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一章 荠荠菜饺子(1 / 1)芳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焦氏的嫂子的表妹,嫁给郭氏的一个叔爷,林全旺靠着这关系,每年给郭家送两千斤麦子,才当上县衙里的帮闲。

钱县令按说把他赶回去就行,没想到墙倒众人人推,户房的小吏揭发林全旺做手脚,改服劳役名单。

那年,林引旺和老银本不用服劳役。

今年又偷改名单,被人发现了,他本来花钱把事情抹过去,没想到靠山走了。

钱县令大怒,打了林全旺三十大板。

小麦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给了郭家一百斤高粱种子,是糯高粱,可以酿酒、做饭,不是甜高粱,不能熬糖。

郭家还不错,送来五只羊作回报。

小麦见郭家的人挺上道,在以后的日子里,就对他们不那么排斥,郭姨娘每次来,也都不空手,想要什么,几乎都能达到目的。

尹二不在家,林引旺特地给老银说情,把小麦留在娘家。

老银满口答应。

小麦的日子,和以前没什么变化。

没几天,王大嫂过来,口口声声要帮小麦做饭。

小麦当然知道什么原因,但也没有赶她走,有人帮着做饭,何乐而不为?

原来,王大嫂跟着小麦学了那三道菜,能做出七八分的滋味,尹家的餐厅,才不至于每次开饭,就人人脸色发黑。

可是,三道菜来回坐,很快大家都吃腻了。

王杏儿骂王大嫂:“你是憨憨得了一套风了,怎么来回这几个菜?”

王大嫂很委屈:“我也不会别的。”

秦氏没办法:“吃过饭,你去地里挖几斤野菜,送碱滩地去,老二媳妇喜欢吃荠菜饺子。”

这是让王大嫂去学习。

王大嫂心领神会,急忙答应了。

王大嫂挖了一筐野菜,估计够用了,这才去了碱滩地,小麦和汪氏确实在准备午饭,很简单的油泼面。

王大嫂见小麦跟油泼鱼一般,面条下出来,捞在一个大盆里,上面放了蒜蓉、芝麻等,用热油一泼。

如此简单,做出的面条却滋味美妙,王大嫂很惊讶,她急急忙忙跑回去,王杏儿已经怒气冲冲了:“你看看,饭点都过了,厨房还冰锅凉灶的。”

“我这就做,马上!”

王大嫂才发现自己不会扯面,她就手擀面,下出来用油泼了,和扯面滋味不同,但也很好吃。

原来,做饭还可以这样,王大嫂深有感触,吃过饭,洗刷干净,王大嫂就去了碱滩地。

那筐野菜还在厨房外面,小麦送小必成去上学,钗儿和素心、润心正帮汪氏安织布机。

汪氏要教钗儿学织布,侄女也大了,定下亲事,明年就要嫁出去,她必须教会侄女做家务,纺线织布绣花裁衣缝补,还有厨房那一滩。

素心和润心也跟着学。

王大嫂打了声招呼,开始择菜,去了杂草黄叶,还有根须。

小麦回来,看到这么多的荠菜,忍不住露出笑意:“明天,咱们吃荠菜麦饭。”

王大嫂只觉得心里发苦,她也会做麦饭。

憋了半天,王大嫂哀求小麦:“二少奶奶,吃荠菜饺子好不?”

小麦楞了一下,笑了笑:“行!”

王大嫂见小麦这么好说话,胆子大了些:“二少奶奶,家里还有很多咸肉,怎么办?”

“什么咸肉?”

“我蒸的条条肉,太咸了,没人吃,你给想个办法,总不能扔了吧?怪可惜的。”

“你以前怎么办?”

“我家,再咸的肉都抢着吃。”

小麦同情地叹口气:“你把咸肉剁碎,配上荠荠菜,包饺子吧。”

“行不行?”

“行的,不过,荠菜要先拌点油,再和肉馅搅在一起。弄好了,你尝尝,别咸了淡了的,不好吃。”

“哎,哎,谢谢二少奶奶!”

王大嫂将一筐荠菜择好,提着空篮子告辞离去,跑到地里继续挖野菜。

这时候没有除草剂,也没有农药,开春下了一场雨,野菜野草都长疯了。

王大嫂回去,点灯熬油,将自己挖的荠菜择好,又清洗干净,还把咸肉也剁碎,放在盆里。

第二天,她早饭后就来到碱滩地:“二少奶奶,我来和你一起包饺子。”

“那你和面吧,比擀面条的面要软一些。”

“和馄饨皮的面一样?”

“嗯。”

小麦舀了两碗面粉出来,交给王大嫂。

王大嫂和了面,又给荠菜焯水,剁碎,还炒了鸡蛋,也剁碎。

小麦将两种菜掺在一起,搅匀,让鸡蛋里的油脂,渗到荠菜里,这才放了盐和十三香。

“没有十三香,只放油和盐,滋味也不错。”

王大嫂连连点头:“谢谢二少奶奶。”

钗儿在学织布,素心和润心都过来包饺子,她俩虽然学会了,但包的少,还不熟练。

王大嫂笨手笨脚地擀着皮儿,几十个之后,手熟了,就换了素心擀皮,她学着包饺子,毕竟不是初次学做面食,她很快就能包得像模像样。

几个人一起动手,倒是比较快,饺子包完,素心去烧水,小麦去学堂接必成,王大嫂一溜小跑,回去包尹家的饺子。

眼看快到了饭点,她一个人,肯定赶不及,王大嫂就想让王杏儿帮忙,她腆脸笑着:“大少奶奶,我学会包饺子了,你要不要看看?”

王杏儿倒是很感兴趣,还真过来看了看,然后,就说了一句:“挺简单的啊,林小麦有什么可神气的。”

说完,走了。

王大嫂叹口气,等着到了饭点挨骂。

吃过饺子,王大嫂又去地里,挖了一篮子荠菜,送到碱滩地,她希望小麦能感受到她的感谢和好意。

第二天,王大嫂起的特别早,做完自己的活儿,就跑到碱滩地,素心和润心在择菜,她也加入进来。

荠菜清洗后,沥去水分,小麦用刀切了一下,放进大盆里,然后,一边搅拌,一边倒入面粉,荠菜上面,全都沾上了面粉,盆的底部,薄薄剩下一点面粉,菜和面的量就恰到好处。

撒上盐,放到锅里去蒸,熟了之后,放上蒜泥,用热油一泼。

王大嫂发现,小麦这个热油泼蒜泥,用处特别多,还每次都很好吃。

她匆匆跑回去,给那边开饭。

但还是略略迟了一步,被王杏儿骂了一通。

王大嫂也不生气,吃过饭,就去挖野菜,她家的麦饭,野菜多,面粉少,当然又粘牙,又苦涩,没有油,也不香。

照着小麦的办法做麦饭,肯定好吃。

果然,王大嫂第二天做的麦饭,虽然没人夸,但也没人说不好,全家上下,都吃了,老银饭量大,还吃了两大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