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影在摔下去的时候,感受到了疼痛,便已经醒了。
高直拒绝了赵国派来的太医。
他不能让赵国人知道吴影是女扮男装,否则的话,与赵国的议谈将更不可能取得成果。
太庙历来是只有男性才能来的地方。
要是让赵国知道吴国派来了一个女人,并且还踏入了他们的太庙,必定认为是奇耻大辱。
“你千万不可多言。事已至此,只要皇上能平安归国,其他一切可谈。”高直叮嘱道。
如果以后吴国要拉出一个卖国贼泄愤,那就由他承担吧,高直打定了主意。
吴影现在才发现,个人能力的强弱,根本扭转不了当前的任何局面。
如果单打独斗,她也许能杀了赵国皇帝赵武,但是,她却根本没有靠近他的机会。
她原本以为,还能挟持赵武,以迫使赵国退兵解围呢。
看起来赵国也早料到了这点,防护得毫无破绽。
看起来,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了。
还是跟在高直后面,以他的意见为主吧。
赵国君臣又到大殿坐定。
“吴使,你看我赵军如何?”赵武得意道。
刚才高直他们脸上的惊惧与狼狈,他都收看在眼里。
“贵国军队确实威严。”高直不得不赞同道。
“哈哈哈…”赵武又高声笑道,吴使确实是怕了。
高直还在想着如何驳回赵武下的议谈条件,不顺从赵武的意愿,怕是也难以讨到好处。
但是,又割地又带巨额赔款,如果答应了这样的条件,以后吴国算是永远翻不了身了。
赵武自然是希望吴国永远翻不了身,这样他才能找机会不断地咬上吴国一口,直到吴国被蚕食殆尽。
但他也明白,吴国虽然新败,但是根基还未动摇,他开出这样的条件,就是等着吴国还价的。
万一吴使被吓呆了,一口价也不敢还就全部答应了,岂不美哉?
正在这时,八百里加急又送来军报。
赵武看罢,又大笑起来。
“我勇儿真是长大了,诸君请看。”赵武指着手中的军报笑道。
诸臣都静了下来,想要知道军报究竟写了些什么。
“勇儿来报,他已降吴卒十万之众,并全部坑杀之…哈哈哈…”赵武的笑声越来越小了,他现在才发现不对劲。
坑杀降卒?这不更是要激起吴国的反抗了?而且还要在历史中落下残暴的骂名。
群臣从安静中忽然暴出了讨论声。
“我没听错吧?十万?坑杀?”
“杀降?暴君所为啊!”
“若此次不能攻灭吴国,以后我国若败,降卒也将会被坑杀。”
吴赵两国,几百年间互相征伐,也互有胜负,可是从来没有故意杀过降卒。
不想,赵勇竟开此先例!
陶永年听到这话也愣住了,他眼直盯盯地望向赵武。
而赵武也正盯着他看,似乎在问,这难道不是你安排的吗?
陶永年急得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他是安排了,在议谈期间,战场上要多打胜仗,以此向吴国使臣施压。
可是,他没安排让人杀降卒啊。
吴赵两国相邻,也多有通婚,说不定被杀的人中也有赵人的亲属呢。
吴影听到赵武宣读了这个消息,又气血上涌,她恨不得上去将赵武撕成七八十块。
“暴君,你这暴君,终有一日,我要让你付出代价!”她在心里喊道,拳头也攥得紧紧的。脸色因悲愤也变得惨白。
高直听到这个消息后,他直直地跪了下去。
他当然不是因为害怕而跪赵武,他是悲痛于十万吴国子弟的惨死。
他脱下了帽子,从内衣中扯下了一条白布,绑在了头上。
吴影学着他的样子,也绑了块白布在头上。
赵武笑着笑着,便不再笑出声了。但是,赵勇是他的儿子,他也不会说自己的儿子做得不对。
他看着高直,内心也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吴国人。
打来打去,不就是为了要土地和人吗?
“外臣有不情之请,请陛下将这军报赐予外臣,以使亡魂回家。”高直请求道。
赵武没有讲话,摆了下手,让太监把军报递给高直。
高直接过军报,把军报用双手置于头顶,转身向殿门外走去。
“我吴国的子弟啊!亡魂归去兮,守社稷!亡魂归去兮,护国安!亡魂归去兮,可长眠!”高直边走边喊着。
待到殿外,高直祝祷了一会,将军报点燃,让它随风飘远了。
赵国的君臣们就在殿上看着。人类的悲哀是相通的,他们也暗暗为高直的招魂行为所感动。
如果是换成他们,敢不敢这样做呢?
吴影跟着高直出殿,她的心中充满了悲愤。
这悲愤没有一个出口,她觉得自己快要气炸了。
她想也不想,就对着旁边的一个军士踹了一脚。
然后从踹倒的军士身上夺取了弓箭。
事件发生得极快,但赵国的卫士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反应过来,把吴影围在了中央。
吴影望了望大殿,她绝无可能射得中赵武。
但事已至此,如果不射上一箭,又无法解释自己夺弓箭的原因。
倒很有可能被赵国认为是要行策皇帝。
一只鹰正在殿前的天空盘旋,等待猎物。
吴影一跃而起,把那只鹰当作赵武,狠狠地射出了一箭。
“我吴国还有可战之人!”在跃到最高点时,她大吼道。
赵国军士的长枪本欲刺出,但看到吴影只是射鹰,便都又缩了回去。
那只鹰扑通一声,栽到了地上。早有军士捡起,送到了大殿之中。
吴影弃掉弓箭,跪在地上,掩面大哭起来。
高直吓了一跳。
吴影行事如此鲁莽,要是赵皇加罪,他也是无可奈何了。
“好俊的身手,不想你们吴国还有如此之人。”待高直他们回到殿上,赵武对着被箭贯穿了的鹰说道。
“外臣属下鲁莽,还请陛下宽恕!”高直急忙求情道。
“似我这样的人,吴国还有千万。”吴影低沉着声音说道。
赵武也沉默了一会,看起来,吴国还可战,此言非虚。
哀兵必胜,若是吴国举国相抗,赵国也不一定能占到多少便宜。
看起来,还是不能逼迫太甚。
“吴国必须臣服赵国,以子事赵,去皇称王,新王必由我赵国任命才行,而且吴新王必须是旧王嫡子。若无嫡子,我赵可自定新王。其余割地赔款事项,由陶相与其议定后报朕。退朝。”
赵武一甩手,回到了后宫。折腾了大半天,他已经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