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穿越者,陈格最初的想法,是给这方世界,引入更为先进的信号代码。
摩斯密码。
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个世界还没有拼音字母这个东西。
大脑一番检索之后,才想起古代的反切码更适合。
陈格还想过制作枪械子弹。
前世各种的穿越剧他也看了不少,那种别人拿刀子你拿枪的画面,想想就很爽。
可轮到自己穿越,陈格才恨恨地咒骂一句,老天不公。
在这方世界,他连简陋的燧发枪都没办法造出。
先进半步是优势,先进一步就真的很扯淡。
陈格懂得枪械制作的基本原理。
但燧发枪要求枪管长,管壁薄,质地还很坚韧。
这个时代的冶金技术和加工精度,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只能造出很是劣质的熟铁。
陈格也想过用熟铁制作小型火铳,同样,冶铁工艺都没法保证品控,炸膛的风险太大了。
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强行制造并使用的下场,
就是自己对自己疯狂输出。
他懂得造枪,不懂冶铁啊。
不过,陈格也不是除了反切码就没有能拿出的手的东西。
造不了枪,黑火药还是没问题的!
一硫二硝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
黑火药的制药门槛着实低了很多。
不过如果按照上面这种配方,做个烟花爆竹还可以,想要达到伤人甚至是杀人的威力,还远远不够。
他需要严格增加硝石的比例,降低木炭的比例,加入适量的蔗糖,才可以让黑火药更加高效。
但同火铳枪械相比,这玩意只能搞搞偷袭、埋伏和暗杀了,防身基本用不上。
除非同归于尽。
……
北魏永和十八年,除夕。
魏兴军部在腊月的最后一天,向朝廷呈上了他们本月的第三封捷报。
宗泽停止了进攻,准备撤军了。
南越如此之快做出撤军的决定,邓田的失利和魏兴援军的到来都不是宗泽做出此决定的直接原因。
而是后勤补给出了问题。
临江那批刚刚制造好,准备补给他们的武器军械,被闽人给截胡了。
撤军的消息一样传回了南越都城,成都。
朝堂上,越景帝赵光大发雷霆。
年关,南越在北魏身上连吃三场败仗,朝臣个个噤若寒蝉,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承担责任。
此次北伐前,南越的军政两派放下所有的成见,一致同意宗泽作为此次北伐的主帅。
因为宗泽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老将,朝臣们希望他能为即将到来的新年添一份大礼。
毕竟大家都清楚,自家的这位皇帝陛下,可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主。
如果再失利,怕是一大批人要跟着倒霉。
可万万没想到,一场预想中本可以快进快出的胜利,却以如此荒诞的方式草草收场。
“查清楚了没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散朝后,皇宫的偏殿内,越景帝赵光对着殿内跪拜之人质问道。
跪拜之人体态消瘦,身着红衣,头戴法冠,脸上还戴着一张鎏金铜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
见赵光发问,红衣人不语,从袖口中掏出一份文书递了上去。
赵光好像也习惯了对方不回话的态度,直接接过文书。
文书中的内容很多,气头上的赵光根本没有耐心细看,粗略扫了两眼便抬头看向红衣人。
“齐战未免也太无法无天了吧!”赵光盛气凌人的咒骂道,“钱一分未给,还吃了我们所有的军械!”
红衣人没有言语,面具下的两只眼睛平静地看着发怒的赵光。
“你们奏乐处不是提前和齐战暗中签订了协议吗?这段时间保持边境的安定,互不侵犯,这批产出的军械其中一半低价卖给他们,现在钱一分没有,军械还全被对方吃了!”
“陛下,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错不在齐战。”
面具下,是一个阴柔的声音:“根据我们安插在闽国的细作传回的情报,军令来自建安,丞相征事甘仪亲自送达江陵。”
“这么说,建安方面知道了你们和齐战暗中达成的协议?”赵光连忙追问道。
“不,建安方面的消息来自魏兴!”
红衣人摇摇头,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慢条斯理地说道:“综合我们所掌握的所有情报,此次出征的失利错不在宗泽将军,而在我们内部。”
“你的意思是,有北魏的探子得知了我们的军械制造计划,然后透露给闽国?”
盛怒下的赵光还是保持了一定清醒的头脑,他很快从红衣人的话语中捕获到有用的信息。
“陛下圣明!”
红衣人点点头,“和齐战暗中签订的协议是二处干办衡文石,知情之人甚少,绝无泄密的可能。反而军械制造计划是陛下钦点,奏乐处和少府主办,又经临江郡配合,不难保证哪个环节会出差错。”
“那你觉得,消息是从哪里泄露的?”赵光强压着怒气询问道。
“少府、临江,甚至是奏乐处,都有可能,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临江的嫌疑最大。”
红衣人冷静地分析道:“如果消息是从成都泄密出去的话,闽国不会这么晚动手,毕竟计划从十月份的时候便已开始实施。”
“那就查!好好的查!狠狠的查!”
赵光咬牙切齿道:“一定要把这只藏在阴沟里的老鼠挖出来!”
“陛下放心!我已经安排一处和三处的人联合行动了,不仅是临江所有官员,包括他们的家眷,亲朋都我们都要筛查一遍。”
红衣人冷冷地说道:“当然,少府和奏乐处也在其中。”
“还有,齐战那边,必须敲打!”
愤怒的赵光面部肌肉一阵阵地抽动。
而在距离成都遥远的魏兴郡,宗泽站在一处山顶,隔空望着远处的沱河,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将军,该走了。”
身后,护卫提醒道。
“哎!”
宗泽长长的叹一口气,“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河?”
护卫没有回话,宗泽转身下山。
一声长叹,让这位将军久久无法释怀。
于是,在这年除夕,沱河东西两边的将士以截然不同的心情,迎来了北魏永和十九年和南越昭宁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