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漕运(1 / 1)陆家小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此同时,在北平前往杭州府的内河上航行着一艘船,船只经过一个渡口的时候,渡口的士兵拦停了船只,过往船只,停下受检,这是漕运的惯例。同时也是下面的人盘剥的一道坎。

本来走水路运送货物,会比走陆路的要节省很多费用,马匹和人工,饲料还有食物,都在节省的范围内。可是每过一个州府县都会有一个渡口,需要过往的船只接受检查。

介于古代外出都需要地方官府开具路引,从哪里出发,途径哪里,到哪里去,都要报备。这种严格的制度,也是极好的管理了人口的流动。

但是同样也对百姓带去了很多麻烦,开路引的时候被小吏为难,要多出几个孝敬钱。每过一个州府县都要去勘核路引,也要出几个孝敬钱。所以,没钱根本出不了门。

漕运虽然是国家开发用来运输国需粮食,食盐等物品的。但是,不少商人也会走漕运,一些急着赶路的,也会走漕运,水路在古代就相当于现在的高铁,可以日夜兼程不用停,速度还不慢,所以基本是陆路的三倍左右速度。

走漕运的人多了,时间一久制度松了,于是每一道检查的口子,就成了收孝敬钱的了。看你货物多的,就多收一些,这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即使走陆路有不小的几率会遇上山贼,还是有那么多商人选择走更慢,成本更高的陆路,因为,水路上每个口子都是山贼。

当然如果你有靠山,那就是另当别论了。所以,在古代,没有钱,是出不了远门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寒门举子进京赶考需要备足盘缠的原因。

在这里科普一下漕运。

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措施。用今天的话来说,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这种粮食称漕粮,漕粮的运输称漕运,方式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狭义的漕运仅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的河运而言。

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汉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联结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奠定了后世大运河的基础。

唐、宋、元、明、清历代均重视漕运,为此,疏通了南粮北调所需的网道,建立了漕运仓储制度。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随商品经济发展,漕运已非必需,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历代漕运保证了京师和北方军民所需粮食,有利于国家统一,并因运粮兼带商货,有利于沟通南北经济和商品流通;但它又是人民的一项沉重负担,运费代价过高,尤以漕运徭役,征发既众,服役又长,以至失误农时,故亦有众多弊端。

现如今的京杭大运河就是古代漕运的产物。南起杭州,北至北京,途径湖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淮安,徐州,济宁,聊城,临清,德州,沧州,天津,通州。

视线转回船上,只见船头站着两个身影,其中一人对着一个身影说道“大人,这里是湖州府的码头,过了这儿,前头就是杭州府了”

那个身影点头说道“嗯,很好,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杭州府,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要把大人交代的事情办好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前面的渡口有人喊道“前方船只停下受检。”

船只减缓速度靠了过去,然后一个士兵双脚一曲轻松的跳上了船“船上运的是什么呀,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只见刚才跟那个大人说话的人上前两步,直接掏出一个信封,然后从信封里抽出一张纸“这是阁老府的船,这是阁老的亲笔信,你要看看吗?”

士兵闻言,立刻吓得脸色突变“不用,不用,大人请”说完就转身跳上了岸,脚一滑差点就掉水里了,还好岸上的另一个士兵拉了他一把。

另一个士兵没听见刚才两人的对话,还有些鄙夷的说道“瞧你毛毛躁躁的样子,要不是我拉你一把,你就游水去了,怎么了?要了多少好处?明儿个下值了,我还想去怡翠楼找小红呢。诶,我说你,怎么脚哆嗦啊,你倒是说话啊。”

那个士兵有些魂不守舍的说道“阁老,阁老府的,快,快放行”

“啥阁老,我还你老呢。。。。。。啊。。。。阁老府的。我去开闸”说着就跑去开闸门了。

只见船只远远地消失在水面,这会儿那个士兵才说道“你刚才怎么不早说是阁老府的船,差点就要冲撞了人家。”

另一个士兵苦笑一下道“我也想来着,这不吓着了么,平时这来往能有个知府已经算是顶天了,谁知道今儿个碰到个阁老,这阁老也是,行船也不挂个幡子写一下,那样的话,咋们老远就开闸了。弄得我还以为是哪来的商贩,还想着赚一笔,哎~”

半个时辰后,这艘船已经靠在了杭州府的码头,船上只有几个船家打扮的人在整理。

岸上,一队人影借着傍晚暗黑的天色消失在杭州府城的方向。

而在杭州府的知府狱中,正上演着搞笑的一幕。

“你有多少钱?”

“不知道。”

“你有多少钱你会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我不管钱”

“哼,别以为你是孩子,我就不敢下手,来人呐,给我上夹板”

“别别别,我真不知道我有多少钱”

“呵,你还来劲儿了,那我就当做你真不知道你有多少钱,那我问你,你把钱都放在哪儿了?”

“我赚的钱,除了交税,还有开工钱,然后剩下的都上交了”

“上交了?交给谁了?”

“跟你说实话吧,城南剧院这么大个场子,您觉得是我一个孩子能搞得起来的吗?我上面是有大人物的,只是不方便出面罢了,你懂的。”

“我懂得?我懂个屁,别以为我好骗,也不知道你走了什么狗屎运,混了个锦衣卫的身份,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底细,你就是一个乡下来的傻小子,赶巧了救了锦衣卫千户陈正林,这才入了锦衣卫。

不过,你小子倒是有点头脑,竟然开了个城南剧院,生意真不错,可谓是日进斗金啊。你也别抵赖,你手底下哪些个人,我抓了不少,硬骨头的是有几个,不过人嘛,总是会有害怕的时候,你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你现在还敢骗我说有大人物?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非得我用点手段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