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为粮食发愁(1 / 1)瑾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瑾儿喝完汤,浑身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她很明显地感觉到体力在一点点恢复。

在尝试了几次后,李瑾儿终于可以下地了。

“去看看爹娘和三哥,三姐都在干什么?”李瑾儿穿上那双沾满泥土的蓝色布鞋,在地上跳了跳,确定体力都恢复过来了,这才往后院方向走去。

“爹,你有想到办法怎么弄粮食吗?”李瑾儿悄悄地来到后院,刚走到门口,便听到三哥李茂则略带忧虑的声音。

躲在角落里看过去,就见李茂则小小年纪,跟个小大人似的皱着双眉坐在院子的台阶上。

王氏坐在一张小木凳上,正在腌制从婆婆那里分得来的鱼。

为了保证鱼能存放很久,很多村民都习惯将新鲜的鱼宰杀后用盐腌再挂在阳光下风干。

李瑾儿数了数,鱼大约有五六条,大小不一,最大的有一个成年人手臂那么长,小的大概巴掌那么大。

李茹儿挨着李茂则坐在院子的台阶上,出神地望着院子里的粮食发呆。

李修颜则在一旁长吁短叹,面上一片愁绪。

“家里还有个镯子,明儿我去镇上卖了,应该能换些粮食。干旱结束了,咱们有手有脚,只要有水,咱们就不会饿死。”王氏是所有人里最乐观坚强的,虽然分了家,往后找粮全靠自己,但一想到经后不用再小心翼翼,看大嫂和二嫂的脸色行事,她整个人都觉得松快了不少。

见面前一大俩小都一副愁容满面的模样,忍不住笑着安慰道。

“不行,那是你娘留给你唯一的嫁妆,不能再卖了!”李修颜见妻子又要卖首饰,急忙出声阻止,心里又是愧疚又是心疼。

他堂堂一个大男人,连媳妇孩子都养不起,算不什么男人。

王氏摇摇头道:“总比大家饿肚子强吧。这镯子,等以后有钱了,还可以赎回来。”

李瑾儿第一次见到她名义上爹,仔细瞧了瞧,只见他穿了一件灰色的袍子,身上有一股读书人的书卷气,如果不是因为长年饥饿,脸上皮肉下陷,肤色有些黑黄,倒也称得上文质彬彬。

“朝廷发下来的种子都种完了吗?种完地话,明儿陪我一起去趟镇上吧。你顺便去问问,鸣鹿学院什么时候开课,茂则还有半年就要参加院试了,时间得抓紧。”

李修颜像是没听到王氏这句话似的,自顾自的说道:“庄稼今天就全部种完了。只是这麦子种下去,要明年才能收。其余蔬菜,这两个月到也能长出不少。只是这点子蔬菜也不够啊。没主食,这个冬天难挨啊。”

李修颜作为一家之主,已经完全没办法考虑儿子院试的问题了,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挨过这个冬天。

至于开课,如今大家连吃都吃不饱,哪还有这个力气读书。

李修颜十三岁就过了院试,成为村里唯一的一名秀才,本是李家村人人称颂的神童,可因为乡试屡次失败,又让他成了李家村众人眼中的笑话。

如今他对儿子李茂则也不抱太大希望,认为他顶多也就是个秀才到头了。

倒是王氏,一直对儿子的学习很上心,心心念念希望他能考取功名,盼着儿子有一天能进京为官。

李瑾儿听完便宜老爹的话,心里也有些沉重。

干旱是古代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大旱一来,地上寸草不生,粮食颗粒无收,饿死者不计其数。这些小时候的课本上都介绍过。

她也得帮着这家人一起想办法。既然已经来到这个异世界,变成了李瑾儿,那就要代替这个女孩好好活下去。

“爹,娘。”李瑾儿从角落里走出来。

王氏见女儿起来,关切问道:“怎么起了?身体感觉好些了吗?”

李瑾儿羞涩地点头:“女儿好多了。”

李茹儿见妹妹气终于有力气下床了,高兴地招呼道:“瑾儿来,这边坐。”

李修颜今天忙了一天,都没得及顾上小女儿,如今见她身体好一些,欣慰地朝她点点头。

“三哥,明儿你们还去捕鱼吗?”李瑾儿走到李茹儿旁边,顺着台阶坐下,目光望着水盆里的鱼脆生生地问道。

李茂则温和地看了一眼妹妹,见她气色确实比之前好多了,放下心来。

提及捕鱼,他清俊的双眉又皱了起来:“今早我跟大堂哥,二堂哥捕鱼时,看到村头李铁柱家,后村李狗蛋家都下水了,这会儿估计李家村不少村民都下江捞鱼去了,明天桂江有没有鱼,难说。”

李茹儿闻言,惊讶道:“可昨日分家时,大伯母还说桂江有鱼,囤粮不用发愁呢!那如果没鱼......”

剩下的话,李茹儿不敢说!如果没鱼了,那大伯家岂不是囤粮也困难了?

王氏冷笑道:“大嫂以为干旱结束囤粮就容易了,如今分了家,入冬以后还有的熬呢!”

李修颜原本计划明天问二哥李修颐再借渔网和儿子一起下江碰碰运气,如今一听这话,陷入了沉默。

本来以为大旱过去粮食会充裕起来,如今看来似乎一点没比之前好多少。

李瑾儿听到这,心凉了半截。

这简直是无解的节奏啊。家里又穷买不起粮食,地里种的粮食还没长成,唯一的希望桂江,鱼也很有可能被捞完了。

那还怎么搞??

“那接下来咋办呢?”李瑾儿这个从小锦衣玉食,没为吃发过愁,一心都扑在学习上的学霸,这下也懵圈了,忍不住喃喃出声。

回忆起刚穿过来时,肚子里的饥饿感,她一阵窒息。

“爹,我觉得眼下唯一的办法,只有用娘的镯子换钱去镇上买吃的了。之前因为不知道大旱要持续多久,十里镇很多商户都暂停了卖粮。外地的粮商因为多次在运粮途中被流民抢夺粮食,也都不敢再冒险过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十里镇看不到一个卖粮的。”

“如今干旱结束,那些有余粮的商户,必定会出来卖粮,虽然价格会比平时贵一点,但眼下,也只有这个法子了。”大儿子李茂则,小小年纪就展露了惊人的分析能力。

甚至在关键时刻比他爹李修颜更冷静果断。

李修颜皱眉思考了片刻,没说行,也没说不行。

王氏对丈夫在关键时刻的优柔寡断已经习惯了。丈夫什么都好,就是做事太犹豫。

“好了,就这样吧,明儿你与我去一趟镇上,看看现在粮食的价格,能尽早囤一些是一些。”王氏最后拍板定下。

李瑾儿:“......”

李瑾儿看出来了,这李茂则,绝对像她娘。

“明天可以先去桂江试试。”李修颜还是不死心。

王氏见他坚持,无奈叹口气:“那你就再去试一天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