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朱元璋的谆谆教诲(1 / 1)害虫的微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制海之权?”

朱元璋口中念叨着这个新鲜的名词,脸慢慢浮起了一抹笑容。

这孩子雄心壮志可不小哦!

倒是开海禁,朱元璋根本就没有考虑。

他曾下令,片板不得出海。

其原因嘛,一个是因为倭寇猖狂,张士诚,方国珍之流的残余势力还在海作威作福。

海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切断他们从陆的补给,使他们无法再侵害大明的利益。

可若开了海禁,大明海疆将完全敞开,势必导致倭寇与那些逃到海的贼子,更加肆无忌惮。

这对大明,对东南沿海的百姓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另一个原因就是他讨厌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

开海禁,无疑会给了商人们投机取巧的机会。

在他眼里,农桑才是根本。

商人则是群不劳而获的奸诈之人,他们如同草原的群狼一般,闻到点血腥味就蜂拥而至。

而后不折手段的为自己谋取利益,甚至买通官员,官商勾结,其危害甚至大于倭患。

当然,这些朱元璋还不准备给朱允熥解释,他还想听听自己这个乖孙子的见解了。

伸出手轻揉着朱允熥的头发,朱元璋慈爱的说道:“今夜就留下来跟爷爷一起用膳,爷爷想听你说说何为制海之权。”

说着,朱元璋示意朱允熥搀扶着他回到了暖阁。

......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高高的挂在苍穹之。

紫禁城,乾清宫,暖阁。

朱元璋同朱允熥的晚膳,就是三碟普通的家常炒菜,外加一个汤,两小碗米饭。

爷孙俩吃饱之后,稍微活动了一下,朱元璋就坐到了御案后,同时命人在自己的旁边,给朱允熥加了张椅子。

“说说何为制海之权?”

朱元璋拿起一分奏疏,却也没有忘记让朱允熥跟他说说这新名词作何解释。

既然是自家孙儿的想法,不论对错,听听又何妨了。

“回爷爷的话。”

这个时候朱允熥也做好了准备,在一旁恭敬的答道:“所谓制海之权,在孙儿想来,就是我们大明的海舟师,可在大海任意航行,并在任何海域都将是所向披靡的存在。”

“嗯!”朱元璋听得点了点头:“爷爷明白你的意思了。”

朱允熥刚刚把制海权的意思说完,还没来得及大谈自己在获取制海权之后的想法,朱元璋便微笑着把话打断了。

停顿了一下,朱元璋看了眼朱允熥,很自信的说道:“就你这制海之权的说法,咱大明的舟师,在咱大明这万里海疆就是无所匹敌的存在。”

“你知道爷爷经常跟詹徽,杨靖,之前还有汤和,徐达都聊过的不征之国吗?”说到这,朱元璋话锋一转,看向朱允熥问道。

闻言,朱允熥愣了一下,不过也点了点头。

朱元璋所言的不征之国,他自然是知晓的。

“爷爷呀准备把这些不征之国,写进咱制定的《皇明祖训》里面。”

说到这,朱元璋笑了笑道:“就你对制海之权的解释啊,爷爷就知道你的想法了。”

轻轻拍了拍朱允熥的脑袋,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奏疏,很豪气的说道:“以咱大明现在的舟师之力,若不遇到那海的狂风骤雨,滔天巨浪,去到高丽,去到倭国又有何难?”

“甚至派蓝小二他们,领一支军队,渡过那广阔的大海,去跟他们干一仗都没问题。”

“可这打完之后了?”

朱元璋定定的看了眼朱允熥,道:“是学那元人在边境劫掠一番?还是派官员过去治理?”

“若劫掠能抢多少?若派官员过去,谁又愿意去那蛮夷之地了?”

“咱这大明啊,是建立在华夏千百年所传承的文明之,自古讲究以德服人,是那些蛮夷所向往的礼仪之邦。”

“咱建立天下之前,想的也是打打杀杀。可这大明王朝创立之后,咱想的却是如何建设了。”

“古人有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国之大,亦好战必亡啊!”

说到这,朱元璋站起了身,朱允熥赶忙跟了去。

走到暖阁的大门前,朱元璋倒背着手,仰望着苍穹之的那轮明月。

缓缓说道:“咱大明虽说也是以武立国,这立国之后也没少动刀动枪。”

“可那每一次打仗不过都是守成而已,若那些蛮夷不来搞事,咱也愿意以礼待他们,打仗非我所愿。”

“你呀,是没见过战争给天下人造成的苦难,那真的是尸横遍野,赤地千地啊。”

“况且,哪次打仗不要钱啊?这大明江山,爷爷好不容易攒了点家底,老百姓好不容易能过几天的太平日子,可不能随意给糟蹋了。”

一旁的朱允熥,听完朱元璋的一席话,那是面红耳赤。

他一直以为他的这个想法很超前了,结果朱元璋一眼就看透了。

“对不起皇爷爷,孙儿错了!”

“你没错!”

朱元璋听得朱允熥的道歉话,慈祥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你的眼光看得远,对于解决倭寇之患,这也确实是一种应对之策,这可比朝堂那些儒生强多了。”

“但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若没有万全之策,做不了。不然啊,真到了那会儿,单存财政这一块儿就能让你焦头烂额的。”

“再多看,多学吧!”

说着,朱元璋再次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并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背着手转身走回了御案后,继续批阅起了奏疏。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1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