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主动发言。
而且内容这般掷地有声!
陈恪十分高兴。
他都没想到,常遇春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现在看来,就对真正劳动百姓的了解,他们当中,常遇春绝对是第一人。
至于他本人。
他只是看的够远罢了。
他知道,常遇春最后描绘的那种景象。
只要先锋队的事业,能够取得成功,就一定能实现!
至于男耕女织,农忙、农闲之分,那种小农经济的田园诗歌。
他根本懒得去思考。
更无半点向往!
这种小农经济的田园诗歌,悠然自得,写意轻松。
就人的舒适性而言。
这种悠闲自得,写意轻松。
当然是人人都最向往追求的。
历朝历代的读书人,无数的诗词歌赋,都盛赞过这种写意的景象。
但。
这种写意景象,真的能实现?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稍微的天灾人祸,就可以将这等让人向往的写意彻底击垮!
这等田园诗歌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绝对理想的环境。
没有天灾、没有人祸。
而这种绝对理想环境,很显然,就不可能出现。
别说这个时代。
就是再过一万年,陈恪也不相信,这种只可能出现在实验室的理想状态。
能够出现在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中。
这等诗歌田园派,说白了,就是文人身最容易出现的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这里,我必须客观诚实的承认……”
陈恪忽然开口,把思绪跑偏的众人,重新拉回来。
纷纷看向他。
陈恪苦笑着说道:“我希望这种大工业模式,能够更广泛的传播开,其目的,是为了加速我们先锋队的事业。”
“我们先锋队对天下的营运,最合适这种大工业模式。”
“最能适应这种大工业模式。”
“最能将大工业模式中,劳动者的痛苦压制到最低烈度。”
“当这种大工业模式,通过各个竞争势力,为了聚敛财富,迅速推广、开展。”
“那么,通过对各个势力营运这种生产模式。”
“劳动百姓,必定能判断出,只有我们先锋队对天下的营运模式,才是最好的选择。”
“人心向背,就会更迅速的形成。”
“我得承认,这个手段,多少有些不光彩,对那些竞争势力,多少有些不公平。”
陈恪很清楚。
一旦当那些支持权力分封的。
想要当权力分封者的。
真正了解了先锋队理念,就是要彻底摧毁权力分封。
这些权力分封者,极有可能联合起来,不分什么元庭、义军,一起来绞杀先锋队。
因为先锋队,在这些人看来,玩的是掀桌子的危险游戏。
让先锋队做大成功。
他们谁都吃不到这桌子的饕餮盛宴。
而生活在旧秩序中的百姓,会在这种情况下,作何反应呢?
陈恪十分担心,这些旧秩序中,糟粕腐朽中生存的百姓,会被这些权力分封者鼓动。
毕竟,人有都有一种,不能用好坏来评价的先天性东西。
那就是对陌生环境、陌生的新事物,会本能的恐惧,不敢去大胆接近。
安于现状。
劳动百姓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强烈。
百姓从来都习惯了,不得已的被动接受。
陈恪绝不愿看到,先锋队的事业,要踩着无数安于现状、盲从权力分封者,百姓的尸骨,站在这个时代的舞台。
所以他要设计,让所有权力分封者。
不分元庭、义军。
失去人心!
至少要让他们的信誉,在劳动百姓中极大削弱!
众人听闻后,不由全都笑了。
他们倒不觉有什么不光彩。
相反,如果能够加速由乱到治的速度。
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件好事。
损失最小。
战争若是绵延无期,那才是对百姓最大的犯罪。
“我看那,队长就是想的太多了。”沈万三看陈恪还有些对自己这种手段,存有情绪抵触。
双手捧着陶瓷茶杯,笑着说道:“我们这么做,并未违反我们先锋队,客观诚实,实事求是,磊磊落落的基本要求。”
“我们这是煌煌阳谋。”
“我们没逼着他们学习吧?”
“是他们自己赶着要模仿我们。”
“这完全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事情。”
哈哈……
沈万三是难得开玩笑。
众人不由被逗乐了。
陈恪也笑了,豁然开朗。
然后说道:“我想以先锋队的名义,给郑士元、朱重八两位队员,各自写一封信。”
“希望他们在凤阳,能够恪守好,我们先锋队的纪律、理念。”
“大家觉得如何?”
其实这封信,他主要是写给朱重八的。
郑士元已经是一个觉醒的先锋队员了。
他到不怎么担心。
无非就是做事中,出点错误。
但不会涉及个人觉悟的滑落。
朱重八就不同了。
尤其是马秀英出现在凤阳。
他可是记得。
朱重八投靠红巾军,就是汤和极力写信劝说的结果。
虽然这一次,他没有发现汤和的影子。
但有历史的存在。
他也不敢放松警惕。
他是真不希望,朱重八脱离先锋队,走原本历史的老路。
对朱重八,他寄予了很大期望。
大家也都明白,陈恪其实最担心的是朱重八。
加郑士元。
则是陈恪对待战友的一种,有温度的手腕。
既能勉励郑士元。
又可让朱重八这位性格有些偏激的战友,不至于觉得被针对了。
进而情绪化,好坏不分,误会陈恪这种对战友的爱护。
“同意。”
“同意。”
……
众人纷纷表决支持。
宋濂看着这种决策形式,再看看陈恪,心中十分感慨。
陈恪对先锋队内,这些队员的引导、教育、回护,真可谓是毫不藏私。
完全没有保留,尽心尽力。
这是权力分封者,绝不会做的事情。
权力分封者,就像是那些有手艺的老师傅一样。
绝不会,也绝不敢把自己会的东西,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下面人。
因为权力分封者,时刻担心着,自己被别人取代!
也恰是陈恪这种毫无私心。
让这支队伍中的所有人,但凡只要真正明白陈恪的无私,就都会紧密的团结在陈恪身边。
这不是一种利益的结合。
而是一种理念,一种无私胸怀,对周围人产生的折服!
“那么,陈队长认为,你们先锋队那位陈友谅队员,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宋濂忽然提及陈友谅。
陈友谅这人给他的印象很深刻。
他认为陈友谅离开,就是不甘居于陈恪之下。
同时他也认为,陈友谅一定会学习,陈恪这套先进的生产模式的。
经过之前的讨论。
宋濂已经十分明白。
陈恪在先锋队中,极力反对权力分封。
这可不单单是权力分封对百姓的不正义性掠夺。
还有权力分封,对他设计的这套生产营运模式的不适应性。
他觉得,陈友谅那个贯懂察言观色,深邃的有些阴暗的人,恐怕也早察觉到了。
那么,陈友谅会怎么做?
是另立一个先锋队?
还是走陈恪说的,通往死路的两条道路?
众人也全都看向陈恪。
宋濂的问题,同样极大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众人都想听听陈恪的判断。
他们不知道。
陈友谅此刻极为恼火、烦躁、甚至生出了更为强烈的后悔……
ps:新书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评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