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这种政策,那就是让农民捡钱呀,农民们都疯了,到处开垦荒地,要为子孙谋福,他们甚至背井离乡,组团去外地抢占土地。”
“所以,在朱元璋的洪武朝,掀起了炎黄历史一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迁移。”
“北方,形成了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
“而南方,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
“因此江西的人到处都有亲戚,人们才亲切的把江西人称为老表,就是因为几百年前,大家都是表亲。”
“你知道,这个政策,对当时有多大的影响吗?”
“它充分的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如此大力度的让利于民,造成了炎黄历史,史无前例的一次耕地大爆发,直接开垦除了1.2亿亩的耕地。”
“而洪武朝人口从大战后的凋零,直接暴增到了6000万。”
“要知道,西汉从战后重建到人口6000万,用了200年。”
“而唐朝用了100多年,直到唐玄宗时,才基本完成人口6000万,这可是经历了数个皇帝的努力。”
“而朱元璋,仅用了短短不到30年,直接从开国到鼎盛,一步到位!步子之大,不逊于隋炀帝。”
…………
诸天时空帝王们懵逼了。
1.2亿亩的耕地,6000万的人口!
别的王朝用数代的休养生息和发展,才能完成壮举,朱元璋竟然一个人走完了。
这步子之大,真是不逊于杨广了。
但关键的就是,人家没扯着淡,而且还成功了!
............
“为什么说朱元璋是最爱民如子的皇帝,那就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他的认知,和治理国家的角度跟别人都不一样。”
“我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朱元璋实行了一年的发地垦荒政策后,各地方纷纷发来喜报,说农民得到了大量的土地,经过了一年的休养生息后,一个个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
“农民感念皇恩,纷纷要求交赋税,感谢朱元璋的好政策!”
“我就想问,如果说,你们是皇帝的话,你们该怎么样来处理这件事情?”
“怎么样批阅奏折,来回复这些官吏呢?”
“朱元璋当时看到了这些奏章,直接大骂。”
“说:别他娘的扯淡了,你当农民都跟你们一样傻吗?”
“农民有了钱,自己盖个房子,娶个老婆,他不香吗?”
“我就从来没见过,要杆子交赋税的百姓,一个个,想要功绩是想疯了吗?”
“要是哪个官吏再敢胡说道,做面子工程,不认真的履行政策,全砍了!”
“当时就有官员,十分不解朱元璋的做法,朱元璋直接就来了一句:欺负谁没当过农民似的!”
“农民怎么想,朕能不知道?不少交就不错了,当时,朕都想着怎么给粮食里掺点砂石,或者能不能抢.....嗯,扯远了。”
“当时那个官员一脸的懵逼,这才想起来:朱元璋皇帝当久了,我都快忘了,你就是个农民!”
“最主要就是为了防止这些官吏假借皇命,强行征税!”
“还给农民说,本来皇帝要征他们五两税,是他们从中斡旋,只需要交三两就可以了,他们可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为农民隐瞒的。”
“当官吏拿到这三两的税,一两揣自己口袋,一两送给司打通关系,然后一两再交国库。”
“他们既能得到了,农民的赞扬,还发了财,又得到了司的赏识,还有了功绩可以升官,甚至还可以抹黑皇帝的名声。”
“这简直是,一箭五雕!”
“洪武大帝朱元璋,是炎黄历史,众多皇帝中,唯一一个,可以与秦始皇扳手腕的。”
咱们再来讲下最为人诟病的八股取士吧
“首先八股文,那是明宪宗成化年间,才出现的考试制度。”
“这都是被考古学者证实了的。”
“当时的朱元璋,只规定了考试的内容,是从四书五经来。”
“好吧,如果你硬要,八股文是朱元璋的,那么,这反而就是朱元璋的功业。”
“如果,你对八股文的认知,仅限于,把它当作束缚人思想的工具。”
“那么我就只能,你根本不懂教育以及考试!”
“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制度的文体,它非但不是历史的倒退,反而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对,八股文的确是文化的糟粕!”
“但用八股文考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八股文的各种缺点,却都变成了
优点。”
“因为古代考试的试卷,是文科的,所以,很难做到如理科一样,量化打分。”
“而八股文的这种,异常死板的文体,却最大限度的,解决量化打分的问题。它有严格的制式,非常清晰的就可以看出优劣。”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那个没有做到,就扣分,这简直太容易了,谁来都的这样判卷子。”
“从而大大避免了,考官因为个人喜好的主观因素,对试卷分数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这样量化打分,容易审阅和复查,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判卷环节的科举舞弊!”
“所以,这种糟粕的八股文,用在考试,却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这就是古人智慧。”
“所以,只有知道了考试的目的,才知道科举制,该往哪条路发展!”
“而作为大学校长的朱元璋,却是真正的把考试制度,推向了历史的巅峰!”
“所以,到现在为止,都没有能够突破,朱元璋所设置的考试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