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604 城门的混乱(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翁大人,不知你找我有何事?”成锋带着一脸的笑意,从屋外走了进来。在来的路上,李府周围部署的情报人员,已经确认了没有埋伏,翁同龢只是带着几个随从而已。就算这些随从是武林高手,在李府的狙击手,都可以将这些人给全部灭了。

翁同龢笑笑没有说话,反而让成锋先行坐下。在心里酝酿了一会之后,翁同龢才有试探的语气问:“成兄,不知道你与黄埔的那位成锋是什么关系?如果方便的话,还请成兄引见一二,当今圣上要与黄埔的张先生商量划江而治的事情。”

呵呵成锋的笑容有些诡异,因为成锋就站在翁同龢的面前,居然都认不出自己。满清的情报系统真不知道会有多么的差,如果翁同龢在黄埔的话,只是要n的官员,都可以很快的认出他来。

不过翁同龢真会想,明明现在已经可以直取北京城了,居然现在才想到划江而治,早干什么去了。而且现在来谈这个问题,不是已经晚了的问题,而是来谈这个事情的人是个傻瓜。划江而治的确是个好想法,但也只是对于光绪而言,黄埔的目标是整个华夏。

一边的李鸿章脸色非常的怪,因为他不相信翁同龢有这么傻,看不清现在是什么情况。现在翁同龢提出划江而治的方案,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两个太后怕的,而另一个就是来自朝廷对自己的试探。成锋在自己的府上,用的是自己门客,自己幕僚的身份。现在翁同龢上来就说这一句,很明显就是把自己的幕僚定位与叛军有联系,如果这顶帽子一盖下去

不过李鸿章现在也不是很在意了,反正再过一天多的时间,陆一师就要攻进北京城,真到的那个时候,现在再多的考虑也不过是想太多而已。所以现在的他对于翁同龢想要做什么,其实一点都不在意,更像在看一支跳梁的小丑,一个人的表演而已。

“翁大人你误会的,我与黄埔的成锋并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这个事情我是无能为力了。”成锋笑笑的回答着。虽然现在翁同龢没有带人来,但这里始终是北京城,大内侍卫要过来也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如果翁同龢真的只是在试探自己的身份,那么自己只要有一点点嫌疑,哪怕中是怀疑而已,翁同龢都不会放过自己。再说了,为什么要划江而治,明明我可以打下整个江山嘛。

“成兄,我想你是误会了,我知道你与黄埔的人有联系,这次老夫是真心想与成锋谈谈关于划江而治的事情。”翁同龢依然而带着笑容,但话里面的意思,却是带着锋利的刀子。什么叫做与成锋谈谈划江而治的事情,成锋只是黄埔情报的主管之一,有没有与满清谈判的资格先不说,你让成锋划江而治,那么张睿往哪里放。

“成兄,你只要帮我把话带到就行,只要成锋答应划江而治,随便哪个位置都可以选。”翁同龢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说完这句话后,就与李鸿章告别。不过在他走之后,成锋感觉事情并没有那么的简单,从翁同龢的语气来看,似乎满清有把握守住北京?

“李大人,我是不是听错了,划江而治,而且还是我?”成锋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鸿章,翁同龢这样的条件,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的话,或者是袁世凯的话,还真的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虽然江南已经被黄埔占领,满清朝廷少很多税收,但就是这剩下的北面地盘,却也少不了多少的税赋。满清就靠着这半避江山,居然还弄出这么多的新军,可见满清的财力还是不错的。

虽然这样的做的结果,就是让整个北方都处于一种饥荒的状态,但只要满清能定住江山,还怕这些事情吗?只要能守住江山,这些事情还真的就不是事情,但是满清从哪里来的自信,居然可以守得住现在的北面江山。

要知道李鸿章回来的时候,光绪可是考虑着移驾承德,甚至在情况不妙的情况下,直接跑到山西去。现在翁同龢居然跑到这里来说划江而治,那肯定出现了巨大变故,至少在成锋看来,这个变故的最低限度,就满清能吃掉占领天津的陆一师。

“其实还有一个可能性!”李鸿章有些不确定的开口,“如果你答应划江而治发,那么用权力拆分黄埔的计谋,或许是其中之一。”

成锋仔细一想,如果按翁同龢的想法,或许这还真是有很大的可能性。只要划东而治的话传到了黄埔,不管是传到成锋的耳朵里,还是在张睿的耳朵里,某着说是其他高级将领的耳朵里面,难免有些人会如此想。总督的位置可以随便选,只要是个人的话,都会禁不住的为自己考虑。不过这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满清的朝廷属于正统,而且黄埔的实力并没有碾压满清。

满清作为正统这个优势,那是肯定的,虽然他敢是打下来的江山,但三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汉人的正统皇室,早已经被忘记了。所以现在满清作为华夏的正统地位,还是受到很多人所认可的,即便是在黄埔占领的江南地区,也用一部分的人是身在江营心在满清。这也怪黄埔占领的时间太短,很多事情都没有处理完,张睿也有着一颗怀柔的心有关。

但是在实力这一块,满清唯一能与黄埔对抗的部队,就是已经被黄埔占领的北洋水师。至于陆军的实力,现在满清能拿得出手的,估计就只有北洋,还有一些小规模的部队。但就是这样的部队,也存在着吸大烟的问题,所以真正的实力还是很让人担心的。

所以翁同龢的算盘打得好,但是他错估了双方的实力对比,黄埔的高层人员,对于黄埔有多少的实力,虽然心里并没有一个大概的想法。但在所有人的心里,他们都比满清要强得太多,已经可以与世界第二的法国打硬仗了。为什么还没自称世界第一,完全是国为德国还没有在满清来占领地盘,黄埔也没有与德国的陆军交过手,所以现在还只能谦虚的称世界第二。

