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自己不过是一番询问,
朱瑜就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毕竟从朱瑜现在的身份角度来讲,他身为商人也可选择拒绝。
大可不必如此这般。
而自己呢,也不会强求他干这事儿......
毕竟这个大孙刚刚找到,心里头还愧疚着呢。
在朱元璋心里头,这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己绝对不干涉。
只要他想干,自己就顺着他。
而他现在选择了这样做?
为民着想......
让他感到出乎意料的同时,心里头也很欣慰。
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大孙!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大孙!
......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这个大孙,脑海中突然就浮现出朱允炆这个太孙的身影来。
一想起他干的那些个混账事儿,
再瞧瞧眼前朱瑜的这些个举动。
这么一对比,
朱元璋心里头暗叹。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与此同时,他心里头那个‘废立’的想法再次浮现而出......
忍不住的就盯着朱瑜多看了两眼。
被自家老爷子这般盯着。
朱瑜干咳了一声。
他还以为自己心里头的想法被看透了呢。
所以他讪讪一笑,直接坦白道:“老爷子,这事儿其实也是有点私心的。”
“私心?”
“这小子有私心?”
朱元璋回过神来,将耳朵竖了起来,眉头皱了起来。
心里疑惑着,难道咱高看这小子了?
这小子心里头还有别的打算?
那咱就来听听......
这个时候朱瑜解释道:“老爷子,您两年来嘴里头可没少提及这冬日煤炭之事......”
“咱爷孙两人相处了这么久,我能看得出来,这事儿俨然成了您心里头的一道坎了。”
“尤其是您在户部任职,冬日里头没少走访应天府的各家百姓......”
“今年的话,怕是又要来回走访了吧?”
“这若是降了个雪,地太滑,到时候一个不小心再摔着您了可不划算。”
“您这性格啊......就爱亲力亲为。”
朱瑜长叹了一声,脑海中想起一年前的冬日的场景。
那天应天府突降大雪,自家这位老头子丢下碗筷,披着蓑衣便出了门。
说是大雪降临,温度会降低,百姓们怕是要用煤炭了......自己得赶紧前去提醒提醒。
如此忙碌到了第二天。
朱瑜却看到这老头子一瘸一拐的回来了,很显然的是摔了跟头了。
想到这里,朱瑜脸浮现出无奈之色。
当时自己还责怪了这老头儿一番......
可这老头儿乐呵呵的就光笑,说在其位就应该谋其政,不然对不起这大明百姓。
现如今,挨家挨户的该通知的都通知了,别处的皇也已经下旨,让各地官员前去提醒了。
应该不会有惨事发生了。
见状朱瑜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
脸浮现出来更多的则是钦佩。
他知道这老头跟洪武老爷子一样,都是农家出身。
所以朱瑜接着说道:“跟洪武老爷子都爱操心,为百姓操心。”
“所以我现在如此抉择,就是想着给您也除除心魔来着。”
听了这一番解释。
朱元璋只感觉一股子暖意进了自己坚硬的心房里头。
原来是这样啊......
这就是他的私心......他的私心啊......
原来他的私心就是为了让咱在今年冬日里头不再乱跑。
原来他的私心就是让咱去去心魔,为咱着想。
原来他的私心就是......就是孝顺啊!
朱元璋浑身一震,感觉身有一股子热流来到了自己的眼眶里头。
自己这个杀伐果断的帝王,罕见的眼睛湿润了。
朱瑜一扭头却发现这老爷子的眼眶湿润了,满脸都是感动的样子。
“您老可别哭了啊......”
“引得了情绪波动,在加这天气正换季节呢,容易寒气入体惹风疾。”
朱瑜继续笑嘻嘻的开口劝道:
“而且,我这样做也是为了我自己。”
“嗯?”
朱元璋抹了把眼泪看着朱瑜。
这小子说为了他自己?
瞅着朱元璋来了兴趣,朱瑜咧嘴一笑解释道:“这眼瞅着到了冬日了,为了让您的嘴巴休息休息,同时也让我的耳朵清净清净。”
“你这小子!”
朱元璋顿时反应了过来,笑骂一声。
这小子是觉得咱嘴巴唠叨,这话是打趣咱呢。
但心里头却充满了感动。
他知道朱瑜这样说是为了让自己改变下情绪......
可越是这样,
朱元璋越发的觉得自己心疼。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懂事,乃是因为自己这个大孙失踪了十六年所经历过的苦难累计而成的。
这么一想,心里更难受了。
不觉间又是几声叹息......
不行!
咱得想法子给他点补偿才行!
朱元璋心里头打定了主意就朝着宅子外走去。
朱瑜愣了神。
老头子这不打招呼就要转身就走,他连忙询问道:“老爷子不吃了饭在忙活?”
朱元璋摆了摆手道:“不吃了,这事儿不能让你吃亏,咱回去给你搞点好处去!”
“啥好处?”朱瑜诧异。
朱元璋想了想。回头指了指蜂窝煤回道:“你手里头就一座小煤山吧?咱给你搞两座好的煤矿山去!”
一听这话。
朱瑜顿时乐了。
“这煤矿山我都查过了,应天府周围的几座品煤山都在皇室老朱家手里头呢!”
“还要给我搞两座?老爷子您可劲儿吹牛皮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