,绝对占领了这个隘口。

可是当一营长,带着笑容,越过这个隘口的时候,他的脸色却是立马变成了黑色。

因为在他的面前,像这样的隘口,不是一两个,也不是一二十个,而是一片连着一片。

更让他脸黑的,是这个被占领的隘口,安全是土匪主动放弃的。

可以想像,在这片山连着山的地方,会有着多少的隘口,也会有着多少这样的土匪,如果真要一路打过去,一营长现在就在骂娘了。

丁宝桢看着朝廷发来抵报,再看看最近四川的情况,脸上的愁容却是一点点加重。

从他就任四川总督一职以来,四川的匪乱虽然在严厉的打击下,虽然明矾上收到了极大的成效。

但就实际的情况而言,匪乱并没有多大的改善,只不过从四川转到了重庆。

至于重庆的匪乱,丁宝桢却是无能为力,谁让这距离那么的远,而且还那么多的山,自己手中的这点兵力丢出去,也不过是一点点的小水花。

而且除了手中上兵力不足之外,他还预感到一件大事,那就是张睿这一次打江南,并不只是表面打江南而已。

如果张睿准备拿下四川,他只要解决运输的问题,就可以将自己直接打得找不得北。

丁保桢虽然不是李鸿章级别的战略家,但一般的战略形势,他还是能看得非常的清楚的。

如果黄埔占领了四川,那么直接出蜀道,大清的北面,将再无天险可守。

可是自己递上去,加强四川防备的折子,却是杳无音讯。

丁保桢不相信李鸿章看不了来,四川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既然自己都能看得出来,那么作为满清重臣的了李鸿章,怎么会看不出来

。看来李鸿章对于四川的安全,并不是很看重,甚至已经将四川放弃了。

一想到这里,丁保桢就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如果李鸿章真的放弃了四川,那么李鸿章又是在打着怎么的算盘?

“大人,从重庆发来的军报,黄埔乱贼,已经进度重庆周边!”急冲冲跑进来的副手,将丁保桢从沉思中惊醒。

“拿来我看看!“丁保桢没有着急。其实再着急也没有用,从重庆到成都,要花费多少的时间,他心里还是非常的有数。

怕是这份军报,送到自己手里的时候,重庆怕是已经

丁保桢心里估算着时间,现在的长江,正好处于最好的航行时期,如果速度足够的快,或许这份军报还在半路的时候,重庆就已经被黄埔占领了吧。

丁保桢慢慢的看着军报,希望从这份军报里,看出黄埔是想做什么。

黄埔想要打到成都,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或许自己还有比较多的时候,可是从陕西请救兵。

“嗯?”当丁保桢看到黄埔从陆路,开始向重庆进军的时候,他脸上的表情非常的精彩。

因为这一份的军报,除了说明黄埔在进攻外,其实更多的是在说黄埔的进军缓慢,以及黄埔正是全力的修建进川的陆上道路。

“黄埔这是想做什么?”丁保桢放下这份军报,心里全是不解。

一个团的兵力,而且其最重要的任务,居然还不是攻城掠地,而是在修路。

这黄埔打的是什么主意?

“传令,再去打探,一定要摸清黄埔的意图。”

丁保桢自己猜不出黄埔的意思,那么李鸿章呢?

丁保桢习惯性的拿起钢笔,在落笔的一瞬间,他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习惯了黄埔的钢笔,虽然钢笔字没有毛笔字那么有韵味,但就书写速度而言,却是毛笔所无法比拟的。

“唉”丁保桢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自己已经入川有个年头,虽然政绩不错,但怎么都有一种被遗忘的感觉。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