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章 茶罢楼(1 / 1)家住16楼的阿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庆民的办公室里,刘跃进和刘庆民两人站在窗户前抽烟。

“那小子算他走运,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正正好好及格。”刘跃进狠狠将烟头暗灭在窗台上。

“就不能想想办法,多扣他一分?”

“他那张数学卷子,填空题加上第一道解答题,正好全都做对了,想再多扣一分都挑不出毛病。”

刘庆民总觉得这事好像没那么简单,他眉头紧锁。

“表哥,你放心,他的水平差得远呢,想要考上大学门都没有。”

“真的吗?”

“真的。”

……

而另一边,蔡晓丽拿到试卷后也不解地问李成涛。

“这几道题你明明都教过我,为什么我都做对了,你却没有做对。”

“我故意的。”

“啊?你为什么,难道多考几分不好吗?”

“考那么多干嘛,我怕他们怀疑我,分数够及格就行了。”

李成涛嘴角微微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笑容。

……

三个月后,高考结束。

李成涛成为义利食品厂唯一考上大学的职工。

蔡晓丽没有考上,因为复习的时间太短,很多知识点她还不能够灵活运用。

吴芳芳也参加了这次的高考。

发榜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一起去看榜。

吴爸爸看到了李成涛的名字在榜单前列,“咦,这不是李成涛的名字吗?他、他怎么考了全市第十七名!”

“你看看你,你还说人家李成涛没出息呢。”吴妈妈责备道:“人家文化水平那么高,考了全市十七名,以后的前途可了不得了!”

不过幸运的是,吴芳芳也考上了,不久后她入读了某所师范大学。

……

发榜的这一天,李成涛甚至没有去看榜,因为他够自信。

果然没过多久,居委会的街道主任都亲自登门为他道喜。

他算是彻底在他们家这片出了名了。

老太太知道自己的儿子摇身一变成了大学生,乐得一天都没合上嘴。

李成涛也对这个成绩非常惊讶。

“这就十七名了吗?我可是有有大半张试卷没写呢。”

……

几天后,赵小军等人也上门祝贺李成涛考取大学。

李成涛去老莫餐厅请他们撮了一顿。

这顿饭也是他们的临别聚会,因为年底赵小军和他们当中的好几个都要入伍当兵了。

大家走的走散的散,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聚首。

不过李成涛告诉赵小军他们,自己往后会干一番大事业,要是赵小军他们复员回来了或是在部队混不下去了,就去他家找他。

众人也纷纷答应下来。

王振洲和另外几个人因为条件达不到征兵要求,所以没有办法进部队。

李成涛留了他们几个人的家庭地址。

并告诉王振洲等人,自己一年之后会带他们一起做一番大事业。

王振洲等人表示他们不会离开四九城,只要李成涛一声吩咐,他们这伙子人随叫随到。况且李成涛考上了大学,跟着大学生混准错不了。

而李成涛所期许的那一年,恰恰是改革开放的这一年。

……

李成涛填报的志愿是某法大学,所选择的专业是行政管理。

因为个人能力突出,他在上半学期就竞选上了学生会主席。

不过在之后的时间里,他并没有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学习上。

这一年的时间里,他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交朋友。

由于他为人慷慨,喜欢助人为乐,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他的接济。

除了结交寒门子弟之外,很多干部家庭出身的同学因为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私下里也都和他建立了很深厚的友情。

但正当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认为李成涛今后毕竟飞黄腾达的时候。

他却做了一个任何人都想不到的决定,主动退学!

……

没人任何人能够理解他的决定,放着好端端的大学不上,跑到胡同里跟韩春明合伙开了一间饭馆。

不过也得亏李成涛保密工作做得好,否则如果被他妈知道的话,一定会气得吐血。

李成涛心里清楚的很,对目前的他而言,在学校里再怎么努力,所能学习的知识也都是有限的。

而学习最终的目的,归根究底就是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创造社会价值。

如果等到毕业之后再从学校里出来,他就会错过这个机会。

而如果抓住这个机会,那就能趁着改革的东风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

饭馆的名字叫作“茶罢楼”,茶飘香、酒罢去、聚朋友、再回楼。

名字是韩春明的师父关老爷子取的,谁都轻易改不了。

一开始李成涛并不觉得有什么,但是当他真正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很不妥当。

只是一个家常的小饭馆而已,却取了一个这么不接地气的名字。

深褐色的匾额上印着“茶罢楼”这三个字,远远看上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卖茶叶罐子的店铺。

隔壁不远处还有一个饭馆,是原先二食堂私有化改革后建立的私人食堂,性质和饭馆一样。

人家的招牌打的就是“二食堂”三个字,门口还贴着大字报:

“菜量管够,童叟无欺。

招牌菜:红烧肥肠!”

那家饭馆的掌勺大厨刘洪昌师傅手艺远近闻名,堪称四九城的活招牌,以前二食堂还没私有化的时候,大家就都知道刘洪昌烧的肥肠是一绝,所以二食堂一对外供应之后,那客人自然是络绎不绝。

想要跟二食堂打擂台架,起一个“茶罢楼”这种附庸风雅的名字,说白了就是找死。

因而二食堂无论是名字,还是那两句广告语,都要绝对吊打茶罢楼。

就因为两个字:亲民。

这个年头,老百姓的文化程度又不高,人家出来吃饭肯定是谁家好吃、谁家便宜,去谁家。

茶罢楼这三个字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懂,就算看懂了也让人觉得没有食欲,自然也就没有客人会来吃饭。

所以李成涛提出的建议是,暂时先弃用茶罢楼这个名字,改一个接地气的名字,比如“喜庆饭馆”这种。

虽然土,但是路过的人一眼就看的明白,听着也吉利,自然就能把客人招到店里来。

不过韩春明和蔡晓丽都不赞成改名,两票大于一票。

于是李成涛的建议没有被才用。

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茶罢楼的实际营业情况门可罗雀。

李成涛意识到此时的韩春明尚不具备商业才能,毕竟他可不是电视剧中那个对韩春明言听计从的涛子了。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他决定另立门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