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2 一念之间,生死之隔(1 / 1)木子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轼一气呵成,丝毫没有觉得疲累。

盖上印章,一切完整起来。

待到书卷上的墨迹干透,易泽伸手将书卷收了起来。

这可是苏轼的墨宝,还是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流传后世怎么着也得是个国宝级的文物了。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墨宝,易泽起身辞别:“先生,我们四年之后再会。”

“四年之后……”

苏轼嘀咕一句,点了点头:“那到时候再与小友把酒言欢。”

把酒言欢吗?

易泽微微一笑。

或许那个时候的苏轼,已经没有这个心力了。

……

华夏上下五千年,能够留下名字的人有多少呢?

不仅能够留下名字,还能为大家所熟知的人物,又有多少?

五千年来,多少百姓在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多少英雄豪杰汲汲于名利。

又有多少人奋不顾身,求留名于后世。

但是大浪淘金,最终能够留下名字的人,却是极少数。

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下,埋葬的是累累白骨,隐去的是血腥事实。

唯有天资卓绝,才情艳艳之辈,方可于无数人之中脱颖而出,大放光芒。

奔腾不息的时光长河之下,是数不尽的白骨堆筑而成的河底。

历经岁月长河的冲刷,平凡之人化作沙粒,随波逐流。

从古至今,能让人一口就喊出名字的人,太少了。

即便是帝王将相,也大多陨灭在时光之中,能够让人念念不忘的,就那么几个。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洪武永乐,康乾麻子……

帝王之中能够脱口而出的,就这么几位。

这还是注定会留名于史书的皇帝。

换做是普通人,能够在史书上有那么一句话,就是名垂千古了。

大多数人都化作了一句百姓。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而在古今文人辈出,争相斗艳的时代之中,苏轼,凭借着一己之才学,同李白杜甫一般,享誉世界。

着实不简单。

面对这样的历史人物,易泽从心底里感受到了压力。

这是横压一个时代的天之骄子。

在他面前,九五至尊除了权力,一文不值。

这是超脱了生死界限,能扬名万世的人物。

但往往就是这份能够绝巅于世的才华,在很多时候,是难以为人所接纳的。

天下平庸之辈何其多也?

凭什么你一个人才华出众,留名万世?

而我们战战兢兢,操劳一生,最终却没有留下半点涟漪?

人心善妒,人性本恶。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一个人过于出众,又不够圆滑,就会显得,周围的人十分平庸。

苏轼就是如此。

少年成名,名动京都,即便仕途不顺,也依旧有盛名于天下。

这在许多人眼中,毫无疑问是最大的讽刺。

当他们抓到机会,能够将往日的天之骄子狠狠踩在脚下时,这些人往往会更加的卖力。

没有人会拒绝这种极致的快感。

就好比现代很多人心心念念期盼着明星落入风尘一般。

越是高贵的,就越要让他沉入泥泞;

越是天才的,就越要让他身败名裂。

从妒忌之中生长出来的罪恶之花,此刻开的正盛。

畸形的欲望,会带来难以承受的苦痛。

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

此时苏轼四十三岁,调任湖州知州。

远离朝堂的他,并没有想到现在朝堂上的风云变化。

新党占据优势,正在不遗余力的排挤异端。

党同伐异!

苏轼上任之后,按照惯例,是要书写一封谢表以示感谢皇帝天恩。

只不过文人笔下多惆怅,即便是这样的官样文章,苏轼也不可避免的在笔尖之下带入了几分感情。

带着个人色彩的《湖州谢表》被送入朝堂。

新党正愁找不着机会,眼见着这一份谢表之中蕴含着的丰富感情色彩,大喜过望。

“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讽刺朝政,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了。苏东坡啊苏东坡,你的死期到了!”

永远不要小看文人的笔和嘴。

这是天底下杀人最快的两样利器。

是非黑白,皆可颠倒。

其威力,不亚于十万军士。

更可怕的是,当一个派系的官员占据了朝堂之时,所引发的从众效应,让人惊心。

四十三岁的苏轼,之前赋诗作词不知多少。

文人赋诗作词,总爱在里面加上个人的意见看法,这是古已有之的事情。

苏轼也不例外,事实上,他也是一改五代浮华之文风,主张清新俊逸,有感而发。

因此,新党要找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太简单了。

就好比现在语文考试做阅读理解。

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怎么理解?

