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1 / 1)一青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璎跟着韩大郎兴致勃勃回到家。

一进院子,就和正在纳鞋底的钱氏说:“娘,大哥打到了好多鱼,今晚我们就吃鱼吧。”

钱氏抬眼见到了桶里活蹦乱跳的鱼,心下很高兴,感觉在石家受的烦闷之气都去了不少。

钱氏见闺女这么开心,再加上两水桶满满的鱼,点了点头,道:“好,咱家晚上就吃鱼。”

钱氏指着桶里不大不小的鱼,对韩大郎道:“大郎,捞出两条来,其余的放房根下的阴凉地养养,明儿一早,你挑到县城里卖了吧。”

韩璎见韩大郎动作利落地挑出两条不太大的鱼来放盆里,暗道可惜,不能吃到肥美的大鱼了。

不过能有鱼肉吃,韩璎还是很高兴,道:“娘,今晚我来做鱼吧。”

钱氏对自己闺女的行为表示疑惑,往常让小娘去灶房跟要了命似的,不是说呛就是嫌火烤得慌。

最近这两天竟主动去灶房,今天甚至还要做菜。

真是不得了,小娘有这份心了,终于要学灶台这份活计了,以后万一嫁人了,也不至于被看轻了去。

钱氏对韩璎的改变表示很欣慰,觉得闺女落水之后终于长大了,懂事了许多,也带了些心疼,要不是因为落水,小娘也不会转变这么大。

但钱氏也不敢让她掌勺,道:“我们小娘终于懂事了,”说着便伸手顺了顺韩璎有些发黄的头发。接着道:“那你今天就去灶房给你大嫂打下手,学一学,下次你再来做鱼。”

韩璎一听,这不行啊,大嫂做野菜都没滋味,不常吃又不常做的鱼,能做好吃吗?

韩璎对着钱氏撒娇:“娘,你就让我试一次呗,吃一次小娘给您和爹做的食物呗。”

钱氏见闺女坚持,也没再打消韩璎的积极性,反正鱼也是肉,怎么着也不能太难吃,到时候就让孙氏多看顾看顾就是了。

韩璎见钱氏同意了,绽开笑脸对钱氏道:“那娘,我们今晚就吃杂粮饽饽和鱼汤。”

说完就撸起袖子要在院子里宰杀鱼。

钱氏连忙把她叫住,道:“小娘,鱼要去河边杀,要不然院子里都是腥味儿,该招苍蝇了。算了,还是让你大嫂去吧。”

在园子里干活儿的孙氏听到婆母召唤,放下手中的活计,便端着盆提着刀往河边去了。

韩璎也没跟着,转身去菜园子里转了一圈,摘了一小把葱,薅了一头蒜,可惜没见到生姜和辣椒,改天可以去县城里看看,或者问问大哥。

当然,家里是没有料酒的,花椒大料也不可能有,都得有钱了去县城打听。

家里也买不起肉,只能看见坛子底有一小层猪肉。

也不知道这个时候有没有大豆油菜籽油,都交给大哥明儿去打听。

孙氏在韩璎备料的时候,就飞快地把鱼处理完了,韩璎一瞧拎回来的鱼,内脏和鱼鳞都弄得干干净净,对大嫂的印象就更好了。

看看天色也不早了,有的人家已经飘起了炊烟,韩璎也准备着手做晚食了。

颤颤巍巍地生了火,把鱼洗净,打上花刀,取了一小点儿猪油放锅里,中火煎鱼,煎至金黄色,香味儿飘散开去,惹得刚把渔网清洗干净的韩二郎在灶房门口探头探脑。

这时候加入切好的葱丝和大蒜,煸出香味儿,就连韩璎自己的肚子都咕咕叫了起来。

接着往锅里加入水,韩璎想了想,多添了点儿,盖上锅盖,加大火力,很快,锅里就咕嘟咕嘟冒了白泡泡。

撇去浮沫,加了些盐。

这会儿功夫,孙氏已经把杂粮饽饽揉好了,韩璎往锅里架了个帘子,饽饽一摆,顺带蒸了起来。

一刻钟左右,满院子都是香味儿,韩老头也背着手回来了。

开饭了。

一人一碗浓郁的白色鱼汤,加上葱花点缀,对于长时间没吃到油水的一家人,能简直把人香晕过去。

韩老头率先尝了口鱼汤,眼睛发亮,没想到居然不腥还很香,赶紧又喝了一口。

韩二郎早都忍不住了,见老爹动了筷,也不顾是否有刺,秃噜秃噜三口两口就喝光了一碗,喝完了才拿起饽饽吃了起来。

饽饽也给了他很大惊喜。

虽然依旧拉嗓子,但它有鱼味儿啊。

它比平时香啊,都没怎么嚼,就消灭了两个饽饽。

吃完之后就眼巴巴地看着老娘,想再讨要点,半大小伙子吃穷老子,他没吃够啊。

韩璎这边也吃的很快,见老爹老娘无视韩二郎的眼神,便犹豫了一下,伸手把自己那份儿饽饽掰了一半给韩二郎。

韩二郎没接,韩璎道:“我今天喝汤又吃了很多鱼肉,就吃不下饽饽了,这半就给你吧二哥,你可得好好干活还债啊。”

