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实在是太渴望知道这部分知识,身为老师,没有理由不为大家解惑。
“好吧,那么我们就简单的讲一下孔子的父亲。”
鼓掌!
鼓掌!!
鼓掌!!!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he),是鲁国的三虎将之一!”
学生:???
学生:要是这么说的话,孔子是将门之后啊,而且还是名将之后!
学生:但是最后,孔子成了大儒!!!
学生: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叛逆吧!!!
学生:这叫,如果当不好圣人,就要回家继承家业!
学生:我不想努力了,我也想继承家业,但我没有家业!
孔子:回家继承家业好可怕,宝宝不要回家,宝宝要自己奋斗,宝宝要以德服人!
“那么,孔子的父亲到底有多勇猛呢?”
“这就要从一场大战说起,这个大战,叫做【逼阳之战】。”
“《左转·襄公十年》中记载【晋荀偃(yan),士匄(gai),请伐逼阳】!”
“荀偃是人名,士匄也是人名。”
“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就是说,晋国的荀偃,士匄请求进攻逼阳国!”
【荀罃(ying)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
“荀罃说:打什么打呀!逼阳小而坚固,攻下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万一翻车了,再攻不下来,白被人家笑话,打什么打?不打!”
“但荀偃(yan)和士匄(gai)不同意啊,坚决要打!”
“所以,下一句就是【固请】!”
“打,一定要打,干就完事儿了!”
【丙寅,围之,弗克。】
“初九那天,他们包围了逼阳,然后啊,确实没打下!”
“那么,他们是怎么打输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
“【秦堇父】是个人名!”
“孟氏的家臣秦堇父,派人拉了一堆打架的装备抵达了战场,要打逼阳!”
“他们把‘大炮’都架在逼阳门口了,逼阳人是怎么应对的啊?”
【逼阳人启门!】
“逼阳人这时候,打开了城门!”
“别人来打你,你却打开城门欢迎,这一看就是有阴谋啊!”
“但是,对方不管这些,他们只知道,逼阳城门大开,这是拿下逼阳的大好机会!”
【诸侯之士门焉!】
“于是,诸侯的将士们,就逮着个机会,趁机进攻,想要一举拿下逼阳!”
“逼阳那边又是怎么做的啊?”
【县门发!】
“逼阳人啊,看到敌军进来了一些,突然把城门给放下来了!”
“他把城门给关了,把一部分敌军困在了城内!”
“这是要关门打狗的节奏啊!”
“这下坏了,情况大大的不妙啊!”
“就在这个时候,孔子的老爸,叔梁纥(he)出场了!”
【郰(zou)人纥(he)抉之以出门者!】
“只见圣人的老爹叔梁纥(he),双手举起城门,把进攻到城里的将士又给放出来了!”
学生:卧槽,双手举起城门?谁能给我科普一下,城门有多重?
学生:肯定比门闩重多了!!!
学生:这圣人父子,都对城门执念颇深啊,一个举城门,一个举城门的门闩,这什么癖好啊!
学生:你管人家什么癖好,人家能举起来,你能举起来吗?
学生:如果这样对比的话,突然觉得,孔子家的遗传基因也没有那么强大!
学生:孔子他老爹能举起城门,孔子只能举起门闩,这基因在退步啊!
学生:即使武力的基因退步一点儿,孔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打过的!
学生:孔子家的基因看似退步了,实际进步了!
学生:人家不仅拥有一般人打不过的武力值,还进化出了圣人的智慧,让原本的偏科生直接不偏科了,你敢说这是退步???
“在《孔子家语·本姓解》中记载,【令其人身长十尺,武力绝伦】!”严旭继续说道。
“这个身长十尺,说的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
“孔子身长九尺六,他爹直接十尺!”
学生:确认过眼神,这身高也是遗传的!
学生:圣人不愧是圣人,圣人家的遗传基因太强大了!
学生:不仅是将门之后,还遗传了两米二的大高个,和举门闩的武力值!
学生:羡慕这个词儿,臣妾都说倦了!!!
学生:(狗头)(狗头)(狗头)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吗?”
学生:“!!!”
学生:难道还有???
学生:过分了啊!!!
“《孔子家语·本姓解》中记载,【郰(zou)大夫虽父祖为士,然其先圣王之裔】!”
“意思就是,叔梁纥(he)其实是宋国国君的后代!”
“所以,咱们的孔子孔圣人,不仅仅是将门之后,他的身,还有王室的血统!”
严旭笑眯眯的继续说道。
听说,咱们班有的同学想拿自己的老爹跟孔子的老爹作比较???
学生:咳咳咳,我们没这么想!!!
是吧,王阳同学???
王阳:“……”
老师,我,我,我就随便儿说说,你别当真啊!!!
孔子老爹有点儿超乎想象的牛啊!
这正常人谁能比得过他啊!
刚刚他到底那根筋搭错了,竟然觉得他老爹可以跟孔子老爹比划比划???
听着教室内同学们传过来的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起哄声,王阳尴尬了!
“孔子一个儒者,君子动口不动手,拿着那么好的武者基因,真浪费。”王阳嘟嘟囔囔的吐槽道。
严旭当场哭笑不得,谁告诉你们儒家只动口不动手的啊???
“我发现同学们有一点儿误会儒家文化了。”严旭继续为同学们科普。
“很多人说,儒家太注重礼,缺少血性!”
“儒家怎么可能缺少血性呢???”
“儒者非懦者,儒家是很有脾气的。”
“儒家积极入世的这种性质,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礼记·檀弓》中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