如果是学生这样写作文,老师肯定嗤之以鼻,只说是啰嗦累赘。

直接写我家门前有两棵枣树不就行了?

当然,鲁迅先生这样写自然有他的用意,只不过他不曾明说,因此后人也只能够连猜带蒙。

至于正不正确?

谁知道呢。

或许就是单纯的以先生自己的视角看过去,先看到了某某,再看到了某某。

硬要扯很多,也能够扯出来。

比如说:院子外边有两棵树,先说一棵是枣树,那么读者会以为院子外面有其它的东西,但是其实没有其它的,也还是枣树。体现了孤寂、单调的情感,还有对这种单调状况的无奈。渲染了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也引导了全文的主要氛围。

标准答案,能拿高分。

因此说来,一篇文章,在作者书写出来之后,它的含义,便脱离了作者本身。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还记得那一条眼中闪着诡异的光的鱼吗?

因此新党想要从苏轼曾经的文章之中断章取义,太简单不过了。

挑出几句,而后说他是这样的意思。

是对皇帝不忠,对社稷不满。

皇帝也是人,特别是宋朝的皇帝,没几个是贤明的主,大抵才能品行也就是个一般的水准。

所以,满朝文人,都在说苏轼的坏话,都在说苏轼如何如何,皇帝心里也慌。

别看皇帝龙袍加身,万人之上。

但是绝大多数皇帝,都没这样的魄力,去驳斥满朝官员。

不敢,也不能。

因此,苏轼上任三个月后,就被御史台的官吏逮捕,押解京师。

其中受到牵连者,达数十人。

这也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毫无疑问,这是小人的胜利。

……

“四年之后,好像就是乌台诗案了吧?”

“是啊,因为新党的小人行径,苏轼锒铛入狱,几经生死。”

“优秀的人总是会受到妒忌,就好比你们羡慕我的颜值一样。”

“啊呸,歪瓜裂枣,可敢报上名来?”

“谢邀,本人吴彦1祖!”

“彦祖你也看节目啊,我是胡1歌啊。”

“靠,两个臭不要脸的!”

画面之中,易泽越过篝火,继续往前走。

星月灿烂,光辉洒落世间,却留不住易泽的背影。

斗转星移,世间变化。

易泽没有停顿,直到一座监牢之前。

这里有着重兵把守,但同样无法阻挡易泽的步伐。

走进之后,监牢之中冰冷的环境,让观众心头为之一颤。

“我的天啊,这监牢怎么如此的真实?我感觉浑身直发冷。”

“阴暗潮湿,处处都透着衰败。”

“心疼东坡哥哥,这样的环境怎么熬下来的?”

“该死的新党,竟然把苏轼抓到这样的地方。”

牢狱之灾,无可避免的到来。

监牢之中,苏轼脸色有些灰败。

身上多了许多伤痕。

“天啊,还动刑了!”

“说好的刑不上士大夫呢?”

“心疼苏轼。”

此时苏轼的眼中有着些微的惊惧,以及对人生的怀疑。

他不清楚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误。

即便是受刑之时,他也只能一只念叨着那一句。

“我无罪!”

是啊,谁都知道苏轼并没有什么罪行。

但明眼人也都明白,皇帝的怒火已经被一群小人给挑拨起来。

有没有罪,很重要吗?

易泽站在监牢之外,看着里面有些颓废的苏轼。

“先生,你可知罪?”

一句话,苏轼抬起头颅,仔细的看了一眼。

“是你啊。”

苏轼挣扎着站了起来,踉踉跄跄的来到易泽面前。

眼神之中,有着哀伤。

但依旧坚定。

“我无罪!”

他的呼吸声有些急促,声音有些虚弱,但是意志依旧坚定。

就像是一头骄傲的凤凰,不肯地下自己的高傲的头颅。

“这就是文人风骨吗?”

“宁死不屈,宁折不弯,好样的!”

