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这是诬陷!(1 / 1)小宝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谁说没状纸就不能告?”

高俊采取第二方案,摊手道:“皆因牛二恶行太多,几乎无法用状纸列举,所以我敲锣打鼓邀来街坊,请大家用万言状。”

“万言状?”

裴士诚想拍案起身,却又忍住了。

最终被弄的有些不来气,可大宋还真有这规矩。这也是程序中唯一可以不用状纸就起诉的状态。

“何来万言状?你说牛二恶行多,比你多吗?譬如什么恶性,高小衙内不妨例举?”

裴士诚耐着性子眯起眼睛。

高俊走前一步:“关于少爷我的事,即使有人告也是另案处理。何况,现在处于民不举官不纠状态。知县大人似乎更应该着眼于牛二?”

被此君指出错误后,裴士诚有些恼怒,却很无奈这就是宋律,这孙子来的时候应该是做了功课的。

老裴便只得耐着性子道:“也罢,外面聚集了许多人。但所谓万言状有个要件,必须是他们自发,不能是你纠集串供?”

高俊微笑抱拳道:“小生发誓,一句话没对街坊说过,也没纠集谁,甚至没看过他们一眼。我只是喜欢耍威风,边走路边让丫鬟敲锣,锣便宜啊,敲烂一个换一个。”

“你……”

裴士诚一阵头疼,想拍下惊堂木说他戏弄公堂,却迟疑了。

先不说这家伙是高太尉家的祸害,只说他这番辩词,即使是个普通文人讼棍说出来,也等于是对裴士诚的将军。

规矩就是规矩,而高俊此番的行为,基本符合规矩。

最终,裴士诚很烦的样子招手:“叫进来叫进来,把那些人全叫进来。让本官听听这些好事份子都有什么说辞,总不能不让他们说话吧。”

“是,大人。”

差衙急忙集合人马过去维持秩序了。

参差不齐的大头百姓进来后就热闹了。

尽管毫无规矩,弄的犹如菜市场,却真的开始了万言状。

皆因牛二口碑太坏,眼看有贵人要把他弄进去,平日里苦于借不到东风的人们,有四分之一开始情绪激动的数落牛二罪状。

另外的那些总归保守,害怕现在说话,万一整不死牛二,将来会被报复。

谁都知道被牛二有多狠,被他捅了的人又不是一个两个那么少。

裴士诚只得耐着性子,听着这些百姓控诉牛二。

到最后,裴士诚拍下惊堂木:“好,状纸有了,现在证据呈上?”

这下全部懵逼,你望我我望你,都不说话了。

高俊抱拳道:“大人,天下不是所有事都能说清,也不是所有事都会留下证据。我记得无物证情况下,有三个以上、含三个可信证人的证言,可以强行定罪?”

裴士诚眯起眼睛:“这的确是宋律,但有先决条件是同一案件下。你们此番出言检举虽有十一人,却涉及案件五花八门。这样一来只能引用特别刑律,须有十二个可信证人签字落证,证明‘虽无证据,但牛二其人罪大恶极’,即使是这样,没物证也不支持极刑,最多能发配三千里。而一但翻案,但凡作证之人都要承担重刑,于是还需要言证之人,在东京有产业作保。”

牛二听后双眼发黑,这尼玛简直是官官相互,裴士诚这狗官看似在呵斥,实际等于是教唆高衙内怎么凑足最后一个要件。

想到此处,牛二急忙转身,摆出凶神恶煞的模样,却以死神的目光看着街坊们。

导致原本情绪激愤的百姓纷纷后退。

“证人,有最后一个可信证人吗!”

裴士诚提高声音,一副如果没有那么本官很忙的态势。

“我赵明诚算可信证人吗?”

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俊俏公子哥拨开了群众,走入堂内:“太学生赵明诚,见过知县大人。”

裴士诚双眼一黑,无奈的看牛二一眼像是在说“这次你死定了”。

接下来,赵明诚边写证言边道:“有次在景秀茶坊饮茶,我亲眼见到此牛二勒索外地商客,所言属实,愿意签押并为此证言负责。”

裴士诚偏开头,再次寻思:此贼死定了,三千里能去哪呢?他牛二虽不是个东西,但也算得被“权贵迫害”的要件,不妨在三千里内给他个好去处罢了。

“狗官!你们这些狗官官官相护,残害忠良!”

牛二气急败坏了起来,破口大骂往前冲,连差人都撞翻了。

却又被“群众”之一的杨志犹如小鸡似的按倒在地,用脚采着。

险遭此贼袭击的裴士诚气炸了肺,凑近刑案押司低声问:“三千里内,最坏的去处是哪?”

“自然是陕西,老种经略相公麾下。”那老押司答道。

就此,裴士诚铁青着脸转身上坐,一拍惊堂木喝道:“牛二被足够证人证明罪大恶极,考虑到缺乏物证而免除极刑,但立即驱离东京,发配往陕西老种经略相公麾下报效朝廷五年,希望,大西北的风沙把你那肮脏人格洗练的干净些。”

“冤案!这是诬陷!”

牛二仰头长啸,却被刚刚那两恼火了的差人狠狠几杀威棒后,安静了下来。

裴士诚眯起眼睛道:“冤案吗?好啊,你慢慢翻案吧。在西北好好表现,若取悦了老种相公,即使有他出面也不可能翻案的,最多说情改判轻些。但这却是谬论,因为若你好用,老种必不回放你离开军营,就断无给你减刑之理。若你不好用,会发生什么本官就不知道了。反正死在种师道手里的人命过万,有蛮子敌人的,也有作奸犯科贼配军的,你好自为之。”

对高俊来说,懵逼是有些的。

哪晓得宋律当中竟也藏着这有特别用途的“口袋条款”,最终可以引用上。

想想也是,即使是后世文明时代,许多国家也都有不少类似的口袋罪名。

而且说起来,后世科技和取证手段缺乏的那些年景,还真有过“三证人就可无物证定罪”时期。否则社会治安最恐怖的那几时期,严打根本执行不下去。

此番十二个毫无相关性且没有串供的证人,其中一人是高太尉家公子,一人是当朝宰相赵挺之的儿子,一起参与作证背书才把牛二送入大佬,还不支持极刑。

这已经算他的造化,已算是老裴居于法理框架内在尽力保护他牛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