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商帮更是大明第三大商帮,仅次于徽商和晋商。
瑞昌临近长江,距离彭蠡口(湖口,鄱阳湖入湖口,可直达南昌)很近,水运便利。
既可去往南京、扬州,又能去往苏松,往浙江走也有水路。
但凡有点见识的,对商贾之事并不陌生。
陆大有面露疑惑之色,奇道:“既然王府不把肥皂拢到自己手里贩售,那主要经营什么呢?”
陆小建道:“陆叔,你可知道小青山的铁矿?”
陆大有对瑞昌地界大大小小的事可太清楚了。
更别提儿子陆三也说过小青山的事。
说起来孙李两家铤而走险,要跟王府开战,小青山的铁矿未必不是一大诱因。
盐铁之利,在大明绝对是巨利。
万历皇帝派太监去各地捞钱,主要还是盯上了各地矿山之利。
能让一个皇帝如此觊觎,其中巨利,可想而知。
大明的铁产量约摸在两千万斤上下,而大明人口保守估计也有一亿。
这么多的人口,生产生活是离不开铁制品的。
从民间不起眼的菜刀、镰刀、犁锄,到大明军队的刀枪箭炮,盔甲火铳……
一年的铁需求,怎么也得两亿斤。
而以大明的炼铁水平,钢的产量极低,大部分铁制品很容易产生铁锈消耗掉。
因此,大明民间的钢铁需求还有巨大的缺口。
虽然这时候所谓市场经济的道理还不为人所知,但聪明人早就发现了炼铁生意的暴利。
大明官方的铁冶因为管理不善而被私人兼并。
各地大大小小的铁冶如雨后春笋一冒出来。
苏钢、晋铁、闽铁、佛山钢铁……
当然,这个生意只有当地黑白两道通吃的主儿能干得……
陆大有牛眼一瞪,忽然道:“你的意思是,王府要成立商号,到各地贩铁?”
陆小建点点头,迟疑道:“应该是吧,我听三子哥和虎子哥说,王府最近的人手和银钱都往小青山砸了不少。”
“据说,现在小青山的矿场都有上千号人了!”
陆大有听的心头一跳。
他惊叹道:“啧啧,小王爷真是能成事的人啊。”
“这才多久,上千号人手的矿场,不算很小了。”
“九江很多的小矿场,一二百号人就敢偷着挖。”
陆大有霍然起身,又道:“小青山那一带又靠江,还别说,真要炼出铁往外贩运,便利得很。”
“东南西北都可去得。”
陆大有拍拍陆小建的肩膀,鼓励道:“小建,这个机会你得把握住了。”
“我看王府这个商号绝对比府上那个肥皂要有前途得多。”
“昔年我跟你父亲也去外面闯过,商贾之利,真是大得没边了。”
陆小建眼睛一亮,笑道:“叔,你跟我爹年轻时候到底做的什么生意啊?”
陆大有瞥了一眼陆父。
陆父点点头。
陆大有明白了陆父的意思,他冷笑一声,道:“什么生意?”
“杀头的生意!”
这话把陆小建唬得一跳,脸色发白。
“陆……叔,你……可别吓我!”
陆大有抿了一口茶水,肃然道:“若不是年轻时候拼了一把,你觉得我跟你爹这辈子还能娶得起妻,建得起瓦房?”
“说不定早在哪块埋着呢,兴许骨头都烂了。”
“万历年河南大旱,颗粒无收,我们几家逃荒到了九江。”
陆小建知道自家不是本地人,却不知道这里面还有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
陆大有继续道:“当初就是我和你爹就是跟着王府的张大猛管事干私盐的,这才攒了一笔家业,在陆家庄落了脚。”
陆小建彻底懵逼了。
干私盐,可不就是杀头的买卖嘛……
陆大有见陆小建脸色发白,笑将起来。
陆父道:“也没那么严重,毕竟有王府的招牌,至少衙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遇到其他私盐贩子,少不了拼命。”
陆小建僵硬地笑了笑,问道:“后来呢?”
陆父道:“哪有什么后来。”
“后来老王爷和王妃染了疫病,这事就干不下去了。”
陆小建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在心中消化了一下,半晌无语。
陆大有颇有几分得意,“说起来,王府当年的红火,我跟你爹也算是功臣了。”
“不然你以为你跟三子怎么能进王府?”
陆小建明白了前因后果,重重点头。
他忽然问道:“叔,爹,贩盐的利有多大?”
陆大有正色道:“大到没边了,大到杀头也有人抢着干!”
“就这么跟你说吧,咱们吃的淮盐,盐商从灶户那买,三钱混子能买一石不止。”
“到了咱们手里,三两一石的价!”
“呵呵,你说这里面有多大的利?”
“这还是正常年景,若是灾年荒年,奸商还要加价。”
陆小建眼睛瞪得如铜铃,声音发颤道:“一来一去,岂不是十倍之利?”
陆大有道:“算算不止十倍之利了。”
“奸商的手段太多了,莫说囤积居奇,哄抬盐价,单是故意在盐里面掺沙子,就是巨利。”
“呵呵,人家掺的是沙子,百姓可是拿真金白银买的盐!”
“不过,私盐卖的便宜,也就五倍之利吧。”
陆小建震惊道:“也就……五倍之利……”
“我听虎子哥说,府上的肥皂,这么稀罕的东西,卖出去才一倍利。”
陆大有摆摆手,“话可不是这么说。”
“盐粮铁布,这些东西但凡是人都要用到。”
“人只要活着,总不能不吃盐,不吃粮,不穿衣。”
“土里刨食,谁还能不用铁器?”
他话锋一转,又道:“三子回家带了不少肥皂,我也用过,确实好东西。”
“若想活得体面点,家家户户还真得备着。”
“但是……这玩意用不起的还是大有人在的。”
“你想想咱们陆家庄,有几家舍得用?”
陆小建沉思片刻,明白了陆大有的意思。
肥皂虽然是个好东西,但不具备盐粮铁布这种生活必需品的性质。
难怪王爷将肥皂生意铺开给别人做。
而这些商人,又把肥皂往江南等富庶之地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