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两场战斗,郑国和陈国这两个小国都已经被晋国给压服了,是时候去举行一场会盟。
晋国军队回国的路程中,恰巧逢集见一队使者,从周王室出发,途经郑国前往齐国去。
正好他们都在恒雍这个地方休息,于是荀林父见到了来自周王室的使者。
周王室的使者对于晋国从郑国回来,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正好闲来无事,荀林父和周王室的使者闲谈。
“王使此番路过郑国,所为何事?”
周王的使者名字叫子服,是周室的一个大夫。
他如此回答道:“吾奉天子之命,前往齐国为天子迎娶齐女作为王后。”
周王室和齐国是经常联姻的,到了这一代周王也是一样。
荀林父:“齐女真是君子的好配偶,我们晋国的大子几年前也迎娶了齐女回来。”
子服笑了一笑:“是啊,齐国可非小国之偶,小国迎娶齐女,会发生动乱。”
“我们晋国的大子迎娶齐姜之时,因为路途遥远就想着轻装简行,只派了寥寥数人护送,恰逢长狄入侵齐国,差点被截了去,你们可也得小心了。”
子服倒是没有听说过这件事情,他最初听到的时候是大吃一惊的,这些狄人平时侵略边境,想想人口和粮食也就罢了,居然敢抢晋国和齐国两个大国的公子公女,这是觉得自己活得太滋润了吗?
如果那事情真的成功了,那就是中原的耻辱,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能让他们好受,尤其是齐国和晋国能够联合诸侯,再打一次长狄。
但是他又听说长狄和晋国已经结盟了。
子服感觉到无法理解:“长狄人已经如此嚣张了?”
“是啊,所以王使回去之后,让王卿迎亲之时,一定要带上足够的兵车人马啊。”
子服点点头:“我知道了,回去一定将这些话如实禀告。”
紧接着子服又问道:“那么晋国又为什么和长狄结盟?这些夷狄最是不可信。”
荀林父:“其实我们晋国和长狄结盟显然是有道理的,更有利于我们晋国吞并赤狄。”
子服摇摇头:“狄人最不可信,想必晋国攻打赤狄的时候,长狄趁机在后方捣乱了吧,一定要用武力把他们打服,他们才肯安心听话。不然的话,晋国就有祸患了。”
荀林父:“没错,我们晋国吞并赤狄之后,并不意味着四周的强敌已经消失,而是换了敌人,因此丝毫都不能懈怠啊。”
...
荀林父回到晋国的时候,已经过了两个多月,是这年的夏季了。
姬獳的孩子又相继出生,次子是未姜所出,名字叫做芫荽。
现在有芫这个字,但是没有荽这个字,所以这是一个被造出来的新字,其他人对他取这个名字表示十分不理解,但是他也没有去解释什么,只是澹澹的说,这是他自己在书写时无聊,造出来的新字。
这个孩子也是在无聊的时候造出来的,所以就把他叫这个名字了。
第三子是葵子所生,名字叫做椒,另外的娱姜生了一个女孩,名字叫青。
姬獳看着一大堆孩子,觉得要不是自己在这里,还真的不好养。
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有了三儿二女...
不过他祈祷这些孩子最终不要因为什么病而去世,毕竟他也不是学医的,遇上发烧还能帮忙治治,一旦遇上什么稀奇古怪的毛病,那就坏了,在现在这个医学极度不发达的时代,只能听天由命。
姬獳渐渐的也有些理解那些随便给儿子取名字的人了,毕竟自己的孩子太多了,那起名字也不能一个个的全部都用心去取啊。
自己的父亲就有六个孩子,给他取名的时候就已经很随便了,后面那些取名更奇怪。
差不多有个能叫的名字就可以了!还管那么多干什么呢?
值得一提的是,长狄那边已经将答应送来的美女偷偷送到了他在绛都的一套房子,他白天闲来无事的时候,偶尔会来到那里玩耍。
以前还担心身体受不住,但是现在身体已经足够强壮了,就可劲造吧。
要说他不务正业,怎么能够这样说呢?