“硬骨头,这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画面之中,苏轼大睁着眼睛,死死盯着易泽,显得有几分倔强。

他的手扶着监牢的木栏杆,身体微微颤抖着。

“若是不认罪,就要死!”

眼见如此倔强的苏轼,易泽忽的开口。

生死之间,苏轼会作何选择?

这一句话,让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历朝历代,嘴上说着无惧生死的人太多了。

但是当真正面对生死之时,能够遵从从前志向的,还能有多少?

明末东林党领袖钱谦益,立志以身殉国,临死之时,一句“水太凉”成功留下千古骂名。

近代写下“不负1少1年头”的人,最终成了汉1奸走狗。

生死之间的事情,往往被人想的太过简单了。

观众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已经到了嗓子眼了。

他们好奇,他们也害怕。

若是苏轼真的服软了,无异于所有人梦想破碎。

“我的天,我现在好紧张啊!”

“苏轼会怎么选?”

“易泽太坏了,苏轼知道他是从未来来的,现在易泽一句话,毫无疑问就是判了苏轼死刑。”

画面之中,易泽话音落地之时,苏轼后退了两步。

眼中不可避免的闪过几分惊惧之色。

谁能说面对死亡无动于衷?

特备是一个才华横溢、有着大抱负的人而言。

“你是说,我会死?”

苏轼有些难以置信,但很快的又化作苦笑:“是啊,现在满朝官员都在期待着我死,皇帝也要让我死,我怎么可能活。”

“先生只要认罪,还能保全自身性命。”

易泽就像一个恶魔,不断地蛊惑着苏轼。

只要认罪,认了这莫须有的罪名,就能活。

你认不认?

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

一念之间,生死之隔!

观众的心都到了嗓子眼了。

“认罪了,就能活?”

苏轼沙哑的声音从监牢之中传了出来,有着莫名的颓废之色。

不少观众听到这句话,只觉得心脏一阵抽痛。

“苏轼也是人,没有人能够这么云淡风轻的面对生死的。”

“平心而论,如果面对这样的选择,我也会选择活。”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啊!”

“虽然知道这是剧本的安排,但我还是觉得易泽很坏!”

每一个观众都大睁着眼睛,不敢喘气。

哪怕隔着屏幕,他们也能够感受到那种痛楚。

“是的,认罪了就能活!”

易泽点点头,眼中闪着难明的色彩。

这是一次对苏轼的试探。

很卑鄙的试探。

不管是谁,在面对生死之时,都会有所犹豫。

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

这是本能,无法避免。

特别是在有了选择之后。

生与死,就会显得格外的难以抉择。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

紧张,不安的情绪越发浓厚。

监牢之内,苏轼听到了易泽那一句。

“认罪就能活!”

他没有怀疑什么。

眼前的人来自于九百多年后,必定是知道许多事情。

他抬眼看了看易泽,又看了看这阴暗潮湿的地牢。

他有些绝望,但也有着丝丝洒脱。

心中的挣扎并没有持续很久。

在面对生与死的抉择之间,苏轼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

他上前一步,深吸一口气,似乎是要鼓起全身的勇气。

不,或许不是勇气。

而是文人本身的那份风骨。

“我无罪!”

依旧是三个字,但是此刻这三个字的分量,却与之前完全不同。

一种是不知结局时的坚韧,还带有着些微的侥幸。

而第二种,则是明知必死之后,依旧坚韧不拔的勇气!

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观众原本应该平静下去的心脏,剧烈的跳动起来。

他们感觉到,心中某种东西,更加的坚固。

“苏轼牛逼!”

“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生死之前依旧保持本心!”

“一辈子都粉苏轼!”

“刚才我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现在终于是落下了!”

画面之中,苏轼的眼神逐渐的明亮起来。

当一个人勘破生死的障碍,一切问题都显得迎刃而解。

易泽表情有些微的复杂。

看着眼前露出洒脱之意的苏轼,他只有躬身一拜。

“先生高义,方才晚辈所言,不过是虚辞。”

苏轼张了张嘴,看着眼前的后辈,忽的一笑:“看来我也不必死了。”

“是的,先生最终能脱牢狱之灾。”

易泽点点头,脸上闪过几分神秘之色:“先生,可想知道是谁救了先生?”

“是谁?”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