“这个不用担心,黄埔的高层人员,在决心这一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成锋打着包票,铛铛的拍着胸脯。为什么成锋敢到如果打着包票,那是因为那些心智不够坚定,会被外物所的人,都被他给清理掉了。

李鸿章点点头,然后就不再多说什么了,自己应该说都说了,如果

是夜,北京城里不时传来一声b,各个城门也出现了各种的状况,真的是太热闹了。而在紫禁城里的光绪,听着各处侍卫传来的消息,心里却是在冷冷的笑着。而他的身后,侧是从李鸿章那里回来的翁同龢,似乎翁同龢的脸上也带着阴阴的笑容。

“圣上,如今时机已经成熟,只要等到陆一师攻城,我们就可以”翁同龢用手比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虽然光绪看不见翁同龢的动作,但他还是能从他的语气里面,听出翁同龢语气里杀气。“只要我们动作够快,及时夺回京师的控制权”

“我知道了,你去安排吧!”现在还是小孩子的光绪,虽然从身体上来看,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但这五年的时间里面,他已经在心里变成了一个大人。被两位太后所控制的感觉,真的让人非常的难受,但两位太后在朝廷的爪牙众多,自己一直没有机会动手。

现在正好陆一师占领天津,而且还抽调了部队进攻北京,这么好的机会,自己怎么不利用呢。相信黄埔冒险让陆一师进攻,就是想把自己给堵在北京城里,然后将大清的高层一打尽。可是这也同样是自己的机会,只要在城门发生意外的时候,自己安排的死士,冒充黄埔的身份,将那两个老太婆给杀死

“皇帝,天冷了,你应该早点休息了”慈禧带着一大票的宫女,走向看着天上月亮的光绪。她感觉到光绪最近有些不一样,但黄埔进攻的消息,也一直让她十分的难办,所以光绪哪里不对,她也一时没有在意。

“知道了,皇太后。”光绪以自己稚嫩的口音,完美的掩饰了自己心里的面的想法。就算是慈禧想得再多,只不能认为一个半大的孩子,心里会有杀了她的想法吧。所以光绪用这样小孩子的身份,不仅要回了一部分的权力,也招募了一些死士。

“皇帝,你也别太担心,想信沙俄会同意我们的条件的,东三省的面积,沙俄应该不会坐视不理的。”拉着光绪的手,慈禧在回宫的路上,跟光绪念着要如何应对黄埔的进攻,自己又跟哪些人商量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代价。

一夜说不清睡没睡着的觉之后,光绪,慈禧,还有李鸿章,翁同龢都集中到了大殿上。今天他们要谈论的,就是光绪移驾承德山庄,然后谁在离开之后,主持北京城的防御。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但现在在场的人,都不是很在乎这个问题。

两位太后是想早点离开,至于谁守北京城,与她们没有多大的关系。而一心想要杀了两太后的光绪,压根就没有想过要离开,所以安排守将,也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反正自己都不会离开,这个守将也不过是摆摆样子,根本就用不着去考虑。

在这样的状态下,翁同龢在提名了一个无名的武将之后,就取到了所有人的同意,然后大家都在准备离开的事情。光绪移驾承德,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即便现在是特殊的时期,应该有的仪仗,还是要打起来的。所以在谈论,准备,还有各种争吵之后,光绪一行人绝对要动身了。光绪要动身的的消息,很快就在暗地里传来了,黄埔的情报人员也得到了消息,他们也要开始了。

可是在几个准备动手的情报员眼里,他们却发现一些不属于他们的人,这让他们多了一个心眼。

随着时间的推近,光绪的仪仗终于出了宫,行走了北京城的大道上。当仪仗既将到达北京城门时,城外突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然后城门楼上响起了哨兵撕心裂肺的叫声,黄埔进攻了!

刚刚还井然有序的仪仗队伍,瞬间乱得跟菜市场一样,护驾的,逃难的,甚至是不知道要做什么的,都混乱的撞在一起。在这种混乱之中,光绪与两位太后分开了,而这并不是意外,而是光绪刻意为之。自己想要除了两太后,自然也有其他人要除了自己,比如说黄埔的情报人员。将自己与太后分开,不仅仅可以更好的调动人员保护自己,也可以分散两位太后的防卫人数。

光绪的算盘很精,甚至城门上的那声惊叫,还有城外的那些枪声,都是光绪自己安排的。而原本要动手的黄埔情报人员,现在却是成为了看戏的一员,他们看着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人,居然拿出与黄埔一样的阻击枪,飞快的靠近两位太后的仪仗。

这些人的异动,自然也引起了两太后护卫的注意力,可是与阻击枪想比,侍卫手中的刀实在是太慢了。在第一声护驾才出口的时候,负责保护两太后的侍卫,就已经被放倒了四个。放倒了四名侍卫的死士,并没有拉开距离,而是迎着冲上来的侍卫,直接冲了上去。在冲锋的时候,他们手里的阻击枪连连开火,将一个个想要近身的侍卫击杀。

虽然阻击枪的确很厉害,但是阻击枪的子弹毕竟还是有数的,而且阻击枪的杀伤力实在有些小。所以火力间断的时候,这些冲上来的死士,就被侍卫给放倒了好几个。但剩下的死士并没有退回,而是在冲到离马车只有10米远的地方,直接就丢出了一枚sn。

这枚丢出的sn,几乎吓死了好多侍卫,但他们就算是现在往回冲,也没有办法截住sn,所以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sn,滚到了慈安太后的马车底下。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