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冲动了,我太冲动了。”
返回皇觉寺的途中,马秀英懊恼自责说着。
适才勃然大怒之下。
她这样一个冷静沉着的人,竟然都忍不住,直接问出:‘陈队长是否出身元庭贵族’这样的冲动言论。
造成的直接结果。
就是连刘伯温、沈万三等人也瞬间勃然大怒。
宋濂局中调和都没用。
最后还是陈恪大度。
压住刘伯温等人。
遣其侍卫长张君宝亲自护送离开。
若非如此,恐他们都不能安然离开。
其实马秀英很清楚,她失态的原因,不单单是愤怒。
更主要是,不能宣之于口的恐惧!
虽然与陈恪接触,时间很短,了解也很浅。
可不知为何,对陈恪、对先锋队这个团体,她却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她从不认为,陈恪表现出的那种自信,是狂妄。
这绝不是一个狂妄的人!
马秀英并不清楚,她所谓耳目一新的东西。
其实就是先锋队要求的,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
这些东西,在这个谎言遍地的时代。
任谁都会感到耳目一新。
也都会,即便没有完全搞懂先锋队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
但只要与先锋队接触,接触了先锋队说话办事,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的风格。
就一定会产生一种,来自人第六感,本能的,对先锋队所说所为的相信。
这其实就是印象作用!
如马秀英现在。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陈恪之言,绝非狂言。
但因与多位先锋队员接触过,并且在凤阳县,暗中观察数日,所以她就是产生了这种强烈相信的感觉。
这是一种没有任何证据的,感觉判断!
其实这就是陈恪要求先锋队,必须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的原因之一。
因为先锋队要频繁与百姓打交道。
是为广大劳动者办事。
所以,先锋队就必须要养成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的行为准则。
这种行为准则,能够减少建立信任所需的成本!
更利于先锋队,在广大村社中,迅速开展工作。
当陈恪自信言称:学去了,也没什么可怕的;只有在相同的物质条件基础,先锋队战胜这个时代所有的竞争者。
才能向天下人证明,先锋队是最好的。
才能给队内队员们,一堂生动深刻的课,让队员们认识到:先锋队之所以能胜利,其他条件都是锦添花。
都只是先锋队理念的衍生物。
只有先锋队的理念,才是保证先锋队取得最终胜利及不断胜利,主要的、唯一的核心原因!
只有经过对比,有了清晰认识的先锋队员,才会更加坚定的去推动先锋队理念,不断向前!前进!
……
她没想到,陈恪竟有这等豪迈、自信的目的!
感觉判断,让她强烈觉得,这话不是狂言。
所以产生了从未有过,不可言明的恐惧情绪。
导致她失态了!
“哼!我看这个陈恪,也不过是个大言欺人的狂妄之辈,成不了什么大事!”汤和按不住心中愤怒,攥着手,气愤冷哼道。
马秀英没有去解释。
以现在汤和的认知能力、领悟能力,即便解释,他也听不懂。
至少,现在汤和还没有这个高度。
而且,这也太伤害汤和的士气了。
任何一个团体首领,都不会把此类打击士气的内心想法,告知下属。
马秀英摇头道:“不能这么武断,何况先锋队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要继续留在这里。”
“汤和兄弟,你要做好准备,找机会接触朱重八。”
马秀英想拉拢朱重八这个最了解先锋队的先锋队高层。
若是不能从陈恪这里,得到为何红巾军学了先锋队这些聚财办法,反而会失败的更快。
或许只有朱重八才能给她解惑。
不过,她还是决定,继续留下来观察。
再找机会,缓和与陈恪的关系。
毕竟,朱重八也未必知道。
陈恪说出这番话时,她观察到,刘伯温、沈万三等人很震惊,明显也是不理解。
……
草庐。
陈恪看着众人一脸愤懑模样,笑着说道:“不必如此。”
“别说我本人,不是个元庭贵族。”
“就是我是个元庭贵族又如何?”
“只要是一个真正的,高尚的先锋队员,真正的劳动者,所谓的血种论,就不会成为先锋队事业的障碍。”
闻言,大家不约而同一笑。
陈恪是元蒙人?
他们根本不相信。
元蒙人能有这等觉悟者?
如是有,也就不会在数十年内,把一个仅次唐朝国土面积的江山,弄成这等模样。
若陈恪是个元朝贵族。
他会提出这种推翻元庭,彻底铲除贵族权力分封的理念?
马秀英就是不知道先锋队的理念。
认识不到,先锋队最终的目的,并不是创造又一个家天下。
而是要彻底铲除权力分封。
所以才会有这种怀疑。
“队长为何认为,红巾军学不了我们的聚财手段?”沈万三放下情绪后,迫不及待询问道。
他现在虽然不想着发财了。
但对于涉及到商业的东西,一直都如痴如醉。
而陈恪对这方面,一些见解、一些理念,每一次都让他大开眼界。
众人很了解沈万三,瞧着沈万三急不可耐的模样。
均都不由善意笑了。
不过,也全都好奇看向陈恪……
ps:新书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