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阴阳与五行的文化定义
阴阳与五行是华夏文明的核心定义,是中国传统理学的文化支点,首先要说明一点“阴阳与五行”不归于哲学的范畴,与哲学没有任何关系。
原因是“阴阳与五行”学说是纯物质论的学说,不含有“精神”或“理念”性的东西,“阴阳与五行”学是研究宇宙万物的学问,是时间与空间学理论。而哲学是研究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学问。哲学涵盖唯物论与唯心论两大文化概念,与中国传统理学文化风马牛不相及,不要混淆文化概念。
中国人往往在文化概念上混淆视听的原因与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逻辑思维学有关,也与中国人重视经验积累、重视代代传承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极大一部分是经验积累,直观观察自然得出的经验教训,在一代代人中间传播、验证,最后总结汇总成一套完整的理论,来佐证宇宙间的一切事事非非。而非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方法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因此,不能将中国传统理学与西方哲学混为一谈,把错误的概念定义于千古恒定的文化概念之上,误导后来的学习者。
阴阳学说产生在华夏文明之始,为华夏民族观察天象得出的经验,并积累成一套华夏人研究宇宙时间与空间的一门学问,及一种文化概念。“阴阳”很好理解,白天就是“阳”,黑夜就是“阴”,延伸到万物天是阳、地是阴,男是阳、女是阴,物体的正面是阳、反面就是阴。
五行学说产生在甲骨文产生之前,较晚于阴阳学说,但却是华夏人开始用天干地支记年时期就已经产生了的一门学问,五行学说后经周代几百年的探索积累,到汉代基本已经形成一门完整的概念性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自然理学家们观察自然得出的规律性思想概念,而非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含有抽象、推理的思想概念,但绝对不是逻辑思维的学问。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自然理学家们观察自然得出日出东方,天气温暖,万物沐浴阳光,茁壮成长,故以“木”来代表东方、春天、青色、肝胆、目、怒等等。日行中天,太阳偏南,万物沉浸在火热阳光下,故以“火”来喻义南方、夏天、红色、心脏、小肠、舌、喜等等。日暮西山,天气渐寒,万物收藏,故以“金”来喻义西方、秋天、白色、肺、大肠、鼻、悲等等。日藏月起,黑夜来临,阴动则流,水气聚于阴,寒冬来临,故以“水”来喻义冬天、北方、黑色、肾、膀胱、恐惧等等。大地为土,滋养万物,故土藏于四季之间,喻黄色、脾、胃、口、思等等。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奠定了华夏民族长期生活实践中的两大基础学问,一个是中医学,一个命理学。通俗的说就是中国人行为中两种正常的需求表现,一个是看病问治,一个是看命问卦。
在这里我们不谈华夏传统文化的理论根系,只说华夏民族的实践理论中医学与命理学,也就是看病与看命。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