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如果是张睿在这里的话,他就不会惊讶,甚至还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在前一轮的炮击中,虽然没有炸飞装甲,但却破破了天城号的结构。
现在将侧舷装甲整个撕裂下来,只能说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这个时候,英国的造船技术,才开始起步而已。
实际上,当张睿收到天城号的装甲板整体脱落的时候,整个人都大松了一口气。因为从天城号的状态来看,英国的造舰水平,并没有达到巅峰时期,甚至还只能算是开头。
在收到君权级开建的消息,并且通过某些手段,知道了其具体的性能后。张睿就一直在担心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英国的造舰水平,是不是跟自己差不多。
要知道自己可是来自后世,从系统拿出来的设计图,还有各种工艺,差不多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英国人的造舰水平,还跟自己一样,那张睿只能后退一步,慢慢发展。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英国人直接跳过了柯林伍德号战列舰,直接开建君权级,看来是还没有意识到柯林伍德级的缺点。
在原本的历史上,第一代的前无畏舰,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代表性的君权级。而是比君权级更早一些,但却没有什么名气的柯林伍德级。
不过虽然柯林伍德级没有什么名气,但其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发展史上,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后世有着前无畏舰开端的君权级,就是将柯林伍德级进行放大,从10000吨放大到15000吨左右。
至少为什么说柯林伍德级很重要,其实柯林伍德级与不屈号,现在应该叫做不屈级,是英国战列舰的两条不同的发展方向。
在原本的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并没有发生什么战争,但英国人还是在17年,开建了前后主炮的柯林伍德级。
也就是说,在其他人,还有奉行船头对敌作战的时候,英国人已经开始了侧舷交战的试验。
同时期的法国,还有保守的使用棱形四炮位布置,而美国人却是开建了一代的缅因号。
至于德国人,刚刚才完成的萨克森级,还没有秋得及喘气呢。
所以在眼光方面,英国人比其他人都看得长远,而张睿担心的就是这个。对于一个国家势力的海军来说,对于海军的发展,可不是5年10年,而是更加的长远。
在这个科技大爆发的时代,也许还在船上,建造还没有达到一半的军舰,就已经落后于时代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睿宁愿无n的加强海帆级的实力,甚至愿意提高造价,也没有大量的建造战列舰。
即便是要扩编海军,又重新下了三艘战列舰与两艘重巡洋舰的订单,但黄埔海军的建设重心,还是在已经相对完善的海帆级身上。
当然了,这些都只是过后的事情,现在要看的,侧是天城号与黄埔号的对决。虽然用对决这个名词来说,有些抬举天城号,但天城还真的是在向黄埔号开火。
虽然因为炮击的原因,天城号的司令塔,还有重要的舷侧装甲,都已经失去了作用。
但出于武士道,还是对nn的效忠,现在还能使用的后副炮,依然向着黄埔努力的喷吐着炮弹。
不过面对铁甲舰来说,天城号的150副炮,实在没有什么作用。
对于这种即将沉没的时候,居然还有炮位在奋战,李功耀表示自己很尊重那些军人。
为了表示自己的尊重,李功耀下令,让黄埔号的六门副炮,直接将那门还在开火的副炮,直接用炮弹给淹没。又在经过一分钟之后,天城号的左舷,终于完全的沉默下来。
而随着火炮的沉默,天城的船体在失去左侧装甲之后,终于开始向着左侧倾斜了。
看到天城号开始倾斜,东乡十分的不解,已经停下来的天城号,难道会自己动吗?
而且就算是击穿了水线,导致大量的进水,难道不是应该用着左舷倾斜吗?
东乡来不及思考,因为黄埔号已经越过了天城号,出现在了编队的后方。
而且黄埔号的六门主炮,已经开始慢慢的上扬,而目标,侧是刚刚被挡住视线的扶桑号。
看到这一幕,东乡心里一愣,看来天城号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要不然黄埔是不会放过天城号的。
“准备与黄埔号交战,左转平行!”时速已经降到10节的扶桑号,其转弯的速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看着黄埔号的距离,再结合扶桑号的速度,东乡果断的下令平行。
他原来是想调头,继续向着黄埔号冲锋,但看看黄埔号的速度,这根本就是在送死。
东乡下完命令之后,就拿着望远镜,准备看看黄埔受到了哪些的损伤。可是当他才抬起望远镜,看向远处的黄埔号时。
他的眼神被狠狠的刺了一下。而刺伤他眼晴的,侧是刚刚升起的太阳,十分温和的太阳。
可是太温和的太阳,在经过镜片的时候,也会因为聚光的原因,导致亮度急剧增加。
所以一时没有注意到的东乡,便被这温和的朝阳,还有种的望远镜给伤到了。
东乡揉着眼晴,心里大骂自己不小心,居然会傻傻的去用望远镜看太阳。不过转念一想,他就想到一个大问题,一个甚至无法还手的大问题。
自己傻傻的去向望远镜看太阳,那么炮位的炮手呢,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不得不使用望远镜去看太阳?
