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院里孩子们的年龄越来越大,腿脚游逛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在还没产生强烈的性别意识之前,男孩女孩们混在一起,琢磨着玩耍的新花样,能骑自行车后,他们的游玩更是越来越野。孩子们的腿长还够不着二八自行车座的时候,就把右腿从车梁下面的三脚架中伸出去,踩在右侧的脚镫子上,右手搂着车座,左手抓着车把,一样能骑着车子到处跑。小孩儿们管这种骑车叫“掏圈儿”,能掌握这个技术也是很牛的,有本事的孩子掏着圈儿,后座前座都坐上人,远看像是移动的猴山。摔跟头是常事儿,没人回去找爸妈哭,不知道他们每天忙什么,但也没什么闲心听你哭。他们觉得孩子天生的赖脾性就是瞎折腾,走路也专挑不走好地儿,哭完也不听,会说他们活该!娃儿们成群结队地到处游荡,跳到坑里打土坷垃大战,苗圃的树木里趴鸟窝,到南海子游野泳。张平平和逄丽也时常混在里面,俩人的膝盖就没好过,常年落着血痂疤,旧痂疤还没好就叠加上新痂疤。
秋季学期的第一个周末,张平平、逄丽和“老劈柴”想起去转龙藏爬山,高飞和他的邻居也要跟着去。逄丽实在不愿多看高飞,她心里腻歪他。回回眼看着高飞的两行鼻涕就要挨到上嘴唇时,他便提起丹田深吸一口气,一下吸溜回鼻孔,没几秒又淌下来,搞得她直犯恶心。五个人两辆自行车,大的带着小的,轮换着着往山那边骑。
说是山,其实不是高山,是老城区北面地势最高的土垅堆,老城区北临阴山南接黄河,地势北高南低,垅子上有股泉水涓涓不断地从三颗石头雕刻的大龙头口中流出。关于石头龙头和“转龙藏”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早年间五当召的喇嘛修建的,有说是清朝中晚期移居到包头的山西人修建的。那时来包头的山西人很多,逄丽母亲的祖籍就在山西,她的外祖父解放前在乔致庸的“复盛公”做过店员。清朝末年山西祁县一带收成不好时,当地人开始通过沙虎口前往包头谋生,脍炙人口的那首《走西口》唱的就是那其中离别的酸楚。
山下有条几近干涸的河——博托河,是蒙古语雄壮威猛的意思。上游林木丰茂时,博托河曾水波滟滟,滋养着沿岸迁徙而来的居民,自从阴山一带的珍贵树木在日据时期被大量砍伐后,下游的博托河逐渐水势微弱,整个河槽底暴露出来,河底上杂草丛生,渐渐变成堆砌废物的地方,人们不再记得它原本气势磅礴的名字,只叫它“东河槽”。
蒙古高原秋天晌午的烈日能把人晒晕。杨二姊说过,“阳婆最毒的时候血最旺,冒出来压都压不住,能把人流死”。嗨,越是不让做的事情张平平越是要试一试,她趁杨二姊午休,用刀片在中指上横着一划,想看看血流有多旺,结果血不住的往外嗞,杨二姊拿莽撞的孙女一点没办法没有,气得一边给她包手指一边骂“甚也试?没有你不害的事情!”
