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9:吃醋了(1 / 1)伊语涤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勒玛勒村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算是富庶之地。

相比其他村来说,这里挣钱发财的机会实在太多。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还能说的过去。

可因懒致贫,却实在不应该。

这两年,不少内地人身无分文来阿勒玛勒村打工挣钱。

没几年,他们的腰包都鼓鼓的,早没了当初的穷困潦倒和窘迫。

在阿勒玛勒村,真的是勤劳就能致富。

哪怕你每天拿着镰刀到路边荒地去割蒿子草,都能挣不少钱。

或者拿个破袋子沿着路边捡来往车辆的人扔下的饮料瓶,也能每天进账不少。

大家都回头看看,村里剩下的几个贫困户都是懒得油瓶倒了都不扶。

地区农行的工作人员曾给一个懒得出圈的贫困户送面粉、清油。

这个贫困户竟然厚颜无耻地提出要求:“下次,你们不要送面粉了,太麻烦了撒,把馕打好后再送来。”

气的农行的职工质问:“是不是要我把饭一口一口喂到你嘴里才行?”

那位贫困户早已厚颜无耻,已听不出好话和孬话来,回道:“不用你喂,你做好饭就行。”

气的地区农行前来扶贫的干部,扔下慰问品拂袖离去。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村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贫困户就是“只会索取,不懂得感恩”的主儿。

村长马军对村里仅剩的三位贫困户也很头疼。

作为村长,他深知思想观念的重要性。

阿勒玛勒村原有的21名贫困户。

这两年,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帮助下,18名贫困户都相继脱贫。

这18名贫困户只是在贫困户档案里没剔除,所以一直享受着贫困户的各种待遇。

马军明白,贫困户思想观念能发生变化,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如托乎塔尔,以前酗酒如命,提起他的名字,村里人无不摇头。

自从他的思想观念发生改变后,跟着骆滨一起干,早已脱贫。

从小四川的川疆百货出来,马军心里不痛快。

心里有股酸溜溜的味道。

他当村长也有些年头了,可在各族村民的威信还不如老农骆峰。

阿勒玛勒村,最早的老户也就四家,骆家、马家、艾力家和巴格达提家。

这四家在这小山村世居都有百年的历史。

艾力家的老院子早卖给小四川。

以前的四家,现如今还剩三家在村里。

马家的分支里,他马军以前还算是大户,自从大哥马明返乡后,他马军就显不出来了。

村里人都看到马明的儿子马春在村里盖起了高楼,对他大哥马明毕恭毕敬的。

马军心里很失落。

前些天,哥哥马明扔下一句话,“骆家老三当初开农机,可比马林差远了,要机子没机子,要人脉没人脉,要啥没啥,这么多年来,人家老三为啥发达了,产业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记得没错的话,那个叫李献的老板2000亩地最初是让马林犁地,为啥人后面不让马林干了?!这个马林呀,从小就喜欢沾点小便宜、耍点小心眼。开拖拉机犁地跟马春做生意一回事,干撒都讲个诚信撒子。”…

马军知道哥哥说的在理。

儿子马林随他了,鼠目寸光,又喜欢沾点蝇头小利。

马春相对于堂弟马林来说,做生意很精明,可在为人处世上就很大气。

这也是马春出去打拼多年能腰缠万贯回乡创业的原因。

马军怏怏不乐走在水泥路上,村民伊力亚斯喊住了他,“马村长,骆老三那儿说没,我放牧?”

马军一挑眉说:“说个球撒,张老汉病得现在都成贫困户了,先让他去。你不脱贫了嘛?”

伊力亚斯撅着嘴说:“冬天放牧,1500块,牌子的很,你说撒,就说撒啊。帮着说下的意思。”

马军斜了他一眼,“你自己找骆老三说撒,又不是不认识老三。”

伊力亚斯干笑一声说:“扶贫羊的事,老三肚子涨了生气了。”

大前年,骆滨给贫困户代管扶贫羊时,伊力亚斯是第一个起哄让贫困户不给代管费的。

马军没好气的抢白着,“你还知道人家肚子胀了,早干嘛去了?!”

伊力亚斯看着他的背影不甘心地说:“马村长,你面子大,帮忙撒,说撒。”

马军扭过脸对着伊力亚斯低吼,“额有个球面子!”

他怏怏不乐地离去,再没搭理站在路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伊力亚斯。

国庆节前,那孜古丽又带队来扶贫。

她一下车就被马军拉到村委会外的杨树下商量事。

马军把张老汉提出的要求原原本本告诉了那孜古丽,最后说:“那行长,骆老三那里,安排的贫困户太多了,我这个当村长的实在说不出口。”

那孜古丽一脸怀疑地看着他说:“村里不是还有几个种植大户嘛?有个叫杨贵的,为啥都要安排到骆滨那里呢?他的负担也挺重呀!”

