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己方协调,要出征了(1 / 1)只喝半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宫,文德殿。

今天的元沐休之后第一天,满朝文武百官全部到场。

各位见礼完毕。

赵挺之作为百官之首,首先开始汇报情况:

“今天下祸事不断,到处有流民聚集,占据山头或城镇,拥地自立。”

“江南有以摩尼教起家的方腊,自称‘圣公’;”

“王庆占据淮西,自称为楚王,拥八座军州,有八十六县之地;”

“田虎占据河北为王,就汾阳起造宫殿,伪设文武官僚,内相外将,独霸一方,称为晋王;”

“还有山东梁山一众,依靠八百里水泊,聚集很多打家劫舍的匪徒,自称义军。”

“这些人煽动百姓,不事生产,是大宋的毒瘤,陛下请指调军队,尽早铲除,以防不断扩大。”

一开场,赵挺之就给赵佶出了个难题。

这也是他政治嗅觉差的原因,要是蔡京,虽然知道这件事,肯定不会在这时候提出来,这大朝会一开始,就给皇难题。

何况,现在天下大乱,作为百官之首,你赵挺之不是应该负最大责任嘛?

大家知道赵佶的性格。

果然,听到赵挺之的奏报,赵佶就开始头疼了。

他看着下面站着的一干大臣,打起精神问到:

“各位爱卿可有良策?”

“臣有本奏!”

张叔夜站出来了,其他大臣见状都是神色奇异,很多人心照不宣的相互看一眼。

西厂被袭的事情已经传遍了整个汴京,很多人都有了沟通。

不过老张的位置在这摆着。

尊卑有序。

在皇没有点名之前,都是按照职位来发言的,在赵挺之发表完事情之后,就由张叔夜讲话。

“昨夜汴京城西发生贼人叛乱事件,其中还牵涉到数百辽人,老臣以为,这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其中包含辽人对我朝的挑衅和试探。”

“我建议立即封锁辽人街,督枢密院和开封府共同行动,对辽人街进行排查!”

轰!

老张疯了!

听到老张的话,旁边人再也按捺不住。

纷纷开始议论。

大家都感觉,老张这是要发疯。

本来这件事发生了,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认怂,赔钱,让辽国平息怒火。

没想到老张提议要掀桌子。

这是真的要开国战吗?

但此时老张是枢密使,而且是开封少尹,要是他真这么干,除非皇直接下令,要不然就没有人能阻止。

很多人被吓到了。

此时另外一大拨人立即跳出来,进行反驳。

这就是双方博弈了。

最终商量的结果:

张三郎同学,因为英勇善战,并且对于剿匪很有心得,带军前去剿匪。

很快,张修远被宣到了大殿。

很多人,也是第一次看到张修远,不少人心里惊讶。

没想到能干出那种当街杀辽人,组织一千厢军抵抗超过自己人数的突袭,竟然是这样的翩翩少年。

不少人心里叹息。

凭借这人的才华,要是能正常走仕途,前途不可限量。

赵佶本是个艺术家,也是个喜欢看颜值的人,此时看到张修远一表人才,第一印象就非常好。

在想到他的文采,当真担得起文曲星下凡。

却因为辽人之事,可能断送了前程,心里也是颇有不忍。

他作为皇,岂会对辽人的欺辱无动于衷。

可惜朝中下,没有一个能支撑起大宋脊梁的人,面对辽国,打输了要赔偿,打赢了还会怕对方怪罪,依然想着出钱安抚。

可恨啊!

想到这,赵佶坐直身子,朗声说道:

“文林郎,现今朝外到处山贼林立,乱我朝纲,纠结乱民不事生产,毁我大宋根基,你素有驱敌之能,朝中文武百官推举你带领禁军前去剿匪,你可愿意?”

“愿意!”

张修远环视一眼四周的人。

眼中仿佛有个太阳刺的其他人眼睛不能直视。

赵佶大喜:

“好!三郎果然国之栋梁也!”

