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编户齐民(1 / 1)家乡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马祗发誓,要赶紧想出一个法子儿,来刮世族地皮,把世族藏匿的那些人口全都给弄出来才是正道,人多力量大嘛,司马祗现在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人,缺大量的人口,在乱世中,人口就是最大的财富。

人口能够创造财富,可以变成军队。司马祗还是挺期待的在彻底地编户齐民之后,自己的东海国藩军规模能够达到二十万的,到时候,上、中、下三个军可就不够了,司马祗要组建四个军,不,五个军!

西晋的人口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千六百万,东汉末年的官面儿人口是五千九百多万,再算上世族隐匿的那些人口,东汉的人口峰值是六千五百多万,光是世族就藏匿了六七百万的人口,

东汉末年虽然说饥荒、战乱交织,百姓四散逃离,军阀混战,但是也绝对不可能,三国时期魏国四百万人口、吴国二百万人口,蜀国九十万人口。六七千万的人口打得只剩下十分之一的六七百万的人口,说出来你信?反正司马祗是不信。

战国时期,七国并立,七国之间连年征伐不断,七国战争不比你三国战争更为激烈持久,三国战争满打满算从曹魏建立到东吴灭亡也不过是六十年一个甲子的时间,而七国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二百多年。

即便如此,到了秦朝建立的时候儿,秦朝还有着三千五百万的人口。更别提东汉时期的人口基数要比东周多了差不多一倍。

毕竟,三国真实人口应该是六百八十万一千户,三千七百九十八万六千人,将近三千八百万人口。

魏国三百零六万二千二百一十六户,两千零九十一万五千三百口,将近两千一百万的人口。

吴国二百四十四万六千三百六十七户,一千一百九十六万一千八百口,将近一千二百万的人口。

蜀国一百二十九万二千四百二十二户,五百一十万八千九百口。

根据三国末年州郡编户齐民,官面儿上的户口总共是一百四十七万三千户,七百六十七万两千口。

世家豪族荫户是二百九十四万六千户,一千五百三十四万四千口。

屯田制的屯户是九十八万六千户,八百四十九万。

兵户是八十三万二千户,三百五十二万七千口。

吏户是十九万七千户,九十八万五千口。

少数族户三十六万七千户,一百九十一万八千口。

总计六百八十万一千户,三千七百九十八万六千口。

由此可见,世家豪族家中藏匿的人口比官府编户齐民的官面儿上的人口还要多。

再加上兵户、吏户、少数族户、世家豪族家中藏匿的荫户是不入户籍的,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其实是有很大的水分的。

你可能无法想象,全国一大半儿的人口全部都是黑户儿是一种什么感觉。

大晋灭吴之后,经过太康盛世十年的休养生息,大晋的人口不说比东汉多,但是,四五千万的人口,应该还是有的吧。毕竟,到后来西晋灭亡,东晋十六国并起,南方人口稀少,但是那也有着两千万的,而北方连年战乱,到了北魏一统北方,正式进入南北朝的时候,北方也是有着三千五百万的人口的。

后来,隋朝建立,人口差不多五六千万。

所以说,西晋的人口绝对不可能只有一两千万,至于为什么官面儿人口对照实际人口差这么多,那么多的人口都去哪儿里了,这个,还得去问我大晋的世族们。

所以,大晋十九个州一百七十三个郡,除了像是什么平州、交州之类的边远州部人口不多只有几万户几十万人口,其他的州部几十万户几百万人口还是很正常的。除了那些小郡,其他的大郡,比如说是司马祗的封国东海国下辖四个郡:东海郡、泰山郡、临淮郡、广陵郡,有几十万的人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毕竟,东海郡、泰山郡、临淮郡以及广陵郡在两汉时期人口就不少。东海郡在汉朝时期人口高达一百五十六万,泰山郡人口也高达七十二万多,数量最高的临淮郡人口更是高达两百零三万,即使是人口最少的广陵郡也有四十二万。

司马祗现在手中的东海国封国藩军有十二万,不要以为很夸张,毕竟,自从老爹晋武帝司马炎裁撤州郡兵之后,宗室藩王们手中的封国藩军就已经成为了地方军队的主力了。

司马祗突然想出了一个法子。随后,马上动笔写了数十封邀请东海国四郡世家豪族来郯城有要事相商的邀请函。

接下来,就该下渔网,撒诱饵了。就等着鱼儿上钩儿了。

没过几天,郯城的百姓突然发现,原本还算平静的郯城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了,每隔几天就有几辆装潢华丽的马车驶入城内。前往郯城中央那座巍峨高大的东海王宫。

东海王宫的面积不小,足足有二点二五平方千米,换算成平方米是二百二十五万平方米。等于三点一二五个后世的北京故宫,也就是紫禁城。

你可能不相信,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朝历代王朝的宫殿面积其实是越来越小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祗区区一个晋朝的宗室藩王的王宫面积就要比后世的皇帝的皇宫面积还要大。

不过,宫殿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儿,说出来你也可能不信,司马祗经常在自己家里迷路。如果不是身边儿常跟着几个认路的内侍,司马祗直接就有可能来一个天为被,地为床。

司马祗甚至还考虑一下,等到哪天财政困难的时候,他尝试一下开放东海王宫开发迷宫项目。乍一看,其实也挺像东海龙宫的。东海王和东海龙王,不就差了那么一个字嘛。

也不知道,等到若干年后的后世,这里会不会成为像秦王宫一样的影视基地。还是会被农民起义化为一片废墟。

算了,想的那么远干什么,不过也只是庸人自扰罢了。司马祗自嘲笑道。

“大王,东海国四郡世族家主们都到齐了。”内侍道。

“知道了。”一身便装的司马祗淡淡地道:“来人啊,为孤更衣。”

之后,东海王宫平时用来廷议的大殿之中,大大小小各个世族的家主们都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声地道:“大王近日召集我等前来,到底是所为何事啊?”

