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祗儿此言何意?”匮恒一听来了兴趣。
“这不嘛,娘亲与外祖父也许久未见了,再加上庐江郡地处扬州,距离徐州有千里之遥,外祖父虽然说身子骨儿尚且硬朗,可是人上了岁数儿,不服老可不行,年纪大了舟车劳顿是大忌,娘亲来回一趟花费的时间也太长了,再加上两个表兄年纪也不小了,不该说别处,到了徐州这一亩三分地儿,外甥给两位表兄谋个差使干干,倒也是容易些的。”司马祗拿出自己的理由,试图说服舅舅匮恒。
“话虽如此,但是故土难离啊。”匮恒所考虑的并不止如此,一旦庐江匮氏决定了举族搬迁到东海国来,那就意味着得放弃在庐江郡的一切,人脉,乡党,土地,祖宅。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哪怕这个地方是自己外甥的封国。庐江匮氏就算是再怎么是世族当中的清流,那也照样儿还是世族。
看着舅父匮恒一脸为难的样子儿,司马祗脑海之中突然灵光一现道:“舅父,我想起这么一个这种的方案,你看看行不行,要不让我二表兄先来徐州,我先给他谋一个差使干干,就当是提前练练手了,等到表兄差事办的好了,我在向朝廷举荐他。”
大晋现在的选官制度虽然是九品中正制,但是,像是朝廷的高官公卿们,还有出镇各州都督的宗室藩王们,都还是有着向中央举荐人才的权力的,只不过规模并不像是两汉时期那么的大而已。
再加上,不管是从司马祗的东海王的爵位这一方面儿来说,还是从司马祗的征东大将军和徐州都督的二品官职这一方面而来说,司马祗都是有着自辟僚属的权力的。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就比如说是,持节都督本来是军职,都带有将军或者是中郎将等军号的,其地位高低视军号而定,并按照军号设立军府,也就是开府仪同三司,所说的开府建牙,两汉又称作是“莫府”或者是“幕府”。就比如说是,司马祗是征东大将军,那么好,他的幕府就被称作是“征东府”。
幕僚有长史(大管家,也相当于参谋长)、司马(幕府军事二把手)、主薄、参军、丞、司功、功曹、行参军、从中侍郎、令史等。
大晋时期,都督也分为三等:都督诸州军事为上,监诸州军事为中,督诸州军事为下。另外,还有全国军事最高统帅的大都督和相当于京城卫戍司令的都督中外诸军事(并不是全国所有军队,仅仅只是局限于洛阳城的中军的宿卫军和牙门军)。都督均有节,以此用来表示朝廷赋予的权力,节又通过权限高低划分为四等,从低到高分别为:假节(只有在军事时期才可以斩杀触犯军令之人)、持节(在平时有权利诛杀无官位之人,在战时与使持节相同)、使持节(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平时,都拥有着能够诛杀两千石以下官员的权力)、假黄钺(又称之为是假节钺,专戮节将,为特殊情况,一般为权臣掌朝或者是重臣出征)。
可以说,两千石(四品)以下的官员,司马祗现在想杀谁,就杀谁,连个报告儿都不用和朝廷宝贝一声。但是,当然没有人会去傻到利用持节的权力去滥杀,比起来持节背后的权力,持节更大的作用是带来震慑,震慑属下。
然后,徐州军十五万,大晋军队编制一个军是一千五百人,也就是说徐州军有整整一百个军。司马祗的征东大将军和徐州都督下设各将军、校尉、都尉、护军、牙门将、骑督、长史、司马、司马督、千人督等。
“这倒也好。”匮恒点了点头道。显然也是深谙鸡蛋不能全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两头儿下注的道理。
“那好,等过几日,外甥便就修书一封,与我那九弟淮南王司马允司马钦度(司马允的表字)知会一声,让他对家里多加照顾一番。”司马祗说道。司马祗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今年十八岁,封镇军大将军,都督扬、江两州诸军事,手中大军二十五万,实力雄厚,远在掌握徐州十五万大军的东海王司马祗之上,再加上司马允食邑淮南郡、庐江郡两郡。庐江郡又是司马允封国淮南国的支郡,司马允要是想要关照关照庐江匮氏一下的话,也只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儿情罢了。
司马祗这个提议其实并不错,他那两个表兄匮昱和匮仲的为人,他还是清楚的,虽然不说是什么天纵之才,可却也不是什么只会吃喝玩乐儿的纨绔子弟,才能和品德,倒也能够称得上是中规中矩了。
庐江匮氏虽然在庐江郡本地小有名望,可是人丁并不兴旺,这是一个短板。
不过生育的问题,司马祗一个当外甥的,自然不可能会轻易置喙。
匮恒在宫中待了几日也便就走了,临走之前还叮嘱妹妹有空的时候回家看一看。
司马祗的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的户口在二十五年前的数据是二十一万,这还只是二十五年的官面儿上的人口,不包括二十五年以来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增长的人口,以及那些没上户口的黑户、兵户、佃户、匠户、乐户、部曲、奴婢,以及他们这二十五年以来增长的人口,等于这些人目前在东海国的户口簿上查无此人。