姬獳制定的那些政策都在执行中了,需要时间去验证可行性,给他一些时间,国君统治下的那些领土,绝对能够开发的很好。
现在晋国的一切已经是井井有条了,要说去统一天下的话,他可没有这个精力和时间。
毕竟现在还不到时候嘛,吞并赤狄都需要那么长的时间去消化,就更不要说那些其他的地方了。
以现在的制度,根本就管不过来。
所以现在就只能换的方法来消磨无聊的时间。
为了解暑,他经常去国都附近的浍水游泳,不得不说现在的水质还是挺干净的,而且水里也没有什么毒蛇之类的,可以放心的去游。
游泳也是非常锻炼人的,他在前世就学过如何去游泳,而且技术也十分熟练,在这条河中是怡然自得。
但是可以让他安心去游泳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这段时间老是下暴雨,河水涨了又涨。
而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很多,河流变得湍急,而且也开始变得浑浊了起来,看起来就是十分的可怕。
哪怕是他水性好,也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自己的身后会不会有一根大木头。
经常下暴雨,空气就很湿润,而且又凉快,他一天天的被堵在了宫殿之内,不能够出去。
甚至他感觉宫殿内都要发霉了。
这么大的暴雨下着,从国都修到洛阳的“高速路”,也是因为这场暴雨而被迫停工了,那两万的赤狄劳役,只能暂时居住在聚邑,一天天不干活光吃饭,他的钱粮在逐渐的流逝。
但是也没有办法,如果让他们顶着暴雨去修路,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其中大多数人生病死亡,剩余的那些赤狄劳役忍受不了,直接暴动。
只能等待天放晴了之后再进行修路。
夏季一天天的就这么过去了,但是雨水却没有要停的意思。
这似乎是个不太妙的消息,浍水都涨成了这个样子,姬獳很担忧,黄河到底会涨成什么样子?
毕竟晋国的国土之内,可是有很长的黄河流域,而且这些地方大多都是农业非常发达的地方,如果真的造成了涝灾,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想要派人去打听,这些人也派不出去,因为很多地方都已经和中央断了联系。
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也就确定了,晋国今年必定有特大的涝灾,如果千万亩农民耕种的田地被淹,那对如今蓬勃发展的晋国来说,还真是是莫大的打击。
其他的国家也是不用说了,肯定也会有几个国家跟着晋国受到这灾害。
又等了数天,荀林父带着中军回到了绛都,越过了棘门,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结束了服役。
但是却有很多人回到家之后却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家没啦!
暴雨将他们的家和田地全部淹没,。
父亲也对这件事情十分的头疼,每天都派巫女、巫觋在外面向神祈祷,让这场暴雨赶快的过去,不要给晋国带来太多的损失。
但是祈祷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该淹的田地都已经淹了,不是野人和庶人都无家可归,成为了流民。
大雨终于停了,但是他们的田地也已经被淹没,如果用脚去踩的话,就会发现田地里的雨已经淹没到了大腿,今年他们的收成必然要没了。
最严重的也就是汾河两岸,以及大河周围。
这种天灾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只能迅速的找出对策,然后应付过去,看看田地退了水之后能不能继续种菽,暂时帮助这些庶人和野人度过难关。
姬獳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开仓放粮,将过去几年晋国累积的粮食全部都发放出去,但是这也不是免费发放的,形式也就是以工代赈,让这些灾民去劳作,然后给他们发放粮食。
而工作的内容也就是让他们继续修路。
耿邑、董邑属于是大河周围的城邑,他们之间不用修那么好的路,只要修普通的夯土路也就够了。
姬獳提出了这个方法后,晋侯听从了他的建议。
在耿邑、董邑之间修夯土路,然后将这两座城邑之间的粮食全部都以工资的形式发放给灾民。
董邑现在是董氏的私邑,董氏也觉得以工代赈这个方法很好,在这两个城邑之中修路也能够促进他们经济的发展,于是他们也就跟着国君一起实行这个政策。
而汾河那边么,则是修缮前往晋阳的路,路也不算太直,也就是汾河旁边的几座城邑之间路修的最直。
这条大路以后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就必须得修好。
况且他们还没有直接开始动工,而是先开始收集材料,收集材料也是一样的,发放给他们粮食,确保他们能够顺利的活下去。
现在还没有那么严重的贪赃枉法,克扣灾民钱粮的事情发生,所以很多粮食第一时间都能够到达灾民的手中,况且现在也没有人敢去贪。
那些灾民看见了救济的粮食,也听从了官方的指导,收集修路的材料以获得救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