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就这么站在奉天殿前,一时间在风中凌乱了。
“皇爷爷真是这么说?”
良久后他回过神来,歪头看向内侍总管刘公公,眼神里头带着的依旧是未曾散去的震惊之意。
“皇太孙殿下,千真万确。”
刘公公苦笑了一声。
回话的同时,还朝着折子指了指道:“看得出来皇这会儿心情不好,您还是快些照办吧。”
“这......吾......”
朱允炆郁闷了。
自己思来想去似乎没有让皇爷爷生气的地方啊......
就连自己此番前来,也是打着为皇爷爷身体着想的旗号,表现出来的也都是绝绝的一片孝心啊。
这什么情况?
他很想前去问清楚,可一想到皇爷爷盛怒时的威严,情不自禁的就打了个冷颤。
他深知,皇爷爷心情不好之时可千万不能忤逆于他。
若不然那盛怒龙威之下,纵然自己身为皇太孙也都承受不住。
所以他听话的干脆照办,低着头面带沉思来到了偏殿内。
“到底是为什么?”
“吾平时里头一直都是战战兢兢,未曾出过错啊!”
朱允炆坐在椅子,趴在案牍前。
虽说这宫婢们已经将笔墨纸砚给自己准备好了,但他的眉头依旧紧皱着,很显然心思还在这件事情。
皇爷爷突然惩罚自己绝对是有缘由的,他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他百思不得其解。
罢了!
还是先将皇爷爷交待的任务完成了吧。
虽说不知道皇爷爷生气的原因为何,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皇爷爷交待的任务必须完成。
只是......需要抄写一百遍啊?
他打开眼前的折子看了又看。
篇幅很长......这得抄写到什么时候去?
朱允炆的脸色瞬间垮了下来。
一百遍,太难了。
站在一旁的刘公公轻咳了一声,压低了声音说道:“殿下,您先抄写着便是,能写多少写多少。”
“老奴回去皇跟前侍奉着,待发现皇的心情好些了便前来喊您。”
“到时候您趁着皇心情高兴,认个错就行了。”
“当然了,您自己个需要好好想想什么地方惹怒了皇才行。”
听到这话,朱允炆苦笑了一声,道:“刘公公说实话,今天没由来的莫名其妙,至今吾还没未曾明白皇爷爷为何生气......”
刘慎嘴皮子一抽。
您惹了皇生气?您还不知道理由?那当奴婢的可我更不知道了。
不过自己倒可以提醒提醒您。
他想了想,开口说道:“殿下,按照老奴在皇身边侍奉多年的经验,皇每次生气一定跟身边刚发生之事有关。”
“比如......皇刚才在处理折子......”
他话还没说完,朱允炆眼睛骤然一亮。
对啊。
折子!
这折子的批阅流程如今是由他率先批阅,然后再交给皇爷爷复批。
按照以往的经验,若是出了问题,皇爷爷会将自己喊到跟前帮着自己纠正纠正......
当然了这里头也有训斥自己的时候,但那是属于自己犯了大错误。
大错误?
他连忙拿着折子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自己得好好瞧瞧大错误在何处。
......
奉天内殿中。
朱元璋重新拿起了折子开始批阅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忽然如同鬼魅般的出现在大殿内,脸难掩的激动之色。
“皇,锦衣卫有消息传来!”
说着,他便从怀里头珍而珍重的取出一封书信,这书信之别着一红色翎羽。
锦衣卫之中都知道,锦衣卫查探的各处情报是有级别的。
而这别着红色翎羽的,则属于特级。
特级是什么概念?皇有旨,特级消息,纵然是大明的所有锦衣卫都死完了,也要保证这一封书信安全送达于自己手中。
“消息?”
朱元璋抬起头来,当看到那红色翎羽之时,瞳孔猛然一缩。
特级?
在他记忆当中,自打锦衣卫成立至今,让他宣布成为特级事件的唯有一件事......那就是关于他大孙朱雄煐的消息!
“快!快给咱递来!”
朱元璋神色激动,那接过书信的手不停地颤抖。
等了这么多年......算起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了!
终于有关于咱大孙的消息传来了......
他将书信拿在手中,拆了许久,因为双手颤抖的原因,竟还没有拆开。
“皇。”
蒋瓛喊了一声,便要前去帮忙。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咱大孙的消息,咱要亲自看......”
片刻后,
当书信被自己展开。
当他看到头一行之所写‘臣等查至河南道终得皇长孙踪迹,经探查寻访可知皇长孙殿下尚存于世’。
看到此处,朱元璋满脸的激动转化了笑容,那长笑之声回荡在奉天内殿之中。
......
与此同时,
内饰总管刘慎刚从偏殿归来,正好听到大殿内来自朱元璋的畅快笑声。
他紧跟着心头一喜,转头朝着偏殿跑去。
“这不正是个好机会么?”
“快将皇太孙殿下喊来......快将皇太孙殿下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