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战争的主旋律永远是利益(1 / 1)昭昭白影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另一边,时间回拨到秋天,程远志围攻公孙康于营口。

他对辽东念念不忘是有原因的。

自秦朝统一中原,之后两千多年间,中原王朝从来没有完全征服过朝鲜半岛。

他要开这个先河。

当然,路要一步一步走,现阶段他的小目标还是平定辽东。

程远志深知,中原王朝无法征服朝鲜半岛,并不是因为半岛上的政权有多强,文化有多密不透风,也不是因为路途特别远。

而是因为三道天险。

只要想通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何公孙氏在原时空里能在辽东蹦跶五十年之久。

中原政权想要到达辽东及朝鲜半岛,是需要经过许多天险阻隔的,大致说来,可分为三重天险。

第一重是辽西走廊。辽西走廊夹在蒙古高原和渤海之间,长约四百里,宽约二十里,是中原通向关外的咽喉要道。

这条要道被称之为辽西走廊。

辽西走廊同时也是公孙康五万水军想要袭击河北大军,断绝粮道的关键所在。

最重要的是,四百里长的辽西走廊在汉末这个时期,是要比后世要难走许多倍的。

由于这个时代气候环境与后世不同,且辽东地区对此地建设不够,导致辽西走廊在夏秋雨水季节,长期处于泥泞状态,车马难行。使得大军通行和后勤保障成了难以解决的难题。

原时空里曹操北征乌桓时,因为乌桓把守着这条道导致军队无法前行,因此束手无策。最后想出了个法子,请田畴带路,从卢龙塞绕过辽西走廊,沿山路行军五百里到达柳城。

虽然之前扫荡乌桓时,程远志已经实控柳城,这条要道已经处于自己辖区境内,但危险性依然存在。

此道被断,就意味着柳城成为了孤城,四十万远征军粮道就断了。

第二重天险是辽水。

越过第一重天险后,进入下辽河平原,

汉代时期,辽水经常泛滥,因此被称之为“潦水”。在其常年冲刷下,辽水以西形成了东西宽约二百余里的大片沼泽,叫做辽泽,虽然后世因为环境气候变化,辽泽范围一直在缩小,但直到民国时期,因为大批移民闯关东,进行开发后才完全消失。

在眼下这个时代,辽泽就是无法逾越的天险。

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来回路上都经过了辽泽,为了通过这片区域,先后阎立德与长孙无忌在此地进行大规模填道造桥,大军才得以通行。

而且,辽泽并不止在这一带有沼泽,在辽水流入渤海的入海口,同样有大片沼泽相连,因此,大军通常只能选择从中间的辽隧渡过沼泽地。

公孙康自是对此心知肚明,于是在辽隧一带布置了数十里的围堑,并在此地与程远志僵持了一个多月,击退过多次汉军进攻。

程远志对此早有准备,四十万大军里,足有十万民夫及工程兵,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见泽填土,硬生生填出一条道路,杀奔襄平。

并最终将公孙康击败,围困于海滨之城。

而如果要继续往前征讨朝鲜半岛,接下来则要面临第三重天险。

越过襄平(辽阳)之后,便是连绵起伏的六百里山区地带,只有跋山涉水越过此地,才能到达平壤平原。

后世隋炀帝杨广数次东讨高句丽,最后一次征发了百万大军,其中有一半人是修桥开路的民夫。

虽然四十万主力部队一路连战连胜,但还是因为后勤问题导致粮尽,最后大败于乙支文德,四十万主力部队最后仅剩二千七百人逃回。

三十多年后,唐军东征高句丽时,沿途对曝尸荒野的隋军士兵,进行了大量掩埋。

李世民时期也曾三次大败高句丽,对其造成毁灭性打击,但都没能完成灭国,而且唐军的各方面损耗也极大,尤其是马匹。

即使是到了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入侵朝鲜,明朝派兵支援,也因为后勤问题导致大军迟迟无法完成集结及入朝作战。

由此可见这第三道天险之难越,这三道天险,便是阻碍中原文明向东扩展的最大绊脚石。

受限于条件和时间紧迫,程远志此次只命人打下辽东原来的三个郡,并没有往平壤平原进兵,只将公孙度下辖四郡掌控了三个,后续事务只能徐徐经营。

海滨之城营口。

到了这时,公孙康终于认识到大汉军是何等骁勇,程远志又是何等的天生帅才,他纵是依仗天险和水陆两军十五兵马,仍然是节节败退。

完全不是对手!

此刻,公孙康心头的后悔如辽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辽西走廊,他也的确派兵给掐断了,并期望因此守到大汉军队粮尽退兵。

但他失算了,大汉军队的粮道并没有断。

公孙康猜测,高原上一定还有另一条粮道,正源源不断地在往辽东运粮。

否则,这都小半年了,四十万汉军怎么可能还有粮食?

怪不得父亲临终前,反复叮嘱他,万万不可招惹河北军,不可招惹袁射。辽东这区区十万骑兵和五万水军,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为今之计,只有召回水军,弃城退入渤海,另寻好地存身。

想要再盘踞北方是不可能了,一眼望去全是大汉的地盘。

即使局面如此被动,公孙康仍有退路,还有两处地方可去。

现在的问题在于,是东去征服马、韩三国,还是直接去琉球群岛(日本)。

东去马、韩的话,大汉军队会不会追着他往死里打?

这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否则去了那里也是白跑一趟,空为他人做了嫁衣。

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汉军,公孙康暗道:

“我应该派个使者,去探一探大汉丞相的口风,看看他都有什么条件。”

“为了一个使者,不至于这么凶。”

“一切东西都是可以谈的,如果不可以谈,那只能说明给得条件不够丰厚。”

想到这里,公孙康豁然开朗,叫来一个亲信,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

使者连连点头,下城而去。

……

程远志接见了公孙康的使者,双方经过数轮谈判,很快便达成了一致。

公孙康在付出了三十艘连舫战舰外加一万水军后,换取了带方郡(原高句丽国属地),以及程远志永不加攻的承诺。

说是谈判,其实也就是任由程远志狮子大开口,公孙康方面拼命杀价而已。

如今辽东军全面落入下风,只剩下营口一个海滨城市,哪还有谈判的筹码?

如果谈不拢,对程远志来说不过是得不到水军和大船,于大局无碍;但对公孙康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局面。

谈不拢,就只能逃命海外了。

故土难离,公孙康实在不想去琉球群岛那种蛮荒之地。

高句丽那地方还行,勉强凑活。

双方谈判达成后,汉军便撤去围城士兵,任由公孙康自行离去。

公孙康却并没有从旱路走,他在留下三十嗖大船和一万水军后,从水路离开了辽东,率领近百艘巨船,浩浩荡荡往东驶入大海,消失在海天相接之处。

……

程远志将辽东诸事,及三郡官员、守军安排完毕后,于建安九年冬天,班师回京。

没有屠城,没有迁移百姓入关,也没有对公孙康穷追猛打。

班师回邺那天,三十万大军旌旗遮天蔽日,长枪如林万马齐嘶,浩浩荡荡离开辽东。

至年关将近,方才回到邺城,各归驻地休整。

邺城,丞相府,大开宴席。

河北文武齐聚一堂,庆祝丞相得胜归来。

北境既平,接下来就是畅想如何平定江南的事宜了。

一想到这,众文武便是热血沸腾,豪情万丈。都觉得跟着这个主公有前途。

说不定还能青史留个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