几个孩子骑得浑身淌大汗,半路上起风把汗又吹干了。他们一路嬉闹着,不知道用去多少时间,爬到土垅最高的地方。站在高处,张平平第一次俯瞰她的城市。一眼望去黄蒙蒙一片,低矮的片片房屋中一些冒烟的大烟囱夹在中间,平时玩耍的街巷在这里分辨不清,眼前的颜色单调平淡,几乎看不到绿色,远处靠近天边的地方,有一条细长的扭着弯曲的亮带比较显眼,从西边一直扭到东边——那一定是黄河。土坡上到处趴着灰色的苍耳子,一不小心就会扎进鞋里,枯黄的杂草中散落着零散的还没有凋落的浅色格桑花,单薄的花枝随着风儿孤伶伶地摇摆,仿佛它们自古就在这里,无人问津。他们从榆树杈上撸下一把把的豆绿色钱串子放进嘴里嚼,遇上沙枣树也揪下一把涩得刮舌头的白沙枣嚼在嘴里,涩劲过去会嚼出些许甜味出来,并不是因为好吃才去吃它,是因为看别人这样吃过。山丘的交汇处有个斜坡,上面的沙土像包饺子的面粉一样细密,对着阳光看这些粉末,里面不全是小沙粒还有五颜六色的碎东西,像掺杂着闪光的金属粉。“老劈柴”看见这个又长又陡的土坡,他马上想出个带劲儿的玩法,把大家分成两队,骑上车子从高处往下猛冲,比赛谁冲得远。几个孩子不厌其烦地一趟趟把车子推上斜坡,再“叮铃哐啷”地飞冲下去。冲坡的时候,一个失手车子会把人颠得掉下来,整个人扎到柔软的沙土中,每个人玩得头发脸上都是土,却都高兴得忘乎所以,连平时文文静静的逄丽也没命得疯起来。
正冲得高兴,眼前突然出现个戴眼镜的男人,大概三十岁左右,不知道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穿一身灰色涤卡西装,白色球鞋,斜跨着一个黑色方包,手里举着个小黑匣子,中间有个银色圆圈,黑匣子的带子挂在他的脖子上。
他满脸客气地用外地普通话说:“几位小朋友,你们好啊,能不能麻烦你们再上去一次,然后等我发口令,你们从上面一起往下冲,我想给你们拍照片。刚才玩得那样子太精彩了,姑娘们的头发都飞起来了!特棒!”几个人一听就知道他不是本地人,眼神空洞的互相看看,异口同声说可以。于是大家就搬起车子往坡上走,走到坡顶的时候,年龄大一点的张平平、逄丽和“老劈柴”越想越觉得不对劲,犹豫起来。逄丽先说:
“咱们不能听他的话骑下去,下去他就把咱们都照到相机里了,他刚才不是说咱们骑车骑得太好了嘛!万一他拿给国家的人看见,要咱们去给他们表演骑车子就麻烦了,我可不想当自行车的杂技演员,你们想当吗?”
“我哪像表演杂技的人呢,咱们赶紧从这边偷偷走哇。”张平平听她一说,也感觉可能会遇上麻烦事。
“那怕甚了,表演不是能挣可多钱?”高飞倒挺积极。
“表演也不要你,数你骑得不好!”郝峰不让高飞插嘴。
于是,三个领导一致决定走,他们推着两辆自行车赶紧从另外一边溜掉。
远离那个土坡后,一群人自鸣得意地笑了半天,笑那个被凉到那边傻等着拍照的外地“二百五”。他们又继续逗留玩耍,直到看不太清楚四周时,才想到该准备回家了。回去的路上,竟然绕到一块石碑前,碑上整齐地刻着几排字:
包镇之有转龙藏,水泉出也。其水旋转之势,曲折蜿蜒,有似乎龙;而泽灌千畦,并豢万家,宝藏与焉。古之命名,意在斯矣。
“……道光二十九年。妈呀,转龙藏已经有这么长时间了!”平平挨个大声地念着上面的字。“那这块石碑放这也几百年了吧?”高飞假模假样地问,其实他根本不想知道。“哪有几百年,清朝啊,最多一百年,你真是‘鼻涕两桶,甚也不懂!’”“老劈柴”又在教训他的小跟班。
看着碑文,“老劈柴”冒出个点子,他说:“咱们用石头籽儿摆上名字哇,石碑放这一百年都没事儿,这儿肯定不经常有人来,等长大以后咱们再来这玩,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些名字,咋样?”张平平第一个觉得有趣,逄丽想也不错,高飞和他的邻居照旧跟从大家的想法。“找点儿白色的鹅卵石,摆起来好看!”张平平大声嚷嚷着,几个人便低头四处寻找,逄丽忽然有点想改主意,她不想跟高飞把名字摆在一起,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就紧挨着平平跟郝峰摆,离那两个人远远的。五个名字摆成一个圈,又花费掉挺长时间,用枯草掩盖住后,四周已经非常安静,天要黑了,大家张罗着赶紧回家。这时,忽然听见逄丽尖叫一声:“啊呀,我车子呢?”其他人也跟着急起来,自行车是大件,是值钱的东西,大家赶紧顺着原路回去找,没有找到。天越来越黑,四下无人,也没有路灯,他们都很害怕,决定轮流骑着剩下的一辆,倒腾着往家走。路上逄丽满心慌乱地念叨:“那是我妈的自行车,她上班还得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