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1 / 1)轻梦入星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如此,在精神上,他们也是卑微的。

地主老爷们高高在上,可以读书识字,坐拥良田,掌握话语权。

就算是关于戚继光的话本故事里,也只见得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戚继光确实神武,但戚家军的普通士卒呢?

现在,朱明竟然告诉他们,保家卫国是靠着他们!

这群苦哈哈的“泥腿子”如何能不激动?

朱明看着护卫们一张张黝黑的脸颊,叹道:“所以说,本王叫你们读识几个字,免得受读书人欺骗!”

向来不肯参加识字班的护卫们脸色一红,低头不敢说话了。

但他们心中更有振奋。

“这样吧,你们回头多识字,争取写一份思想汇报。”

“谁写得好,本王就提拔他当队头!”

有大胆者当即发问,“王爷,啥叫思想汇报啊?”

朱明笑道:“就是你们保家卫国的想法,把他写到纸上!”

“我不管你们怎么写,但你们要自己写出来亲自交给我!”

这时,张大猛满脸纠结,急道:“王爷,我这个大老粗也要写吗?”

朱明点点头,“必须写,每个人都要写给我看!”

张大猛摇头叹息,哭丧着脸。

但他不敢提不写。

人要脸,树要皮。

底下这群小兵都写了,他这个主将不写,有些丢人。

……

书房。

“阅兵”过后,张大猛特地找到朱明。

“王爷,您是如何得知戚爷爷的事,他在义乌招兵的事,是真的吗?”

张大猛目光炯炯,盯着朱明。

一副大感兴趣的样子。

朱明心知,恐怕戚继光这位民族英雄也是张大猛的“偶像”了。

他正色道:“自然是真的,本王怎会编排前辈英雄!”

闻言,一向以硬汉示人的张大猛少有的感慨起来。

“可怜戚家军千余口人,南征北战,没有死在贼寇手中,竟亡于奸臣之手!”

“我是不信堂堂戚家军会闹饷兵变,必是秦桧之流残害忠良!”

“若戚家军在世,怎容鞑子如此猖狂!”

朱明没想到张大猛一语道破天机。

“戚家军兵变”,大明官方的说法是戚家军闹饷发动兵变,时任蓟州总兵王保平叛,尽屠之。

这个说法,可是大明官方从上到下都认可了的。

但有点脑子的人都会对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大明这群贪官污吏迟发、扣发饷银不要太平常,戚家军闹饷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就做熟了的套路。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犯得着因为这点“小事”造反?

根本原因还在于张居正、戚继光死后,这支部队没有过硬的后台了。

戚家军又能征善战,作风优良,挡了辽东文官武将的道!

朱明不想在这个话题上深谈。

虽然此事在后世,但凡对明史有点了解的,可谓人尽皆知。

但在这个时代,信息是完全封锁的。

朱明不想表现太过。

朱明叹息道:“国之将亡,必有妖孽!”

“无论如何,戚家军未战死沙场,却亡于国朝之手,可悲可叹。”

“辽东之事已经无可挽回,鞑子实乃我大明心腹大患。”

这已经不是张大猛第一次听朱明发表对时局的看法。

张大猛闻言默然,双手微微发颤。

他忽然想起记忆里已经遥远的硝烟。

一场大败,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

朱明忽然发问:“大猛叔,我听闻你出身行伍,可曾参与过征辽?”

张大猛虎目泛红,强忍泪水。

他捶胸长叹。

朱明见此情景,哪里不知道自己触及他伤心之事。

良久,张大猛才收拾心情。

“王爷,我本辽东抚顺人士,出身寒微,万历四十六年,鞑子侵占抚顺,全家老小皆死于兵乱!”

“万历四十七年,入东路军,主将正是总兵刘綎。”

“总兵见我有几分勇力,提拔我为亲兵护卫。”

“后萨尔浒之战兵败,总兵战死,我侥幸得活,流落辗转。”

张大猛寥寥几语,就把出身来历交待了。

朱明却听出其中的残酷。

万历四十七年,距今已有十年,“萨尔浒之战”,正是大明崩溃的开端。

大明二十万精锐,尽丧努尔哈赤手中。

“往事不提了,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我也算为国尽忠了!”

朱明默然。

但还是能听出张大猛内心的不甘。

国仇家恨未报,谁能甘心?

朱明道:“大猛叔可知我为何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练兵?”

或许是听多了朱明大胆直言,张大猛也不对大明抱有希望了。

他无所谓道:“戚家军死于奸臣之手,刘总兵之死,我看也蹊跷得很!”