马军说出了实情,“骆老三心好,冬天在他那里放牧的人,烧的煤炭都是骆老三管够,可着劲儿烧。有时候,骆老三宰杀马牛羊,还给他们分点。你也知道,骆老三再困难也不拖欠他们的工资。村里人都喜欢去他那里干活。”

那孜古丽沉默一会儿说:“我试试吧,你也嫑抱太大希望。”

慰问完村里的贫困户,其他职工留在贫困户家帮着清扫院落,或者帮着采摘院子里的蔬菜。

那孜古丽和马军乘坐着单位的车朝北山坡后面的玉米地驶去。

车子绕过北山坡,山脚下零散的房子冒着袅袅炊烟,那孜古丽的内心激动又忐忑不安。

她刚下车,一眼就看到骆滨的身影。

牛棚旁双手插袋而立的骆滨高瘦,穿着简朴,有种磊落的味道。

他正跟托乎塔尔说着话。

那孜古丽在发现骆滨的刹那,眼中的光突然灿烂,又随着抱着婴儿的斯琴的出现黯然下去。

骆滨没看见她,他的眼中现在只有斯琴,他的妻儿。

斯琴眼尖,一眼就看出从车子下来的那孜古丽。…

她双目直勾勾盯着骆滨,轻扯下嘴角说:“那孜古丽和马村长来了。”

“哦。”骆滨故作镇定地扭过脸望着车子旁的两个人影。

可感情细腻的斯琴仍觉察出,骆滨脸上出现极其罕见的心神不宁。

斯琴又深深瞥了眼不远处的那孜古丽,那孜古丽遥望着身边的男人。

斯琴的视线从那孜古丽身上收回,又意味深长地扫一眼跟那孜古丽遥遥相望的骆滨。

骆滨的双腿如同黏在地上一般纹丝不动,复杂难明的双目落在那孜古丽脸上。

斯琴心里不舒服,但很快释怀,罢了,自己已经拥有骆滨了,就没必要计较那么多的过往。

她轻叹一声,抱着点点迎上前去。

那孜古丽在马军的提醒下,跟着朝这边走来。

马军有点看好戏的样子,笑着低语道:“老三老婆来了。”

斯琴甜甜地笑着,老远对迎面而来的两人喊道:“马村长好,古丽姐姐好。”

那孜古丽迈着小碎步走上前,看着斯琴怀里的点点,欣喜地望着。

她小心翼翼地伸手抱,小家伙的眉眼、五官像极了骆滨。

“小家伙,告诉阿姨,你叫什么呀?”明知道半岁大的婴孩不会说话,那孜古丽仍温柔地逗弄着他。

几米开外的骆滨这才走过来,跟马军握下手,开起了玩笑,“马村长,又有啥指示?”

马军讪笑着,指指逗孩子的那孜古丽搪塞着,“那行长找你说件事,就是张老汉的事。”

骆滨已恢复了镇定,坦荡地望着抱孩子的那孜古丽,扬声问:“古丽,你找我啥事?”

那孜古丽生怕自己的声音吓着孩子,忙把点点送到斯琴怀里,低声道:“斯琴,我去跟骆滨说下张老汉的事,别吓着小宝宝。”

斯琴接过孩子,用下巴指指屋前的一棵果树下说:“古丽姐,你们去那儿说吧。”

那孜古丽朝骆滨走去,淡笑着看着神色自然的骆滨,“张老汉后天就出院了,他自己提出两件事,都跟你有关。”

几人走到果树下,坐在几张小凳上谈起了正事。

骆滨听说张老汉决定拿他的百十只羊按照市场价卖给他来顶医疗费,没有异议。

当他听说,张老汉非要跟他结对子,有些迟疑,为难道:“张老汉给我打工,就他那身体不可能了,他媳妇,哎,放羊还凑合,只会放羊,不知道添加饲料,你们就没瞧见,这十来天的功夫,张老汉那羊掉膘掉的,浑身的毛扎着,羊掉膘后再长膘不容易了。他媳妇来给我打工,工资开得跟白大爷、托乎塔尔他们一样高,他们嘴上不说啥,心里肯定有意见。开低了,我心里也不落忍。这不为难我吗?!”

那孜古丽公事公办道:“骆滨,这样,你这里先收留下张老汉两口子,他的情况,我回单位商量下,看能不能资助点。他媳妇的工资吗,你看着开吧,不能让你为难。你手下毕竟这么多打工的人,不能乱了你这里的规矩。”…

骆滨见那孜古丽都这样说了,低下头沉吟片刻,抬起头来说:“行,这样,我给张老汉媳妇开的工资,比托乎塔尔他们每月少200块钱,1300块钱一个月,你们看,行不?”

