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开始查案(1 / 1)骑鲲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鱼市位于京都城东,属于长宁县管辖。

这里靠近港口码头,沟渠交错,低矮的茅屋棚户鳞次栉比,许多人家屋檐下都挂满了咸鱼。

一场冬雨过后,大街上破损不堪的青石板变得水光油润,星罗棋布的水坑浑浊不堪,里面飘浮着烂菜叶、鸡毛、鸭毛。

几匹劣马拉着一车车黑煤经过大街,其中一匹忽然停下,任由车夫鞭打叱骂死活不动,接着是肥臀一翘,向身后的水坑炸出了一坨黑褐色的生化炸弹。

集市摊档中,一批兜售鲜鱼的贩子早早涌来。为了争夺C位,两个鱼贩子公然较量武德,而后一筐筐鲜鱼骨碌碌滑入臭水沟中。下游的男女老少一窝蜂前来哄抢,很快将这些白花花的鲜鱼一扫而光。

陈平所居住的凤鸣落,就是这样一个充斥着鱼腥味和各种粪臭味的神奇乐土。

若是在平时,他肯定忍不住夸赞一声:“民风淳朴。”

但现在他却没有心情去吐槽这些,因为此时他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做。

不止是很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古月道人给了他三天的时间,让他去查清案件,救出身陷囹圄的一百多名狐族人。

但实际上他心中完全没有底。

先不说这一百多名狐族人是否全部清白,只要其中出了一个法外狂徒张三,那所谓的“解救”就是想屁吃,他直接就G了。

而且更加棘手的是,“漕船失火案”已经过去了整整七天,这个案子不知道已经被巡夜司、大理寺、刑部、京兆府、长宁县衙这几大衙门中的多少老油条查了个里焦外嫩?

他又不是那种智商爆表的天才,读警校时还有过挂科的黑历史——所以他凭什么以一己之力完爆京都中的一大批探案高手?

还有第三点也令人头疼,就是京都连续七日阴雨连绵,很多案发现场的第一手线索只怕早就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了。这些最原始的证据一旦被破坏,那就真的彻底没了。

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地狱开局?

按照古月道人这个老狐狸的态度,无非是……

你救出了我的族人,老夫请你吃酒;

你救不出我的族人,我让全村人都去你家吃酒!

人麻了……

“不,不能乱,只要一乱就全完了。”

“冷静,冷静,只有冷静才有可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线索!”

陈平重复了十几次深呼吸的动作,终于渐渐平复了自己紊乱的心跳。最终他昂首挺胸,走进了一栋两层高的四角古楼。

不良亭。

这里是不良人的办公驿亭,平时除了供不良人点卯、歇脚、饮用茶水外,还存放了辖区内的户籍文书、婚丧登记和不少案情卷宗。

凤鸣落的不良亭,此时就由一个名为黑伯的老头在看守。

黑伯上了年纪,头发花白稀疏,身形佝偻得像一把畸形的干柴。看到陈平到来,鼻翼两侧笑出了燃灯古佛一般的法令纹。

“陈家大郎,来此有何贵干呐?”声音苍老而低沉。

陈平酝酿了一番措辞,开门见山道:“黑伯,听说你见多识广。因此我想问问,你知道岐山白狐族的来历么?”

要着手调查“漕船失火案”,前提就是要排除掉岐山狐族的作案嫌疑,否则救人就无从谈起。

了解岐山狐族的来历,才能更好地分析他们是否真的有作案动机。

黑伯眉头一动,眼睛充满了好奇的神采:“陈家大郎,你这是打算调查七天前的漕船失火一案么?”

“是。”陈平点头。

黑伯想了想,状若深思道:

“按照本朝编写的《大梁书》记载……”

“三百年前,大梁皇帝有感于妖道横行,危及人族统治,于是颁行了杀妖令。当时很多妖族都迎来了灭顶之灾……”

“当时岐山白狐一族自恃有本族的秘境洞天,人族无法攻入。但他们的秘境洞天虽然坚不可破,却终于被人族用反间计从内部突破……”

陈平忍不住追问一句:“怎么突破的?”

黑伯回忆起遥远的历史,眼中也多了几分沧桑感:

“岐山白狐一族,食用草木精气,摄取太阴月华,自古以来修炼的便是寒冰法诀。”

“但族中内奸不知用何手段污染了本族的修行本源,致使所有族人都身中寒毒生不如死。”

“随后,岐山白狐一族的秘境洞天自动瓦解。人族攻入,几乎将岐山白狐一族全部屠杀。余下族人也是四处逃匿……”

“之后不久,便是我大周的太祖武皇帝顺应天命,对大梁王朝取而代之。”

“因为部分妖族对太祖武皇帝有从龙之功,所以大周开国之初就颁布了大赦令,准许受过教化的妖人融入人族。”

“在这之后,岐山白狐一族陆续迁入京师,为消除寒毒的折磨,举族便转而修炼起了烈阳功法。”

漕船失火案……修炼烈阳功法的岐山狐族……陈平不禁低喃道:“可巡夜司为什么一口咬定凶手是岐山狐族?”

