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奉孝想要听,那风也就有话直说了。”
“大汉从建国以来,选拔官员都来自于举孝廉。”
“只求其名声,而不求其才。”
“官员大都是世家中人,寒门难出头。”
“这些官员一步登天,出身富贵,哪里知道什么是人间疾苦?”
“这样的官员,如何能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
秦风一番话,让郭嘉震惊无比。
紧接着,就听秦风又道。
“敢问当今文武,何人有治理一州的经验?”
“军中大将,何人过战场,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
“嘶。”
郭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的看向秦风。
惊世骇俗!
郭嘉自认才学惊人,面对秦风,也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兄台所言,是治国当如游学乎?”
郭嘉不愧是郭嘉。
片刻思虑,就想到了核心关键所在。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秦风直接说道,直言郭嘉的缺点。
“呼,嘉受教了。”
郭嘉长吁一口气,话落,眸子里泛起一抹黯然。
实践?
大道理说的是不错。
可是天下之大,何处有自己一展心中所学之地?
大汉王朝浩瀚,疆域几千里。
中原九个大州,都在世家的掌控之下。
一介寒门想要出头,比登天还难。
便是郭嘉,亦是望而却步。
秦风知道郭嘉已经意动,继续乘胜追击。
“奉孝兄大才,必有平步青云之日,不用这般喟然长叹。”
“天下世家把持,我等寒门士子想要出头,难如登天。”
郭嘉摇头。
这个时代的等级太过森严,知识几乎被世家垄断。
就算偶尔有寒门士子,也难有出头之日。
郭嘉的再度喟叹,秦风知道机会来了。
“风如今已是敦煌郡守,麾下却并无谋士。”
“若奉孝来,风愿以谋主之位以待。”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令郭嘉整个人如遭雷击。
谋主。
参赞一切军事,乃主将之心腹。
相识不久,便这般信任!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承蒙主公看重,嘉愿为谋主!”
“善!”秦风大喜,将杯中酒水,一饮而尽。
“主公,有何打算?”
郭嘉也是饮尽杯中酒水,很快进入角色。
秦风深深看了眼典韦,朗声道。
“风欲以典兄为中军主将,御三千重甲步卒。”
“以奉孝为谋主,参赞军事。”
“其余诸事,待回到敦煌再议。”
“奉孝以为如何?”
“嘶。”
一句话落,郭嘉忍不住惊骇。
步步为营,算无遗策。
令自己认主同时,收揽典韦人心。
好计谋!
典韦闻言,果不其然按捺不住内心冲动。
“某家亦可领军作战?”
“大汉敦煌,西域三十六国,将任君驰骋。”
迎着典韦的目光,秦风认真说道。
“韦,拜见主公。”
陡然间,在众目睽睽之下,典韦单膝跪地,恭敬出声。
知遇之恩,当以死相报。
典韦不善谋略,却也不是蠢人。
秦风明知道自己杀人犯的身份,还愿许中军主将,命他令三千重甲步卒。
这种信任,天下无双。
同样给了他纵横疆场,建功立业的机会。
“典兄快快起来。”
淡笑着,亲自扶起典韦,秦风朗声道。
“承蒙典兄,奉孝兄信任,风必不负你们!”
一旦拜主,典韦跟郭奉孝,从今往后就是秦风的家臣。
荣辱与共,祸福相依。
秦风不远数千里之地,从敦煌来到洛阳。
过程有参差,但结果基本达成。
如今已是光和六年初。
距离黄巾起义的爆发,仅剩下一年多一点。
秦风眼眸有无限期待。
他知道。
接下来,嬴秦氏族,将会快速崛起。
在这个腐朽的汉末,展露独属于嬴秦氏族的峥嵘。
一如先祖始皇。
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
“风弟。”
数日后,徐庶归来了。
对于自己不能前去敦煌,徐庶心有愧疚。
自己兄弟,最艰难时,作为兄长却没办法帮忙。
这让徐庶心里难受。
“明天就走。”
“兄长留在蔡府好好学习,便是对风最大的帮助了。”
秦风知道徐庶心有愧疚,笑着开解道。
如今的徐庶,对敦煌用处不大。
他还是一块璞玉,需要精雕细琢。
更何况,还有郭嘉跟随左右。
“奉孝人称小太公望,兄长还担心他的才能不成?”
“风此回敦煌,当无事,兄长安心学习。”
“等到兄长学有所成,风以军师中郎将以待之。”
深深的看了一眼徐庶,秦风认真的道:“内参赞军事,外领兵作战。”
“内参赞军事,外可领兵作战。”
此话一出,徐庶忍不住内心震动。
这样的待遇,基本就是人臣的巅峰。
主君的偏用,只有这样,才会达到这个效果。
与此同时,徐庶眼底满是感激,看向秦风的目光变了又变。
此前是义气所向,如今则是认同。
“若有所成,必仕风弟。”
一股信任与感激混合,令徐庶大受感动。
“兄长,不必如此。”
摇了摇头,秦风对着徐庶道。
徐庶是一个人才,是秦风准备以后重用的一员。
如何笼络其心,自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一番酒罢,徐庶离去了。
“族长,粮草,金皆已备。”
“明日一早,就可以出发。”
黑冰台汇报,秦风点头。
双手负后,于庭院眺望星空。
此去敦煌,嬴秦氏族该真正拥有自己立足于乱世的根本了。
“敦煌六县,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