“司令,炮位报告,东面的太阳太刺眼了,根本无法做到瞄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虽然无法瞄准,并不代表着无法开炮。
但没有瞄准的情况下,就直接开炮,简直就是在浪费炮弹。在这种胡乱的射击中,能有怎样的命中,那真的只能看谁的运气比较好。
扶桑号因为阳光的关系,无法瞄准开炮,但黄埔号却没有这样困扰。
其实黄埔号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过交战位置的原因,所以本身就有这样的应对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次的炮击中,三轮中会有一发命中。
好吧,其实黄埔号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不过李功耀在开战之初,就已经考虑到这种的情况。所以在打停天城号之后,就直接转向了侧翼,才避免火控被太阳干扰的问题。
当扶桑号以10节的航速,开始与黄埔号进入平行的状态时,李功耀突然有了一种想法,那就是现在的这个场景,跟当初香港对阵铁甲舰的时候,是何其的相似。
当时之后,沈一平说了一句话,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用速射炮,结束了初代铁甲舰的威名。而这一次,面对侧向火力与船头火力的对决,黄埔号以一挑二,向世人证明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曾经的特拉法尔加,现在已经是过去式了,海战交战的规则,已经掌握到黄埔的手里。
不管是初代实验性军舰长弓号,还是改进型重巡洋舰泰山号,还是重火力实验型黄埔号,都证明了侧舷火力的强大性。
而一向敢于适用最新海军战术的英国人,这一次却是跟在了黄埔的后面,君权级才下水,还没有完成栖装呢。
“现在,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李功耀有感而发。但现在的他,却是深深的感觉到了无力,因为海战的节奏,已经超过了他的学识。
虽然现在他已经成为了一支舰队的司令,但就海战的战略眼光来看,他还是比不上沈一平。
虽然都是师承于张睿,但个人的天赋,还有战场的经历,都会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现在的李功耀,看来跟沈一平的差距,从现在就已经看了出来。
“目标,扶桑号,齐射!”当两舰再次平行的时候,黄埔号又一次进入战斗状态。
在空中呼啸而过的炮弹,让东乡与李功耀,都感觉到心里的颤动。日本的最后一艘铁甲舰,不管是一个怎样的结局,这是决定日本命运的时刻。
如果扶桑号沉在了这里,那么黄埔号将直入东京湾,之后所鼓吹起来的士气,都会随着这场战争的失利,而演变成灾难。而如果赢了
东乡摇摇头,将有可能赢的想法赶走,因为现在的情况,根本就是不可能赢了。虽然天城号的右舷主炮完全无损,但因为船体的右倾,不管是主炮,还是副炮,都没有射击的角度。
现在能与黄埔号能抗的,也就是现在航速只有10节的扶桑号,而且还因为主炮的布局,至于在就对黄埔号的时候,只能使用一半的火力。
而且还因为位置的原因,炮手的视线受阳光的影响,精度几乎等同于零。
“开火,就算是失败,我们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东乡轻轻的说着,因为他已经看到了结果。
黄埔号有着1节的航速,而扶桑号因为前舱进水,现在却只能达到10节,就算是想要接近距离,使用鱼雷攻击黄埔号,也是不可能的事实。
当扶桑号与黄埔号,正在进行最后的对决时候,另一边的巡洋舰,也是直接打出了真火。相比于铁甲舰之间,主炮一轮一轮的齐射,巡洋舰的火力,侧要没规律得多。
当然了,这也完全是因为射速的原因,在最短的时间里,打出最多的炮弹,就这是巡洋舰对作战的根本。
当然了,这是黄埔所有巡洋舰的交战条例,而不是日本人的习惯。从英国学习的海战模式,虽然日本人经过了一些改变,但大舰巨炮的理念,却是一点都没变过。
要不过金刚号这种装备240主炮的千吨级炮舰,也不会出现在日本海军的序列里面,要知道最开始出现这种蚊子船的国家,可是英国人呢。
虽然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英国人那么多军舰,还会造这种蚊子船,但在可以肯定的是,日本人也差不多。
所以在三艘铁甲舰一交战的时候,日本人的三艘铁甲舰,就与黄埔的两艘海帆级,还有两艘轻巡洋舰打在了一起。在数量上面,日本人占有一艘巡洋船的优势。
毕竟那两艘轻巡洋舰,虽然加一起,在吨位上比得上海帆级,但却没有海帆级所装备的150主炮。
但是在质量上,海生号与海明号,却是占着绝对的优势。黄埔的第一代火控,最先装备的就是海帆级,就连长弓号,也是装备的改进型号。
对于一艘射速超快的军舰来说,什么最重要,火控绝对是排在第一位。
火控并不是简单的测距,也不是简单的齐射击发,而是将整艘军舰上的火力系统,集成到一个最核心的控制单元。
而海明号与海生号,作为黄埔最早的四艘海帆级,在经过装甲的装进后,火控也从一代,升到到了二代。相比于一代只能使用集火的火控,二代的火控已经集合全舰的火力系统,虽然还达到一战的自动化。
但应对现在这种情况,却是并没有多大的问题。而为什么海帆级的火控,已经升级到了二代,其实跟海帆级长期对外作战有关。有了足够多的数据,足够多的使用经验,才能找出问题所在。
在找出问题后,更新后的系统再次使用,如此反复,火控升级到二代,也是顺理成章了。
现在的两艘海帆级,侧是利用自身火控的优势,在4000米的距离上,压着日本的三艘巡洋舰。海帆级是黄埔号服役后,就开始陆续进坞改造,将原本的单通道火控,升级为简化版的双通道。
现在参战的四艘海帆级,正好完成了这亲的改造,而海明号与海生号,而是最先进坞改造的一批。至于为什么要升级双通道,看看现在的情况,相信大家都会明白了。
位于巡洋舰编队头舰的海明号,前主炮与后上部主炮,对准日本排头的桥立号,而后主炮,却是对准了排在桥立号后的松岛号巡洋舰。
而海生号却是使用前主炮,对着日本人松岛号巡洋舰,但后面的两座主炮,却是直接对准了最后面的严岛号巡洋舰。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