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这段时日里,齐谐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后世的记忆在脑海中愈发的清晰。
比如某月某日浮光掠影般看过的某一本书,为了打发时间看过的某个电影……
但是对于身体原主的记忆,却一直都是那样断断续续、不成系统。
其实这个也好理解。
毕竟齐谐的元神在不停地强化,而身体方面,除了身体素质好些外,似乎一直以来也没有别的进展。
而突然浮现出来的这段记忆,更像是突然因为某个契机,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
契机,应该是那名胡姬。
白日里,在周桐家中见到的那名胡姬,虽然一直都是用薄纱遮住面部,但是她那窈窕的身段,那薄纱下惊鸿一现的小嘴,像极了以前见过的某一个人。
记忆中出现的那个女人。
是谁呢?
齐谐重新闭上眼睛,苦思冥想。
很快,那一段完整的记忆便蓦然袭上齐谐的心头。
半晌后,齐谐如同快要溺水最后终于挣扎上岸的人,手脚不受控制地舞动着,嘴里大口喘着粗气。
他想起来了。
记忆中的女人,叫小昭。
小昭是一名艺伎。
“伎”与“妓”,字音相同,字形相似,但终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职业。
“妓”自不比做过多的解释。
而这个时代的“伎”,其实倒有一多半是男的。
就算是那些少部分的女的,她们的工作用一句烂大街的话说就是“卖艺不卖身”。
更准确点说,这些艺伎更类似于后世的娱乐圈明星。
当然就身份地位,以及赚钱的能力而言,这时代的艺伎和后世明星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成反比的是,这个时代的艺伎与后世所谓的“明星”,在职业素养、个人素质方面也犹如云泥之别。
艺伎和妓女,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可在社会地位上却相差不大。
二者的存在,都是为了娱人而已。
一个以色娱人,一个以艺娱人。
如果那名叫“小昭”的女子只是单纯的艺伎倒还好些。
但是齐谐的记忆告诉他,这应该就是原主的梦中情人。
想到这个,齐谐不由一阵苦恼。
要说这家伙还真不算是个好人,往严重点说,简直就是文人之耻。
在土地庙村里勾搭寡妇也就罢了,居然还跟个艺伎不清不楚……
他们娱乐圈的事,能随便瞎掺和吗?!
齐谐心里吐槽,可那种类似悲伤的情绪却在心里渐渐逆流成河……
后世有个研究说:人的感情和性格与自己脑中的记忆是息息相关的。
齐谐现在就有这种古怪的体验。
原则上明明不认识那个叫小昭的女子,偏偏记忆和感情却告诉自己:你认识她!你喜欢她!
这特么算是怎么回事啊……
齐谐尽量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这个老掉牙的、书生与艺伎的故事。
那是武德五年的一个秋天……
魔教教主张无忌带着一个小婢女……
额,串台了。
这应该是以前看过的《倚天屠龙记》里的剧情。
虽然两人都是“小昭”,可无论气质形象都是全然不同的两个人。
金大侠书中的小昭是个精灵古怪的小丫头,甚至连身段都没有长开。
而齐谐记忆中的女子,虽然年岁同样不大,但却是无比的端庄秀丽……
那是武德五年的秋天,齐谐自青州出发,途径任城。
因为刚刚交割完家中祖产,齐谐手头还是相当宽裕的。
夜间住宿,他便在任城找到了教坊所在。
原本以他身上的钱财,决然是不应该见到那位名满任城的小昭姑娘的。
可偏偏齐谐运气好,许久未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出现的小昭,刚好决定那天在教坊大厅里献舞。
并许诺,大家即兴作诗,选出其中最好的那首诗,她便……
在雅间为夺得头筹者独舞。
作为一名读书人,齐谐自然是会作诗的。
当然诗的好坏就另当别论了。
可偏偏齐谐运气好到爆棚。
用尽了前半生的才气,居然做了一首相当不错的诗。
所以阴差阳错,齐谐就成了小昭的“入幕之宾”。
当然,小昭是“伎”而不是“妓”,虽然相处了半宿,两人的关系却依旧清白的很。
雅间里的小昭换过一袭白色的丝袍,并膝跪坐在一方淡绿的茵席上,左手挽着宽长的衣袖,右手持酒樽,慢慢斟着清酒。
那种淡雅的气质与方才外面一身艳丽盛装的舞姬,彷佛不是一个人似的。
青瓷制作的酒杯晶莹纯净,犹如冰玉雕成。
杯中的清酒清澈中带着些许翠绿,隐隐有一股香气四溢。
小昭将酒樽放在手边的红泥火炉上,持杯浅饮一口,在舌尖慢慢品着。
简单几句话后,便再次起舞。
……
小昭跳的舞蹈风格与周桐府上的那名舞姬全然不同,但是好的舞蹈总是能够调动人的情绪。
周桐府上的胡姬,让齐谐有种兴奋豪迈的感觉,甚至因为某些具有挑逗意味的动作暗示,使得他不由自主地有些兴奋。
舞台上小昭的舞蹈却是磅礴大气,让人心生豪迈。
而在雅间的小昭,轻灵如同一位仙子……
等记忆结束,齐谐默默在床上坐了良久。
他确定原主对小昭已经芳心暗投。
可在如今的齐谐看来,原身实在像极了后世的某些备胎。
当然,不得不说,就算是当备胎也比当初的他要强一些。
因为每一个备胎,至少在心里还是有一个女人的。
而原来的自己,连当备胎的资格都被现实无情地剥夺了。
……
为了不让自己陷入某种莫名的悲哀之中,齐谐强迫自己回想别的事。
尤其是白日里在土地庙里见过土地公的事。
虽然自己在对方眼前装逼,当时获得了莫大的成就感。
可现在想想,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要是以一个简单的修道者的身份站在土地公面前,自然就不用背负那么大的包袱。这样自己有什么问题,直截了当地问出来,岂不痛快。
而以那名土地公的微末道行,想来也不会瞧不上自己。
而偏偏自己当时脑袋抽筋。
学谁不好,非要学南华老人……
以南华老人那样的位格,哪是自己这个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的初学者能够模仿来的……
只是现在后悔已经为时已晚。
不过,想要再打听点什么消息,也不是非得在那个土地庙不可。
要知道长安城的外郭城可是分两个县的。
万年县的土地,因为自己瞎作,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但自己可以去长安县的土地庙逛逛嘛。
这次一定要低调!要低调!
齐谐心里默默嘱咐自己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