至于这些被吞掉的人去哪儿里了,司马祗就算是用屁股猜都能猜的出来,当然是在那里十恶不赦的世族手里面儿。
开玩笑,大晋人口绝对不可能只有三千五百万,在后世,大晋确实是因为五胡乱华的事情遭到不少诟病,但是那些评价也确实有失公允,内迁胡族早在两汉时期就有先例了好吗,河套地区也是曹老板丢掉的,单从这两点儿来看,五胡乱华其实是汉魏给晋朝挖的一个坑儿,只不过晋朝再跳到坑儿里了以后,还挺自觉的自己把土填上了。
至于得位不正,就更是笑话,放眼天朝历代王朝哪一个皇位来的一点儿让人挑不出来刺儿?就连号称得国最正者无过于汉朝、明朝两朝的开创者汉太祖孝高皇帝刘邦和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当时秦朝统治者和元朝统治者的眼里不照样儿也是逆贼嘛。
这一点而无法否认,倒也不是司马祗要强行为司马家洗白,说晋朝得位不正,就好像说隔壁魏国老曹家的皇位来路有多干净一样,不要说什么老曹家是白手起家,司马家是坐享其成的鬼话了。篡位就是篡位。但是好歹魏元帝曹奂退位之后司马炎也没亏待他,封他当了个大晋唯一的异姓藩王——陈留王,食邑陈留郡十县三万户,不比汉献帝刘协的那个什么山阳公强多了。
再说了,最一开始晋宣帝司马懿就没想跟曹老板混,是曹老板强行征辟司马懿的,虽然不知道司马懿是否有想要当表子又要立贞洁牌坊的想法,现在还无从得知。然后,像什么鹰视狼顾之相啊,什么三马同槽的迹象都已经表明了司马懿压根儿也就不是什么纯臣,曹老板居然都不杀,别说什么仅凭面相和睡梦杀人立不住脚,曹老板连吾好梦中杀人这种事儿都干得出来,凭借面相和睡梦杀个人怎么了,自己不斩草除根,赖我咯?
再说了,后期高平陵之变其实也是必然,司马懿明明都已经卸下权力,向曹爽服软儿了,结果曹爽却步步紧逼。司马家不仅仅只是为了自保,再加上司马家的那些党徒门生本来就不满于司马家失势,还有,真以为晋景帝司马师藏在北邙山之中的三千死士是想藏就藏的?开玩笑,那可是三千人,不是三十人,也不是三百人,北邙山又距离洛阳城那么近,要是想没有一点儿动静,不打草惊蛇,根本就做不到的,无异于痴人说梦,当然是有着朝中老臣高柔、蒋济之流帮忙打掩护,这说明什么,说明当时曹爽在朝中大肆安插自己亲信,导致朝中功勋元老儿们心生不满,是曹爽自己作的,这样一来,朝中老臣就都站在司马懿一边儿,司马懿本身就是历经魏武帝、魏文帝、魏明帝、齐王曹芳的四朝元老儿,在朝中威望本就不小,四朝元老儿和初出茅庐的小子儿,究竟选哪一个,也不用多说了吧,等于说司马家只是被推上前台了。
司马家在那时代表的可不仅仅只是自己的利益,还代表了依附于司马家的那些党徒门生、朝中元老儿和地方世族。
都是九品中正制捅出来的篓子啊。司马祗感叹道。九品不仅把官职高低划分为从高到低一至九品,还把人才根据才能品德以及家世背景划分为三六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上没有,实际上,九品官人法也只有八级,上中为最高。
虽然占田制和荫户是经过老爹晋武帝司马炎允准的,但是,最高的上中家中荫户不过十五户,门客食客也不过三人,但是还可以荫庇家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司马祗相信,他只要派藩军到这些世族们的府邸或者是田庄里一查,就铁定露馅儿了。
就连被评为中上的庐江匮氏,世族中的清流,司马祗的母族家中的荫户也绝对要比上中世族明文规定的十五户要多的多的多。在现在,家里有几百户荫户都算少的了,像什么琅琊王氏、东海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袁氏这样儿的顶级门阀世族,家中有着几千户荫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毫不夸张。
司马祗能忍吗?不能,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大大小小的世族们,少说也得有数十个之多,几百个也有可能,这些世族,若都是按照家中荫户几千户来算的话,这藏匿的人口估计都得比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目前的官面儿上的人口都得多,这么多的人不给司马祗交税。
大晋的分封制度和两汉不同,两汉诸侯国的赋税收上来之后,是全部都归诸侯王的,而大晋的分封制度是藩国的赋税收上来以后,王三分食一,什么意思呢,就是藩国收上来的赋税当中,把藩国收上来的赋税分成三份儿,其中的两份儿,也就是三分之二,是要上交朝廷,入国库的。剩下的一份儿,也就是三分之一,才是归藩王的,入藩国府库。
大晋十九周一百七十三个郡,大晋可能不在乎东海国四个郡的赋税,但是司马祗不能不在乎啊,他还得指着藩国赋税吃饭养兵呢,一年到头儿东海国收上来的赋税本来就没有多少,还得分成三份儿,其中的三分之一才归自己,虽然说东海国地跨徐州、扬州两州,同时也是天下少有的富庶膏腴之地。但是,你永远都猜不到司马祗到底有多穷,哎,目前也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司马祗哀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