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1 / 1)芳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麦家的麦子,总比别的人家好,因为种子不一样啊,她家的是杂交种子,别人家的都是不杂交的二代。

还有,她家的地肥料多,她家的庄稼比别人家多浇两遍水,冬天一次,春天一次。

但互助社的人家也种了杂交种子,但因为每家的土地面积太小,不适合打井,没法浇水,产量就低一些,幸好今年老天没有给及时雨,但总在人们快撑不住的时候,下那么一点儿雨,庄稼没有大丰收,但也没有大减产。

小麦家亩产一千斤,他们亩产六七百,其余的人家,大概四五百。

王长福那一百多亩地虽然没收成,别的地块收入还不错,总起来竟然比往年还多。

他在家里,拿着算筹,发现自己损失了几万斤粮食,都气得要吐血了,出了门,还装出一副兴奋模样,洋洋得意地在外面炫耀,他家今年大丰收。

小麦听互助社的人这么说,也就是一笑:“他过他的,咱过咱的,他多收了跟咱们没关系不是?”

互助社的人,都说小麦是个女中豪杰,比男子的心胸都宽广。

收了麦子,又种了秋,林引旺和老银、汪小勤开始酿酒,去年收购了几万斤高粱,却没有来得及酿成酒,刚好现在有时间。

小麦的养蚕事业,今年又扩大了一圈,新加入的几家,土地稍稍多了些,都学着张老太太家,种了麦子,还种桑树。

这种套种的形式,比纯粹种粮食,收益高得多。

小麦有意识培养林泽旺的老婆,现在,她已经能够独立工作了。

今年的蚕房,有两大间,小麦一间,她一间,每人带一个帮手,小麦带的是钗儿,钗儿都十二岁了,已经有了大姑娘的雏形,林泽旺老婆带的是她闺女。

外面,林八嫂负责收桑叶。

林小狗夫妇也混在人群里采桑叶,两人灰溜溜的,现在,这里有活儿,他们可以混一顿饱饭,没活儿,他们在家根本不敢吃饱,就怕粮食不够吃。

大家也不同情他,林引旺这么大的家业,也没有坐在凉棚下面不干活,你竟然跩上了,凭什么呀?

王长福也在家养蚕呢,至于技术,也是听给这边采桑叶的人说的,其中,臆测的居多。

他也没指望能养成功,就是想搞破坏,竟然让人从小麦家的桑树上采了叶子,送他家去。

带队采桑叶的妇女叫房彩,是赵川的老婆,脾气特别急,嘴巴也利索,很适合当领导,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早就提高了警惕,对非互助社的成员,盯得很紧。

那几个女人,没法偷走树叶,也没脸再来,再也不能去碱滩地挣钱,她们都后悔不已——王长福虽然一次性给的钱多,可哪里比得上碱滩地细水长流?何况,最后连少的钱都没得赚,王长福也不管了。

桑林里的那个土蜂窝没了,但还是经常看到有蜂在飞——小麦时不时的给桑树上喷点糖水,吸引那些小可爱。

就连去采桑叶的人,都以为蜂窝还在呢,就别说那些没有进过的。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房前屋后井台边,种桑的人家又增加了不少,他们在小麦这里报了名,小麦养蚕的时候,他们会摘了桑叶拿过来卖,好歹也是一点收入,所以,小麦养蚕的规模,又大了一些。

可能王长福在村里雇不来去桑林捣乱的人,反正,这段时间风平浪静的。

转眼,秋天就来了,小麦的秋蚕养出来,就听到来干活的妇女说,王长福又在地里发脾气,他种的高粱,光开花,不结籽儿。

“亏了人了,夏天麦子不结籽儿,秋天的高粱还没籽儿。”王长福家里的几百亩地,多数都是暗算来的,当时卖地时,人或许蒙着,但时间长了,肯定就想明白了,知道自家上了王长福的当,心里就恨上了。

还有几家,差点就被王长福逼得卖了地,也对他恨意不浅,看他倒霉,都喜滋滋的,四处传他坏话。

王长福见高粱是瘪的,心里也是烦躁得很,好容易熬到收秋的时间,他学着小麦的样子,把高粱杆儿砍下来,用碾子压,在压榨机上榨,取了甜汁,然后,架起大锅熬糖。

王长福让人偷过小麦家的高粱杆,知道那个特别甜,他总觉得自家的高粱杆儿,榨出的汁水不够甜,还有一股怪味儿。

好容易熬成了糖,果然,甜味淡得很,味道也不正。

走村串巷的小贩,还肯用低价向他购买,城里的商家,都不肯收,哪怕他卖价低,人家也不愿意,王长福看到家里堆积如山的糖,又气又急,卖不掉,还特别招蚂蚁。

王长福给很多人许了愿,等他收了高粱,给大家做种子,如今,被啪啪打脸,他都没脸见人了。

林凤田的妹妹,也哭哭啼啼地回了娘家,她种的高粱因为地里肥力不足,表现更差,没籽儿,还不甜,被男人暴打了一顿。

男人逼着她回家,拿钱补上自家的损失。

林凤田后悔地要死,去林凤祥那里求助。

林凤祥记恨他把地卖给林引旺,没有卖给自己,哼哼哈哈地,不怎么管事。

林凤田的儿子,病了几年,终于一命呜呼,他受不了这个刺激,跑到村南跳井自杀,还好有人看见了,把他又捞了出来。

林凤祥没办法,看在族人的份上,给了两百斤谷子,助他度难关。

林凤田哪里是想要这点谷子?他是希望能重回互助社。

但这话,他哪里有脸说出来?

林小狗不过是偷了一下懒,他呢?端着林引旺的碗,还砸人家的锅,和外人合伙偷种子,这种人品,谁肯和他打交道?

不过,林凤田倒是提醒了林凤祥,他来找林引旺。

他在南山脚下,有一百来亩的山地,他姑奶奶家,还有他女儿家,都有山地,几家合起来多达五百多亩,种柿子、核桃等,收入有限。

“引旺,我提供桑叶,你家来养,然后,四六分,如何?”

“你四?”林引旺故意这么说。

林凤祥的脸憋得通红:“我出地了,别的都好说,地可不好买。”

“那你何不自己养蚕?”

林凤祥囧了一下:“你家的桑苗都和别人不一样,蚕也不一样,结的茧子大,白,织出的绸子都光润,想必,卖价也高……”

林引旺不说话,就那么看着林凤祥。

林凤祥不好意思了:“那,咱两家平分,如何?”

没有听到回复,他又改口:“你六,你六,行了吧?这个可是顶天了,你不能不让我赚点儿。”

“里正叔,对半分也不是不行,你这个里正,得振作起来,不要整天盯着自家的粮囤,咱村里的人你就不管。”

“我知道,我知道,从现在起,我就把里正的事儿担当起来。”

看到林引旺脸上的满意之色,他说了自家打算,除了靠山的土地,他还要拿出两百亩好地,跟张太太家那样,种桑种麦两不误。

林引旺想了想:“也行,我反正打算在桑林旁边建蚕房呢,那就建得大一些。”

林凤祥腆着脸:“我还想种两百亩棉花,引旺,你可不能小气,一定要帮帮老叔,我家供了好几个念书的,不容易啊!”

看林引旺嘬牙花子,他一脸幽怨:“你若是给种子,我也分你一半。”

“我就不要你的棉花了,棉籽给我。”

林凤祥有点肉疼,他说的分一半,其实也就止于说说,根本不想给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