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无话,第二天使团继续感觉,大家都想回家过年,所以都归心似箭,并不觉得苦。
离家几月,高顺不知朝廷的状况,但按照父子俩之前的谋划,高长恭应该已经开始行动了。
借着清洗奸佞的机会,高长恭在朝中安插了不少自己的人手,同时还收买了不少将领。
其中最关键的人物,就是禁军统领库狄伏连,和禁军侍卫北齐第一杀手刘桃枝。
在这个过程中,赵五本立了大功,同为杀手出身的他,很快就和刘桃枝打成一片,并且赠与他钱财美人,刘桃枝便投在了高长恭门下。
在这个年代,所谓的忠诚都是靠不住的,但兰陵王的威信的确很大,足以震慑一些人。
掌控了这两个人,高长恭就等于掌控了禁军,但光有这些还不够,斛律光手里还有不少军队。
军政两边双管齐下,赵彦深也是有心无力,至于其他宗室大臣,宗室只顾享乐,大臣只顾自保,没人敢出头。
武平二年,腊月二十九,高顺终于回到了邺城。
城门之前,没有人来迎接,因为他的身份,让很多人认为这是一场阴谋。
而陈国的态度,让很多人觉得可笑,哪怕对外宣称他是兰陵世子,却没有人真把他当回事。
高顺从马车上下来,凛冽地寒风让他忍不住收了收衣服,看到一如既往的城门,高顺心里有些失落。
然而就在他打算上车进城时,一道身影突然映入他的眼帘,让他的瞳孔不由得一缩。
是她!
高顺心里疑惑,觉得自己应该是看错了,她现在应该在宫里才对,怎么可能在这里。
然而没等他确定,只见那道身影向他跑来,一身深色的麻衣让她显得有些臃肿,在寒风中却有些摇摆不定。
真的是她!
片刻间高顺就看清了那人,正是那个没见过几面的姑娘,也不知是因为天冷还是跑步的缘故,她的小脸红红的,发丝凌乱地跑到他身前。
“公,公子……”
冯小怜气喘吁吁地看着高顺,高顺也有些不可置信地看着她,看她有些狼狈的样子,高顺忍不住轻抚她凌乱地发丝。
“你,怎么在这里。”
“奴,奴婢来接公子的。”
“哦?你不是在皇宫里么,怎么会来接我?”
冯小怜闻言低下头,小声说道:“奴婢现在已经是公子府上的婢女了。”
“嗯?”
高顺一脸错愕,心说冯小怜怎么跑到他家里来了,这时冯小怜解释道:“是王爷把奴婢从北宫中接出,专门侍奉公子的。”
竟然是高长恭!
不过想想高长恭的风流,这样的安排也不奇怪,在他看来高顺已经长大了,可以有女人了。
“看你这冻的,快跟我上车。”
高顺很快恢复了平静,怜惜地拉住冯小怜的手,冰凉的小手让他都有些握不住,也不知她是怎么忍受的。
二人上了车,高顺给她喝了点水,冯小怜继续说道:“本来夫人也要来的,可是天实在太冷了,夫人身子骨弱,于是就派奴婢来了。”
高顺闻言点头,赵氏不来他也不怪她,因为天气实在太冷了,高顺这一路已经适应了。
马车进城后路就好走多了,冯小怜给高顺讲了她的事,高顺听了也是一阵无语,这个胡太后也真是极品。
回到了府上,赵氏在小荷的搀扶下在门口翘望,见到高顺下来,脸上立刻露出笑容。
“儿啊,你可回来了!”
高顺见到赵氏,心里也感觉温暖,躬身行礼道:“孩儿见过阿母,阿母进来可安好。”
“好,好,我儿快进来,外面冷。”
打过招呼后,高顺随赵氏进了屋子,让他意外的是高长恭也在,高顺赶紧下跪行礼。
“孩儿拜见阿父。”
高长恭坐在正中,对高顺点了点头,示意高顺起来,表情有些严肃,让所有人都不敢说话。
“你刚回来,本应好好休息,但你毕竟是我齐国使臣,所以还是要以国事为先。”
高顺闻言赶紧躬身称是,高长恭则起身进了书房,高顺跟在后面,让赵氏去准备吃的。
父子二人进了书房,高长恭的表情缓和一些,二人坐在火盆前,高长恭问道:“一路之上,没遇到什么危险吧。”
高顺摇了摇头:“没有,这冰天雪地的,强盗都不愿意出来。”
高长恭微微颔首,继续道:“你可知道,你暴露了兰陵笑笑生的身份,在朝廷里引起多少轩然大波!”
高顺闻言不介意地一笑:“一个名字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哪怕我是您的儿子,他们又能说什么。”
“这倒也是。”高长恭坐直了身子,伸展一下身体继续说道:“如今朝廷之上,的确是为父我说的算,可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没什么大用。”
高顺听出他的意思,知道高长恭是觉得所谓的权利,好像没什么用处,除了能享受以外,什么都做不了,处处受掣肘。
“看来阿父已经看出了关键,想我齐国疆域虽然不大,却也不小,那么多州郡,表面上受制于朝廷,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
就拿海陵郡为例,入冬以来百姓忍饥受饿,官府却坐视不理,而朝廷更是顾若惘闻,如此下去,岂有不亡国之理。”
高长恭闻言抬头看向高顺,高顺坦诚地与之对视,片刻高长恭开口道:“看来你这次出使,也不算一无所获。”
高顺闻言撇嘴,心说你还是不相信我啊,这可不好。
“阿父此言差矣,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孩儿此次出使,虽然有些不顺,可也并不是没有收获。
而且陈国已经同意了结盟,只是提出的条件需要商榷,如果让那些大臣知道,一定会拒绝,孩儿这才没有声张。”
“哦?”高长恭惊讶一声:“那陈国提出了什么条件?”
“两淮之地。”
高顺说完,高长恭也是一阵沉默,不用那些大臣,就算他也是不会答应的,毕竟那是用将士鲜血换来的,这一点他最看中。
“阿父不必惊讶,其实这未必是坏事,陈国既然提出了条件,那么我们就可以还价。
他要土地肯定是不行的,其他的还可以商量,总之我们就是要拖住他,来争取时间发展。”
按照历史的进程,如果高顺不出使,后年陈国就会北伐,而且一打就是好几年,大量消耗了两国的实力。
而高顺的出使,可以稍缓两国的关系,哪怕战争在所难免,也不能打的那么快。
攘外必先安内,如今齐国内部还没有安定,所以高顺需要时间整顿内部,只要控制了齐国的内部,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高顺和高长恭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高长恭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既然高顺带来了国书,那么他们也可以送去国书。
总之两国先保持暧昧,能不能成再说,他也趁这段时间准备,也许这对于高长恭也是一次机会。
“这么说陈帝已经决心北伐了?”
高顺微微点头:“很有这个可能,他刚刚继位,急需功绩证明自己。
而他又不答应结盟,可见始终惦记着两淮之地,接下来我们可以试探他的口风,看看能不能缓和。
如果可以缓和,能不打就不打,如果不能缓和,那也必须做好准备。
周国现在自顾不暇,您和斛将军有一个在外就可以,可一旦开战,朝廷这边就没人管了,所以阿父必须早做打算。”
高顺为未来考虑,高长恭并不怀疑,可朝中的掣肘,其实就是那些宗室,除非他自己当皇帝,否则无法解决。
想到这里,高长恭的内心又躁动起来,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退路,哪怕是为了齐国,也好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