韩二郎看了一眼钱氏,见老娘没什么表示,那就是准许自己接了,于是把韩璎手里的半个馍接过去吃了。

吃完还感叹:“要是明天也能吃到鱼就好了。”

韩璎道:“别想了二哥,剩下的鱼是用来卖钱还债的。”

韩二郎灰溜溜地下了桌。

很快,饭桌上就剩了点鱼骨头,别说汤了,就连饽饽渣都没剩下。

大家纷纷表示竟然没想到小娘的手艺这么好,期待小娘再次大展身手。

韩璎见自己的厨艺得到了认可,颇为高兴。

韩家二老欣慰又有点心酸,小娘自从落水后懂事多了,从来不进灶房的人竟然会做饭了。

其他人也想的是小妹受外界流言蜚语刺激太大了,哥俩儿都想着逮到传流言的人就让他好看。不对女人动手,还不能教训教训她儿子或者丈夫么。

韩璎都不用想借口了,韩家人已经替她想好了。

借着晚食之后这段时间,韩璎让韩大郎明天去县里卖鱼的时候,帮忙问问有没有卖植物油的。

韩大郎还真没听说过,表示会在县里转转,去杂货铺问问。

钱氏给了韩大郎两文钱,让他带一捆线回来,纳鞋底的线要不够用了。

韩大郎应下。

第二天一早,韩大郎把水桶里的水换过,揣着孙氏给烙的两张饼,去了县城。

县城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卖包子的,热汤面的,胭脂水粉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韩大郎之前也挑过自家园子里产的菜出来卖,很快就在县城划归的坊市里找到个空摊位。

这地方类似于农贸市场,卖菜的卖鱼的卖肉的归拢一起,方便卖,也方便买家挑选。

韩大郎这种不是固定来的,也不必交摊位费。

韩大郎也不太会吆喝,卖东西就是往地上一摆,走过的路过的看他的东西新鲜,自己询价就挑一把就走了。人家看他不忽悠,也爱找他买。反而比旁边卖力吆喝的卖的快些。

有看不惯韩大郎的,见他长得人高马大,也不敢上去找麻烦。

今天依旧如此。

韩大郎刚把鱼桶摆地上,就有人凑上来,道:“韩大郎,今天不卖菜改卖鱼啦?”

“嗯,新打的。”韩大郎回。

“看着挺新鲜,怎么卖啊?”来人盯着桶里的鱼。

“大鱼一条10文,小鱼一条6文。”

“便宜点吧,便宜点就在你这儿买了。”来人很心动,这鱼看起来不小,但还是想能砍下来几文是几文。

“一条大鱼一条小鱼可以算你15文,让你自己挑。”韩大郎让步。

这是走之前跟钱氏商量价钱的时候,韩璎在一旁给出的建议。

还没等回话,路过的行人听到了二人对话,见价格合适,连忙数出15文钱交给韩大郎,就要上手挑选。

韩大郎递给那人两根草绳。

“唉唉唉,你这人怎么回事?”第一位顾客指着第二位顾客,道:“你怎么还插队呢?能不能讲究个先来后到了?”

“怎么的,别耽误我挑鱼,我先交钱当然是我先挑了,你在那磨磨蹭蹭的,我看你是不想买,你不买还不让别人买了?快让开。”

第一位顾客眼见自己相中那条最肥美的鱼要被挑走了,忍不了了,一边伸手捞鱼,一边从怀里摸出15文,道:“韩大郎你数数,赶快递给我两根草绳。”

其他人见这里抢上了,呼啦一下,围过来一帮人,没多大一会儿,桶里只剩一条不太大的鱼了。

旁边卖豆腐的小哥看见了,心里痒痒,也想买鱼,问韩大郎道:“韩大郎,剩下那条鱼你给我吧,我用豆腐跟你换。”

韩大郎一琢磨等会儿还要给小娘问问有没有卖植物油的,还得耽误会儿时间,于是就同意了,把鱼用草绳穿好递给卖豆腐小哥。

把摊位收拾一下,接过用荷叶包住的五块豆腐,小心地放到了背篓里。

回到家里,才过午时。

韩璎见韩大郎回来了连忙去接,见桶空了,知道是卖的好。

韩大郎知道她想问什么,道:“县里没有植物油,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杂货铺掌柜的说他只听说过南方有菜籽油,很贵。”

韩璎点了点头。

韩大郎把一大把铜板交给屋子里的钱氏,又把豆腐从背篓里掏出来。

韩璎是真高兴啊,有人做豆腐,就说明他们这产大豆啊,连忙又抓着韩大郎问有没有见到其它豆制品。

得到了否定答案。

韩璎更高兴了。

这不,不用特意等地里作物成熟,来钱路就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