随后,随着内侍的一声尖锐的唱报声道:“大王到!!!”在场众人的说话声立刻戛然而止。

这时,只见一个头戴九旒冕冠,身穿九章纹衮服,腰挎八面汉剑,脚穿赤舄,腰系革带、大带,两指宽的长长的红色天河带一直垂到胸口,用金丝绣着金龙的蔽膝显得精美无比的十八九岁的俊逸少年昂首阔步,器宇轩昂地走了进来。

“臣等叩见大王!!!”在场众人皆是躬身拜道。

这人自然就是先帝的第六子——东海王司马祗司马敬度了,同时也是先帝目前为止存活下来,没有早夭的最为年长的庶子,就连近两年来气焰正旺,年少气盛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使持节,担任卫将军、北军中候、加任侍中,代太子少傅楚王司马玮见到了东海王司马祗,那也是要乖乖的称呼一声兄长的。

不要以为东海王司马祗只是武帝的庶子就轻视他,他可是手握徐州兵权十五万大军的征东大将军。先帝遗存下来的十个儿子当中,当今陛下什么样子,就不用多说了吧,秦王司马柬,才能平庸,生性谨慎,再加上身体状况也不怎么好。因此,先帝的十个儿子里面儿,真正能够挑大梁的,其实正是这位一直深居后宫多年的东海王。至于楚王司马玮,年少气盛,性子还是太急躁了些。

“诸位免礼。”司马祗微微一笑道。

“谢大王。”众人起来。

“来人啊,为诸位家主们赐座。”司马祗笑道。

“孤此次召集诸位前来,是想要与诸位做一笔生意。”司马祗一边儿笑道,一边观察着在场众人的表情,只见自己未来的老丈人东海王氏的家主王雍不发一言,自顾自地坐在蒲垫上捋着胡子,显然是心中早已有数了。

“大王想要与我等做何生意?”东海陈氏的家主陈新问道。

“孤知道,诸位家中应该都有商队吧?”司马祗笑着道。

众人听闻,都是不约而同的点了一点头。

“那么,问题就该来了。商队过各大关隘收的关税钱也不少吧?”司马祗笑道。

众人纷纷点头。不管是大晋,还是其他王朝,都是农业社会,重农抑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哪怕是世族家里面儿的商队,在经过关隘的时候,也经常被那帮丘八**子们敲竹杠,偏偏他们还无能为力,俗话说得好啊,秀才遇着兵,即使是有理也说不清。但是,因为这点儿事儿闹起来又不值当的。

毕竟,身为世族,却是与小民争利,这事儿传出去本身也就不好听了,世族爱财,可更爱惜羽毛和名声。再加上这年头儿当兵的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又不是后世的军队,现在是太平年代,你跟他谈保家卫国,对不起,人家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这年头儿,当兵的就是为了混口饭吃,养家糊口,没点儿灰色收入根本就养不起家,就连背后带兵的都督也对此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久而久之,勒索敲诈过往商队都已经快要成为了当地关隘守军的副业了。

而那些商队背后的世族们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东海王氏却是一个例外,那些当兵的胆儿就是再大,谁敢敲国舅爷的竹杠?因此王雍一直神色平静。

“那大王的意思是?”下面儿有人问到。

“孤的手中呢,恰巧此时正有一些皇商名额,但是,诸位也知道,孤手下也没有商队,这些皇商名额放在手里,无疑是浪费了,所以,孤就想,不若送给诸位。”司马祗笑着道:“诸位也是知道的,皇商在过关隘的时候是不用交过路税的。”

“那,敢问大王,我等需要付出一些什么吗?”在座众人都不是傻子,恨不得都是插上一根儿尾巴那就是猴儿的主儿,自然不会傻到相信天上掉馅儿饼正好砸在他们头上的好事儿,当然也深谙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道理。

“孤也有些为难呢,诸位家里的荫户似乎有些太多了。”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有时候说话,点到即止就可以了。

经过一番拉锯战般地讨价还价之后,最后,双方敲定,使用皇商身份的商队时候所得,四六分账,司马祗得四,世族得六,然后,世族家中除了留下荫户制规定的数额之外,超出规定的,纷纷赐金放还,归入东海国户籍。

“赶快查查,现在东海国的户口有多少了?”司马祗猴儿急地道。

“启禀大王,据内史丞编户齐民,东海国四郡四十二县共四十二万八千四百户,三百八十五万五千六百口。征得藩军二十四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