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一遇风云(1 / 1)惊年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邵芳看着拿着点心狼吞虎咽的陈惇,不由得道:“这好端端喝茶的意境,怎么全都没有了呢?”

“有有有,”陈惇拍了拍点心渣滓,道:“现在可以上茶了。”

这边取出盖碗和铜壶来,也别有讲究。如盖碗用的茶盖就是船形,捏着船帆轻轻晃动,便可以割去茶碗上飘浮的泡沫。陈惇连称讲究,道:“我以前也就在茶肆里喝过茶,里头摆设无非是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碗、紫铜壶和老虎灶,哪儿比得上这样的精致。”

邵芳烧水也用的不是柴,而是香樟木,一烧进去就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你闻这味道,香樟香气霸道,直入心脾,只是依旧难掩茶叶清香,而且等香樟香气散去,茶叶清香依旧,甚至更为悠长。”

陈惇点头道:“你这么说,让我想起了曾经在唐时风靡一时的龟兹乐,终是难抵中国雅乐,华夏正音。”

龟兹乐已经随风消散难以寻觅,传自周秦的大典乐歌却一直流传下来。

“你这么说,倒好像意有所指。”邵芳只感觉他思维跳脱,天马行空。

“我只是想到这苏州城,人们总想知道一座城市的主人是谁,”陈惇就道:“是勋贵、豪强、势要、大族、士绅、巨富?都不是,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民。有些人翻云覆雨,一伸手便遮住了一片天,殊不知很快就要烟消云散,就像这香樟香气一样,看似被它无孔不入地包围了,但只要推开一扇窗,这霸道的香气很快就能消失地无影无踪。剩下不散的茶香,就像没有遮蔽的朗朗乾坤一样。”

“你怎么推开这窗,”邵芳摇摇头:“又上哪儿找这凉风去呢?”

“我的凉风且先不管,”陈惇微微一笑:“我的窗户近在眼前,不是别人,就是你樗朽啊。”

邵芳提起茶壶摇头道:“我看你的窗户找的不对,我是一截烂木头,从来朽木不能充作栋梁。”

“说朽木的人,怕是不知道有一种木头,叫做阴沉木,”陈惇哈哈道:“这种朽木是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有峥嵘之姿,铜铸之骨,埋于地下千年不腐,万年不化,纵有黄金满箱,不如此木一方,比这世上所有的木头都值钱。”

邵芳被夸得通体舒泰,心道我邵芳耳朵里也灌进过无数赞誉,怎么都不及眼前这人轻飘飘的几句话,想他常常用关汉卿的戏文,自称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这样的诨话他平日还自以为得意,如今听了陈惇的比方,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文化人。

“好吧,想来你也从彭玺口中知道了消息,”邵芳倒也坦白:“我的确从他手中购过十万石粮食,是今春一月,跟在陆家屁股后面买的。”

邵芳精明伶俐,当时从应天做了生意回苏州,酒席上觥筹交错,听到本地大粮商彭玺的酒醉之言,说将五十万石粮食卖给了陆家,他心中一动,虽不知道陆家为何囤积粮食,但嗅觉敏锐的邵芳已经感到了陆氏不久之后会有大动作,这种操纵市场,操纵资本的手段,邵芳不是第一次见,他在福建做买卖的时候,就见过汇远钱局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就是通过操纵盐价开始的。

买进卖出,一呼吸间就可以获利百万,邵芳心道别人吃肉我喝汤也行,便也找到彭玺,问他收购余粮。

“彭玺当时手中余粮罄尽,”邵芳道:“但他当初收购余粮,八分一石,卖给陆家,是以市价二两卖的。我出了二两二的价格,他抵挡不了,便又去常熟搜刮了一圈,还真搜出来十万石。”

邵芳知道跟着陆家不会错,但他没想到时机会这么快就到来。听到常熟大水他就知道粮价肯定会涨,究竟是市场涨起来还是人为推动地他不管,但他今日已经听到米价涨到了三两二的价钱,他预估米价涨到五两左右就可以抛售,没想到陈惇找到了他。

茶叶在陶瓷碗中一上一下,茶芽朵朵,叶脉绿色,鲜活异常。沸水冲泡进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一圈,然后自碗中心升起,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热气飘荡开来。

“我是个商人,商人逐利。”邵芳喝了一口茶道。

“你是个商人不错,但又不是一般商人的模样。”陈惇轻轻一笑:“爱聚敛,可也轻财好义,肯掷千金周人之急,济人之困,这江南及时雨的名号,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来。如果说一般的商人,最怕不过千金散尽茕然一身,你邵芳最怕的应该不是没钱。”