黑伯凝思片刻,拧着眉头道:“我这有个道听途说的消息,也不知有几分真假。”

“什么消息?”陈平自然不肯放过任何线索。

黑伯凑近陈平耳畔,低语道:“据说如今的天后陛下,是当年大梁皇族的后裔……”

陈平心中一震,脑海中立刻展开高速分析:如果武皇后真的是前朝大梁皇族的后裔,那因为先祖颁布“杀妖令”的缘故,她和幸存的岐山白狐一族就是世仇关系……

岐山白狐族:妖后,得势了就天天蹦跶,劳资早就看你不顺眼了,火来!

乍看之下,岐山白狐族出于报仇心理,公然在京都中纵火焚烧漕船,给武皇后一个下马威……好像也合情合理?

但问题是大梁王朝灭亡已经有三百年了,就算武皇后还有大梁皇族的一丝血统,岐山狐族犯得着为三百年前老祖宗的恩怨继续掐架?

除非有另一种可能……捋清了因果逻辑后,陈平接着问:“黑伯,那近些年来,岐山狐族是否与朝廷起过冲突?”

黑伯想了一会儿,直视着陈平:“岐山狐族从未有人步入仕途,在京都多年一直以低调著称,和朝廷起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陈平暗自舒了一口气,也就是说,岐山白狐族的作案动机不大。

只有确定了这个大前提,他才敢深入地往下查案。不然古月道人让他查清案件,让他救出族中一百多号人,他还不如直接提桶跑路!

“黑伯,那案发了这么多天,我们不良人有没有拿到漕船失火案的卷宗?”

调查起这桩案件,无非就三个大方向:探监、查卷宗、勘察案发现场。

但探监基本就被陈平排除了。

首先是被关押的狐族人太多了,一个个问话太麻烦;其次就是巡夜司那帮人一个个鼻孔朝天,不良人向来入不了他们的眼……陈平也懒得低声下气地去探监。

所以现在只剩下查卷宗、勘察案发现场两条路可走了。

“……昨天下午,长宁县衙那边刚送来了一份卷宗副本,说是给我们留存,你看看?”

黑伯从身后烛火昏暗的案牍房捧出了一沓文书,放到面前的方桌上。

陈平展开卷宗阅读,“漕船失火案”大体记录如下:

【冬至那一天,一批漕船自江南返回京都,漕船上载有大批粮食和漕银。】

【拂晓时分,洛水大雾弥漫,此时漕运船队即将抵达城南码头。一艘旗舰突然失火爆炸,波及方圆水域的另外五艘大船。】

【事后伤亡统计,漕运官兵死者五十人,受伤者一百三十一人;粮食焚毁、泡坏无数,坠入河底的漕银悉数打捞上岸。】

失事漕船不是简单失火,而是爆炸……而且炸伤了它周围的另外五艘大船,说明威力巨大。

而且漕船上只运载粮食、漕银两大宗货物,没有其他易燃易爆物,基本排除了意外事故。

爆炸发生后,粮食被焚毁、泡坏无数,固然损失惨重……但更值钱的漕银却被全部打捞上岸。

说明幕后凶手不是为了劫财,只是单纯地在京都城中搞破坏……漕运官兵死伤数目接近两百,绝对算得上是一起重大事故了。

煌煌京都,天子脚下,发生如此重大案件,难怪武皇后会雷霆大怒。

那凶手的作案动机,只是为了公然打武皇后的脸?

毕竟长安帝闭关修行未出,真正的掌朝者只有武皇后。

等等……这起案件会不会涉及党争?

他才猛然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当朝宰相卢嗣良!

七年前,长安帝闭关修行,同时将监国大权交给武皇后、宰相卢嗣良两人,本意是为了让二人互相监督,互相制衡。

但卢嗣良经常称病不朝,将朝中大事一股脑交给武皇后裁决,自己整日寻山问道,还在相府中豢养了一大批能人异士。

会不会是这个老狐狸表面上韬光隐晦,实际上早就打起了夺取权力的算盘?

这个可能性很大!

他早就听过“卢相府舍人三千,个个都会飞天遁地”这样的说法。

万一这起案件涉及武后、卢相两派的党争,对他一个小虾米而言,这个案子就会变得凶险重重。

可如果不把案子查清楚,救出那一百多个狐族人,古月道人也不会轻易放过他……

但这只是猜测,不是既定的结果!

还得综合当事人的口供、案发现场的证据来判定。

刑事卷宗中,除了记录案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往往还记述了相关证据,以及当事人的口供。

但陈平往下一看就傻眼了。

“证据呢?”

“口供呢……?”

卷宗后面什么都没有。

长宁县衙送来的卷宗,竟然是阉割版的!!!

黑伯看到陈平惊愕无语的表情,不禁苦笑着摇头:“陈家大郎,我们从官府收到的卷宗,绝大多数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删减……或许只是上头不想让我们不良人知道太多秘密吧?”

说得好听,其实还是歧视不良人啊喂!

而破案讲究铁证如山,没有证据也没有口供,案子就永远只能停留在空想阶段。

陈平捏紧了拳头……这案子还石皮亻尔女马白勺石皮!

黑伯听到陈平咕哝出几句怪异的话,接着就看到他不顾一切冲出了不良亭。

……不禁喃喃道:“这小子疯了?”

……

不良使丁成刚要走进不良亭,却被一道人影撞了一下,接着就看见那人消失在远处。

他突然醒悟过来:“咦……这不是陈平那小子么?”

这时黑伯匆匆走出,惊慌失措道:“这小子查案查疯了,丁成你快去看看他!”

“查案查疯了?”丁成好像明白了怎么回事,立即朝陈平的方向追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