“当年主将杨镐分兵四路,刘总兵却陷于四面合围,鞑子恐怕早已得知东路军的情报!”

朱明冷笑道:“大明以文制武,实在太过!”

“杨镐这个计划,我看是愚不可及!”

“分兵四路,却没有机动策应,反应太慢,典型的纸上谈兵。”

“更何况,这大明朝好似一面四处透风的墙,鞑子不知安插了多少密探!”

“作战意图早就被努尔哈赤截获了!”

张大猛虽亲历战事,不过是一小卒棋子罢了。

如今听朱明这一分析,才知全貌。

他扼腕叹息道:“这大明啊,我看是好不了了!”

张大猛怒道:“你是宗室之后,不如兴兵夺了这江山,重整乾坤!”

冲动之下,竟然口出狂言。

一时间,朱明也有些呆住了。

这么虎的吗?

张大猛这些年一直耿耿于怀,对朝廷尤其不满。

今日脱口而出,好似出了一口恶气。

迎着张大猛喷火的眼神,朱明笑道:“兵危战凶,此事必须从长计议。”

“大猛叔且放心,早晚叫建奴知道厉害!”

张大猛狂笑道:“有王爷这句话就够了。”

二人商议良久,并制定了下一步计划。

张大猛认为,瑞昌人多眼杂,练兵之事,不宜在王府进行。

朱明从善如流,决定把人员安排到小青山庄子上。

正好,下一步的计划重心还在小青山的铁矿。

这个时代,矿工具备良好的纪律性,正是最优良的兵员。

铁矿又能冶炼为钢铁,武器来源无忧。

二人又说了几句交心之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王爷,秋月有要事禀告!”

秋月当了王府大管家,很注重规矩起来。

哪怕现在火烧眉毛,十万火急,她也不愿失了礼数。

朱明眉头微蹙,“进来吧!”

秋月见张大猛也在,心中松了一口气。

她福了一礼,正色道:“王爷,一号铺出事了!”

“县衙贾师爷和杨班头带人闹事,非要查封店铺!”

朱明听完之后,脸色微沉。

没有当即发火,似在思量什么。

张大猛却是怒目圆睁,勃然大怒。

“什么狗屁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骑在王府头上作威作福!”

说完,张大猛叫嚷道:“王爷,我马上带兄弟们砍了他!”

朱明却是摆摆手,“大猛叔莫急,先问清楚再说。”

张大猛“哼哧哼哧”坐了下来,灌了一口茶水。

脸色犹自不忿。

朱明看向秋月,“贾、杨这两人的风闻向来恶劣,本王也是听说过这的。”

“素闻二人贪婪,却是为利而来。”

“游忠也是聪明人,为何不给些好处打发了?”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

有些必要的“公关”费用,朱明也不会吝啬。

毕竟,他现在还做不到在瑞昌这一亩三分地只手遮天。

秋月急道:“王爷,游忠已经当面暗示了。可惜他们故作不知,非要查封店铺!”

朱明这下明白了。

“看来这两人是有些人派来咬人的狗啊!”

既然撕破脸,不讲规矩。

那就不要怪他下狠手了!

旋即,他命令张大猛道:“大猛叔,这事就交给你了!”

“狠狠地揍,只要不出人命,出了事我兜着!”

张大猛咧开血盆大口,笑道:“王爷,这事就交给我吧!”

“也活该他们倒霉,必拿他们好好立个威!”

不多时,张大猛随意点了十余王府护卫,直奔北城兴和坊。

……

一号铺。

此时,游忠招呼着伙计,死命跟几个县衙衙役对峙着。

游忠知道,这会子他要是怂了。

这一号铺的掌柜必然易主。

他辛苦熬了这么多年,最大的机遇也会溜走。

游忠只能硬顶着!

等待秋月搬来救兵。

这些伙计大多都是秋月亲自招揽的,一个个都有些机灵劲。

他们更明白,店铺要是关门了,这上好的工作就没了!

但也有人拎不清的。

张小二哆哆嗦嗦,手脚发软。

“王哥,咱跟官差硬顶,能行吗?”

“到时候吃了官司,那可就惨了!”

说着,他的脚步就往后撤。

王雷也是一号铺的伙计,虽然都是学徒工,但他很得掌柜游忠信任。

无形中算是一帮小伙计的头头。

见张小二怂蛋了,王雷低声怒喝道:“谁特么今天怂了,老子一定会禀告王爷!”

“这就怕了?村里抢水争田都不怕死人?就这几个歪瓜裂枣,你们怂个蛋!”

众人闻言一惊,少数蠢蠢欲动的伙计心下迟疑了。

说到底,他们还是舍不得这份好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