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浙江,福建两地来的奏疏,都是关于倭寇扰边的你看一下。”
抑制住心中巨大的惊喜,朱允熥小心翼翼的接过朱元璋递给他的一份奏疏。
奏疏是福建都指挥使司递来的。
奏疏言:
去岁袭扰浙江的倭寇残余,于今岁五月开始,一直在福建沿海游荡。
其中五,六,七月间,都有不下百余人的倭寇袭扰大金,万安,福全等千户所。
伤民四十有七,死于倭寇之手者,二十有三人,经济损失折银五千三百余两。
“...”
“看完了吗?”朱元璋看了眼眉头紧皱的朱允熥,轻声问道。
“看完了皇爷爷!”朱允熥恭敬的把奏疏放在御案。
“有何感想?”朱元璋看着朱允熥问道。
朱允熥未做任何思考,严肃的答道:“倭患不除,将是威胁我东南海疆安稳的巨大隐患。”
“是啊!”
朱元璋听得点了点头,作势要起身。
朱允熥见得赶忙伸手搀扶。
站起身的朱元璋,任由朱允熥搀扶着自己,柔声道:“好孩子,陪爷爷到殿外走走。”
落日的余晖中。
孙儿搀扶着爷爷,祖孙俩就在乾清宫外的台基缓步走着。
这一幕看去很是和谐,温馨。
“这倭寇之患由来已久。”
迎着落日的余晖,朱元璋站在汉白玉制成的栏杆前,轻声说道:“自前元至正十八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倭寇之患从未绝过。”
“咱这大明开国之后,大大小小的倭患数不胜数。洪武十九年,我让汤和去浙江督造海城堡,备倭剿倭。”
“这些年又大造舟师巡航东南沿海,目的就是要还东南沿海一个朗朗乾坤。”
“可这二十几年下来,倭寇屡剿不绝,朝廷每年花在备倭剿倭的银钱以数十万计。”
“这东南倭患若不清除,迟早会成为我朝除北元以外的最大隐患。”
不愧为洪武大帝,眼光高远。
倭寇到了明朝中期,确实成了威胁王朝长治久安的巨大隐患。
只是倭寇形成的背景之复杂,想要彻底解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孙儿是想到什么了吗?”
看着朱允熥神情严肃,眉头紧蹙,朱元璋禁不住起了考教之心,问道:“可是有想法?不妨说来爷爷听听。”
闻言,朱允熥心中一喜。
他等的就是朱元璋这句话。
他虽然拥有超越这个时代数百年的见识,但是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才真切的体会到事情的复杂。
其中牵涉到的人,事,物,以及各种利益纠葛,时代背景,想要彻底解决倭寇之患,着实难度不小。
所以他一直在听,未敢发言。
就是怕说错了,或者说的不对,朱元璋对自己这个好孙儿的印象会减弱。
现在朱元璋主动提出来让他说说见解,虽说存在考教之意,却也不像君前奏对那样正式,更像是闲聊。
说白了就是,不怕你说错,而是看你敢不敢接话,敢不敢答。
“嗯...”
朱允熥抿着嘴思考了一会儿,也是用那种闲聊的话语答道:“孙儿觉得,想要解决这倭奴之患恐非三五年之功。”
“说说看!”朱元璋听得点了点头道。
“好,那孙儿就说了!”
现在可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只听朱允熥答道:“倭患来源,既有倭国之民,亦有我汉家败类。”
“想要解决倭患,其一便是沿用皇爷爷之前的政策,派使者前往倭国。”
“由使者向倭国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交涉,令其继续在倭国境内配合我朝打击其境内的倭寇。”
“其二...”
说到这,朱允熥有些犹豫了。
让足利义满配合打击其境内的倭寇也不是什么事,自家这些汉奸败类要处理也不是什么难事。
可想要彻底解决倭寇之患,就不是派几个将军,领着一群骁勇善战的士兵征讨那么简单了。
这个涉及到了当前朝廷的政{策,还有一系列的政{治革{新。
在如今这个时代,在这个讲究礼法的时代,有些事情还真非说说那么简单。
“怎么了孙儿,可有难出?”
见朱允熥犹豫,朱元璋开口问道。
“皇爷爷!”
朱允熥抿着嘴又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撞着胆子说道:“想要彻底根除倭寇之患,或者将倭寇挡在国门之外,恐怕,恐怕需要朝廷在政策加以改变了。”
闻言,朱元璋面容一整,看着朱允熥,好一阵儿才问道:“怎样的改变?”
朱允熥深深吸了口气,一咬牙冠,大胆说道:“开海禁,同时训练更加强大的海舟师,改以守为攻,主动出击,掌握整个大明外海的制海之权。”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