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兵部尚书余子俊(1 / 1)陆家小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听要摘帽子,三人才觉得事情大条了,另一个人说道“此事,我是吩咐了杭州知府直接办的,怎么出事了呢?下面报上来不是说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了么,没有出什么纰漏啊?”

万安听了此人的话道“那杭州知府是个什么货色?照计划行事?照计划个屁,让他找个替罪羊,他竟然找了个孩子,来问问你们,一个九岁的孩子,现在给他扣上一个内外勾结,引倭寇入城屠杀的罪名,你信吗?”

九岁?孩子?什么玩意儿,这些东西在下面报上来的信息中可丝毫没有体现啊。

此人继续说道“可是,可是,来信中不是说,此人私自开设什么戏园子,还逼迫了不少商户,与民争利啊,这不都是查有实据,还有证人的吗?这跟孩子有什么关系?”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万安不耐烦的说道。

此人接话道“我立刻派人去查”

万安愤愤的说道“我在陛下那里保证三天出结果,你自己看着办吧,要是办不好,到时候咱们都要遭难。”

“下官这就去办。”说着三个人都急匆匆的离开了,这时候谁也不是顾礼仪的时候。

接着三顶轿子又和来时一样出了万府后门,只是这次轿夫的步子明显快了很多。然后,有三道身影,远远的跟着离去了。一个时辰后,那三道人影出现在了东厂衙门。

接着半个时辰后,朱佑樘身边的那个太监从御书房外走了进来“陛下,东厂的探子来报,说是刚才万安回去后,内阁辅臣尹直、彭华和徐溥家的轿子就去了万府,离开的时候比较匆忙。”

朱佑樘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然后继续看着手中的奏章。朱佑樘算是历代皇帝里面最勤快的那种了,虽说在位期间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大事,也没有回遭人骂名的什么糗事。这对于百姓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至少可以度日,当然这都是史书记载,具体实事如何,无人可知。

过了一会儿朱佑樘说道“余子俊那边怎么样了?”

这里说道的余子俊就是之前的兵部尚书,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作为兵部尚书,应该是站在武官这一边的,可是,这却是一个文官的官职。这就因为当前的行事很难做人了。

而余子俊算是一个不错的人了,虽然是一个文人,但是算是文人里少数的做实事的人了。

在这里科普一下这位兵部尚书的简单事迹。

余子俊(1429~1489年),字士英,青神(属今四川省)人。余子俊于景泰二年(1451)举进士,授户部主事,进员外郎。在户部十年,以廉洁、干练著称。

天顺初年(1457),知西安府(今陕西西安市),在任六年。他刚到任时,遇到年馑,就当机立断开仓,用十万石粮食赈贷,让受贷者分期偿还,百姓既得以救济免为饿殍,官府也不受损失。那时,西安水质含碱性苦涩,而龙首渠废弃已久,有人建议凿渠引城西皂河之水流入西安。

时日一久,因无处泄注而水溢,眼见西安城垣将遭损坏,余子俊动员百姓在城西北方开新渠排水,使丈八沟水经汉城流贯全城,然后注入渭水,避免了损失。当时人们为感谢余子俊的德政,命名为“余公渠”。

都御史项忠将其治绩上报,得到朝廷嘉奖。成化初年(1465)提升余子俊为陕西右参政,督三边军务。在任一年多后,升为右布政使,成化六年(1470),转为左布政使,调浙江。半年后,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按延绥。成化七年,余子俊将治所由陕西绥德移至榆林,增卫益兵、拓城,置攻守器械,榆林就成为重镇。

余子俊详细观察边防地势,每天徒步数十里进行勘察,熟悉了该地区的地形以后向朝廷上疏,沿着边境建墙筑堡作为边界线。每隔三里筑敌台崖砦以便巡警,如此连绵相接以成边墙(长城)。又在中空处加筑短墙,横一、斜二如偃月状的建筑物以侦察敌人,为防御敌人的射击。他的上疏,得到宪宗的赞赏,付诸实施。

东起清水营的紫城砦(今陕西府谷县西北),西抵宁夏花马池(今宁夏盐池),长达1770里,凿崖筑墙,其下掘堑,连续不断。共筑城堡12座,壕墙崖砦819个,小墩78个,边墩15个。这项工程,以四万役军投入劳动,不到三个月时间就全部竣工。他又调定边、安边两营移到边城附近一面防守,一面就近耕种。

此外,他还将缉拿的逃兵及谪戍的南方人员的子孙迁到边城防守、耕种。并将边区内荒地开垦为屯田,每年收获粮食六万多石,为国家节省了大笔军粮费用。

余子俊还在延绥设立武学,以培训其优秀子弟,深得当地军民拥护。驻军中的大小器具一应俱全,军士都能安心驻守。他还按不同季节派人向军士教导种植瓜果蔬菜技艺,并常亲自前往巡视。在余子俊的精心规划下,军民都能安心耕种、放牧,也加强了防守工作。

使那些常来骚扰的蒙古贵族相顾失色,他们经过城下时只能忿忿地咬指头,再也不敢进城来侵扰了。

余子俊的卓越政绩传到朝廷后,成化十二年(1476)升右都御史,调为陕西巡抚。他采取了消弭盗贼,安定民生的措施。当时泾阳有个旧堰,不利于灌溉,多次修凿,不久又损坏。余子俊动员百姓在泾阳凿山引水,灌溉田地千余顷。

又凿南山水道,直抵汉中,也便利沿途行旅客商。他任西安知府及陕西巡抚时,将学校和公署旧房修葺一新,并发展教育事业。他又奏请朝廷,将岷、河、洮三卫戍一万多人守南方,使之回归本土,又将南北易地戍边的六千多兵丁调回本土戍守、耕种,百姓无不感恩戴德。他任延绥巡抚时,曾与朱永、许宁击败进犯榆林的蒙古贵族而立战功。

余子俊一直在试图平衡文官和武官之间的微妙平衡,但是始终无用,于是,只有埋头干自己的,反正自己也到了这个位置了,没什么好怕的了,哪怕是内阁学士要动他,也不容易。

朱佑樘就是看到了余子俊在做实事所以,对于他凡是和稀泥的态度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现在朱佑樘需要的是支持自己的实干家,要敢于怼文官的文人,所以,余子俊明显不合适了,所以,现在就比较尴尬了,朱佑樘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你亲自去,跟曹怀安说。。。。。。”朱佑樘吩咐道

“是,奴婢这就去了。”太监说着就快步走了出去。

待太监离开后,朱佑樘缓缓的站了起来,幼年时的遭遇,让他从小腿脚就被寒气侵入,以至于,身子一直不怎么舒服。

走到御书房门边,朱佑樘呆呆看着天空入神,朕是天子,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事,都那么的无奈,老天是否可以给我一点提示,我改怎么办呢?

想着想着,天空忽然划过一道闪电,然后就是倾盆大雨。闪电惊醒了呆呆出神的朱佑樘,这就是你给朕的提示吗?是啊,该洗洗了。

这一次,朕会让他们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