马军和那孜古丽对视一眼,忙说:“行,当然行了,实在太行了。”

那孜古丽说:“别1300块钱了,1000块钱就行了。他俩的米面油,我们单位来承担。”

他俩都知道就凭张老汉家的勺婆娘出去打工,别说1300块钱一个月,可能连300块钱都挣不上。

哪个老板会花钱请一个勺子傻子来打工。

骆滨每月开1300块钱,就是扶贫,这是等于收留张老汉夫妇俩了。

几人商量完其他事宜后,那孜古丽提出来让骆滨陪她在附近走走。

马军很识趣,说是去看看骆滨棚圈里的扶贫牛。

那孜古丽和骆滨慢悠悠朝北山坡走去。

俩人不知不觉来到当年经常来的芦苇荡旁。

芦苇荡旁的伊犁河支流,河面上成群结队的野鸭子成了深秋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河面上,上百只野鸭子结队栖息,时而戏水玩耍,时而打盹休憩,时而掠水飞翔,惬意地享受着阿勒玛勒村深秋的阳光。

阵阵秋风轻掠过草木,片片金黄的落叶飘飘洒洒地散落在伊犁河两岸,朵朵洁白芦花如飞雪般飘向天边的彩云,阿勒玛勒村的深秋飘然而至。

那孜古丽遥望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景色,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她淡笑着说:“物是人非,是不是说的就是咱俩?”

骆滨淡笑不语,凝视着俏丽妩媚的那孜古丽,思绪仿佛回到少年时期。

那孜古丽又笑道:“骆滨,斯琴是个好妻子,你儿子点点长得也很好。”

骆滨点头,轻轻嗯了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

那孜古丽知道,骆滨这发自肺腑的笑不是她带来的。

她苦涩地想,也许,自己给骆滨带来的,只是痛苦吧。

俩人旧地重游后,各自的心态都有了变化。

骆滨指着不远处的人影感慨道:“这两年,芦苇荡的美被外地人发现了,除了冬天,什么时候都会有人来这里游玩。”

那孜古丽眺望远处的风景,可能是临近国庆节假期的缘故,不同族别的人在河边嬉戏玩耍。

有戴着阿凡提帽子的维吾尔族,镂空花边白色帽子的回族和戴鸭舌帽的汉族。

不同族别的男男女女在这里游乐消遣。

俩人返回地里,马军跟司机海米提坐在果树下喝着沙拉泡的奶茶。

斯琴抱着儿子早已回家。

那孜古丽恋恋不舍地跟骆滨辞别。

骆滨本想在沙拉这里喝完奶茶再回家。

白大爷忙催促道:“老三,你赶紧回家吧,我看斯琴刚才回家时脸色不好。”

骆滨尴尬地笑笑,他猜测斯琴的醋坛子又打翻了,忙开着皮卡车赶回家。…

他走进门厅,换着拖鞋,就听到厨房有轻微的响动传来。

骆滨悄声走到厨房门口停下,盯着那个背影没再动。

这不就是自己渴望的场景嘛?!

静谧、动人,又温馨。

贤妻良母在家操持家务,他在外忙碌回家,闻到的就是饭香味。

斯琴在盛汤,手臂一下下地伸展,牵动她纤瘦的背影一下下晃动。

骆滨看着,慢悠悠走到她身后,伸手搂住了她的腰肢,“老婆,有你真好。”

斯琴停下所有动作,不回头,也不说话。

夫妻俩就这样拥着,舍不得分开。

骆滨把脸埋进斯琴肩窝处许久,才沙哑地说:“老婆,别吃醋,我跟那孜古丽没啥。你千万别瞎想,可别吃醋了。”

自小就爱骆滨爱得卑微的斯琴,耳根子很软,只要骆滨说点软话,心中的疙瘩就解开了。

她眨眨眼说:“为啥你看到她,眼睛都长在她身上了?”

骆滨沉默了一会儿,解释着,“你没发现吗?她又瘦了,怎么能瘦成这样呢?”

没等斯琴回话,他赶紧商量道:“老婆,张老汉家的羊,村委会出面跟我结账,按市场价卖给我,顶我给张老汉垫付的医疗费。张老汉俩口子一个身体快瘫了,一个脑子不够用,乡里和村里的意思,让他们住在咱家地里,跟着白大爷、托乎塔尔一起给咱放羊,我答应了,你觉得呢?”

善良的斯琴一脸赞同地说:“行,早上妈妈还说,张老汉老婆是个命苦的女人,能帮就帮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