“拟旨:封文林郎为殿前都指挥使,赐怀化大将军衔,领五万禁军,出征河北,平顶叛乱田虎!”

“末将领旨!”

张修远知道,在蔡京赵挺之他们的围剿下,自己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就这样,老张也是带着不小的压力。

“事情按照计划在向前推进啊!”

张修远淡淡的想着。

这样的结果,刚好也是他想要的。

经过昨晚的事情,张修远也发现了,西厂虽好,但是受到的关注太多。

还是应该在外面建立一个根据地。

围剿土匪,建立自己的势力,也是刷声望的好机会。

回到张府。

张府的人已经开始在收拾院子。

下人们张灯结彩。

三公子才来几天,却给府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又要带兵剿匪,虽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升官封爵这是喜庆的事,府肯定要热闹一下。

李师师自从从樊楼里跟张修远出来之后,就一直住在张府,和二嫂梅玉兰关系还不错。

张修远回来的时候,没想到李清照也在。

虽然和张修远才认识几天时间。

但是在李清照心中,两人像是认识了多年的好友,李清照感觉,如果说这个世界最了解自己的人,肯定费张修远莫属了。

“你要带兵剿匪?”

“嗯!”

这件事在朝会之后,就流传出去了。

当啷!

一把短刀从李清照锦袍里滑出,被李清照放在茶桌。

“我想跟你一起去。”

带兵打仗,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是在朝会确定的事,不可更改。

李清照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有点懵。

她觉得,要是错过这个机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那个人了。

这次出征,和挂名军队捞军功的勋贵不同。

李清照也明白,后面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张修远,赵挺之不想张修远留在汴京继续积累声望,蔡京不想张修远成为他复相的不安定因素。

其他官员,更不想张修远在汴京生出事端。

李清照猜着,就算是张修远剿灭了田虎,朝中的人肯定也不想张修远回来,会找机会将他钉死在地方。

她不想虚无缥缈的等待。

因此,她直接过来表明心迹。

张修远笑了。

伸手拿起桌装饰精美的短刀在手里把玩,开口说道:

“我让老爹着媒人去你家提亲。”

李清照脸色微红。

不过很坚定的点头说道:

“好!”

张叔夜回到张府,知道张修远的打算,心中快慰不已。

本来张修远也到了娶妻的年纪,不过看到张修远的才能之后,张叔夜对这件事也不是很着急,而且他也知道三郎是个有主见的人,所以也没催。

现在张修远是主动提出来的,而且李清照素有才名,和三郎倒是绝配。

第二天,就有媒人到了李家。

李格非此时的日子不是很好过,赵挺之打击元佑党,李格非感受到一张大网在向自己笼罩。

历史,他被划为元佑党。

而实际,他不过是个五品官员,人微言轻,只是站队错误而已。

此时张家主动找门提亲,他也是欣喜异常。

李格非也知道女儿和张三郎之间的传闻,现在事情成了,不仅让女儿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而他自己,在朝中也找到一个靠山。

这门亲事定下。

引起汴京不小的轰动。

定亲当日,连赵佶都让太监送来了贺礼,这对于普通官员来说,可是天大的幸事。

不过外面的动乱也越来越激烈。

河北的田虎,在新年之后大肆对外用兵。

大宋除了常年在外征战的那些军士,其他部队的战斗力就是渣渣。

一触即溃。

田虎借着手底下的骁勇将士,以及被封为军士左丞相的妖道乔道清,势如破竹,此时已经占领了五州五十六县,势力发展极快。

他的人马,传言有十万。

这自然是扯淡,但是三四万人,估计是有的。

河北路的奏报一天两封,催着朝廷赶紧发救兵驰援。

之前张修远因为和李清照定亲,还有理由呆在汴京,现在定亲仪式过去。

张修远也知道,要准备出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