“那我最怕什么?”邵芳好笑道。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陈惇道。

“商人逐利,我邵芳本质是个商人,”邵芳一震,道:“但我邵芳义先于利,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结交朋友,而且是要彼此脾性相投的朋友。我与你倾盖如故,要我放下顷刻就可以得到的几十万两银子,这种在别人身上不可能的事情,我邵芳为了你,还是心甘情愿的。”

“二两五一石,”陈惇开出了价格:“你二两二收的,总也要你赚一些薄利的。”

邵芳却道:“且慢,我粮食可以卖给你,价钱我也不讨,但是有一点,你拿走粮食去售卖,别人就会知道你的粮食从何而来,届时我邵芳在苏州可就不好经营下去了,你是我的朋友不错,但我邵芳,也不止你一个朋友。我照顾了你的脸面,你也得为我考虑。”

陈惇点头道:“我自有办法,不会叫人知道粮食从何而来,只需你将粮食装上大船”

目送陈惇离开,身后的老仆收走了多余的茶碗,道:“少爷,几十万两银子呢,丹阳老家铺子,正缺周转就真的不要了吗?”

“我常跟你们说,”邵芳道:“不能只计眼前之利,而看不到更久远的利益。你们只看到了几十万两唾手可得的眼前之利,却不知道比这更值钱的,是欠下的人情。”

“少爷,人情值当什么?”这老仆显然还是不能理解:“这么多年,多少人欠下你的人情,也没见他们还上。”

“他们还不还都无所谓,我邵芳不在乎,也不当回事。”邵芳站了起来,道:“但这个人不一样,我下了大力气笼络,在他身上压下最大的本儿,就是希冀有一天能得到回报。”

“他能回报上什么,”老仆摇头道:“能还上几十万两银子吗?”

“你说我邵芳一条命,值不值几十万两银子?”邵芳自言自语道:“说不定,他能活我一条命呢?”

邵芳想起何心隐对他说的,曾于帘后见张江陵的事情。

“能掌天下大权,能杀人,”何心隐道:“能杀我。”

“也能杀你。”

“有物生之,必有物克之,”邵芳暗道:“一遇风云便化龙的人,天下又岂止张江陵一个?届时谁是敌手,我倒更看好这陈梦龙一点。将来的事情,真是也未可知啊。”

府衙中,陈惇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十万石粮食,满打满算支持四十天,决不能投放市场,否则一夕之间就会被抢光,米价涨得更快。我的打算是,用这新米换陈米,一斤换三斤,这样我们可以支持一百天,可以维持到夏粮上市。”

“陈米也没处换,”归有光道:“大户把持苏州、常州、松江所有的粮食,连陈米都不售。”

“我知道他们有个粮油协会,以陆氏为首,”陈惇道:“陆氏不发话,谁也不敢给官府卖米,也都等着粮价上涨。但我就不信这陆氏能一手遮天,一户人家中的俩兄弟,尚且生有异心,何况那么多的粮商大户,总有人不和陆氏一条心的,他们只是慑于陆氏的威胁罢了。”

而且陈惇还并不打算从常规渠道购买陈米。

常州府的江阴、无锡两县,忽然拉来了大批粮食。

“新米换陈米,”卸货的人大喊道:“一斤换三斤,童叟无欺,欲购从速”

“今年夏粮还未上市呢,”许多人围凑过来:“哪儿来的新米?”

“要真是今年夏天的新米,那就一斤换五斤了,”陈惇跳下货车:“这是去岁常熟的大米,粒粒饱满,清香扑鼻,一斤换三斤陈米,这个买卖划算吧。”

“而且现在,苏州米价大涨,”陈惇道:“一百斤这样的米,要三两三的银子,而陈米价格只涨了六分”

他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最先按捺不住,道:“你们收多少,我家有陈米,但只有二升,收不收?”

“收啊,别说是二升,就是二合也收,”陈惇一把解开米袋,任由百花花的大米倾泻而下:“多少都要。”

“走一路收一路,”陪着陈惇来常州的苏州小吏擦着汗道:“已经售出六万石,换了十八万石陈米了。”

“仔细挑拣过了吧,”陈惇道:“陈米是要能吃的,不是腐米。”

“都能吃,决计没问题,”这小吏道:“其实普通百姓家都舍不得吃新米,都吃的是陈米,也自有一套贮存办法,没有检查到发霉的。”

陈惇点点头,“有人逼着我们高价买米,算准了我们最后走投无路所以有恃无恐,一天一个价地涨着,就等我们就范了。”

苏州粮店即使施行限量,两万石粮食也很快就卖光了,所有人都相信官府坚持不了多久了,苏州城马上就会断粮,因此粮价就像是滚雪球一样,一下子从陈惇离开时候的三两三,涨到了五两六,并且涨势强劲,丝毫没有放缓的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