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并无早朝,宗令与太史,却联袂而来,都说有本奏。
御书房内,皇帝朱敦正愁眉莫展,宣了两位大臣入殿,仍是意兴阑珊,连看一眼都欠奉。
朱璨是宗令,时常拜谒皇帝。他把奏本递给太监,默默退至一旁。
太史闵沛然虽是翰林学士,也就在钦天监观天象、筹算数术,其他事情很少过问。
他见高举奏本,躬身一礼:“陛下,臣有本奏。”
朱敦仍旧魂飞天外,太监接过奏折,递至案,轻唤道:“万岁,有奏本……”
“嗯,宣!”朱敦挥挥手,魂不守舍。
“万岁……”
太监再次呼唤,朱敦这才正身抬头,一脸迷茫。看见宗令与太史,问道:“爱卿有何事?”
朱璨看了看闵沛然,回道:“陛下,臣昨夜有梦……”看着皇帝,后面的话他都说不下去了。难道说做了一个梦,写了一篇奏折,来糊弄皇帝?
朱璨眼神示意,朱敦瞄了一眼案前奏本,拿起翻阅,竟是神采奕奕。
“宗令这是……当真有此事?”
“绝无敢虚言!”朱璨回答得斩钉截铁,就差拍胸脯打包票了。
朱敦微微颔首,瞧了瞧太史令,不由好奇。这老头儿大都在钦天监待着,极少出访,如今什么风吹来,让他不顾年迈,亲御书房呢?
又翻阅太史奏折,朱敦先是一目十行,渐渐的一字一句默读。他捋着额下美髯,问问闵沛然:“太史监天法地,梦境竟如宗令别无二致……”
朱敦放下奏折,吩咐道:“太监,你去奉茶。”
太监领命而去,唤过小太监,让他们去端茶俸点心,自己却站在殿门外。他知道,朱敦只不过是让他回避罢了。
“邑麓侯与太史公都梦到了神灵仙尊,可谓心有灵犀。却不知,是哪位仙神圣祖?”
朱璨抱拳供天,答曰:“臣梦见先皇乘龙升天,在沉香法驾前开道。曜日煌煌,雷霆随行;銮驾金凤、舆辇朱雀,当是凌霄天尊!”
“先皇乃何人,你怎么分得清就是皇宗先祖呢?”
“陛下,微臣忝为宗令,皇家一应事务、礼法用度皆为吾手钦点。那尊仙神身着大红龙衮,冠冕五色十二珠,与太庙神座遥遥相契,当是二祖真宗皇帝!”
朱敦愕然,盯着朱璨好半晌,才缓缓开口:“真宗皇帝为朕之曾祖,初登大宝,请得入九庙之中……邑麓侯当真看见了曾祖皇帝?”
朱璨微微点头:“然也!”
朱敦睐眼闪烁,又问闵沛然:“太史公梦见的,又是哪路仙尊?”
“微臣昨夜早睡,却隐约听见太庙钟鼓齐鸣、磬鼎共振。”闵沛然看了看俩人神情,缓缓说道,“臣以为梦境,并未苏醒。然太庙钟磬声震九霄,华光直射牛斗;紫光银河,垂落倾泻,一轮弘日虚托銮驾,缓降凡间……”
闵沛然吊足胃口,又继续道:“下界亿万众,高呼大帝;有三台真君,有四灵二十宿,皆躬身顶礼。帝辇垂降,仙女撒花、男真卫道,径入凡天,落至太明皇城!”
“怎地?”朱敦急忙问道。
“然且何为?”朱璨呼吸急促,盯着闵沛然,一瞬不瞬。
太史公摇摇头,叹道:“弘日虚托天帝下落皇城,南面稽首,便不知去向矣……”
朱敦恨不得掐死闵沛然,不知去向是什么鬼?
朱璨跟着摇摇头,喃喃自语:“如梦如幻,醒来恍如隔世;莫不是牢记二祖皇帝尊颜,吾不屑子孙,当真冲撞了先皇太祖!”
“你梦中做了何事,竟敢冒犯先祖皇帝?!”
朱璨不敢抬头看朱敦,细弱蚊声:“微臣高呼数声,天尊于法驾呵斥;目光雷霆闪电,天仙神兵遥指太庙……先祖皇帝回乘玉黄龙,顶礼叩拜天尊,这才免遭劫难。”
“天尊口灿莲华,天钟震彻天地,回荡寰宇;太庙霓虹飞瀑,钟磬齐鸣……微臣还未回神,苍穹寂寂,惟有天音香气洒落碧霄。臣,臣便醒来了……”
朱敦抬起右手,就要扇他一巴掌。一想闵沛然在旁,才缓缓放下。
默然许久,仨人面面相觑,竟是没人说一句话。
“太监,入内奉茶。”
闻声,太监赶忙推开殿门,领着小太监进来。
朱敦茶水都未喝一口,又吩咐道:“你去把玉牒拿来。”
俩太监一脸疑惑,朱璨不敢开口问,闵沛然却直言不讳:“陛下,这是要清查宗室么?”
“是也不是。”朱敦等大小太监退出御书房,轻声说道,“昨夜太庙钟响,朕惶恐不安。岂料大殿内烛火煌煌,映射天际,朕以为天降祥瑞、先皇庇佑;看来,却是警示朕躬,勤勉社稷啊。”
“陛下圣德功彰,太明四海清平,乃是天朝盛世,何如此言?”
朱敦看案牍边的玉玺,嗟吁嘘叹:“九庙神座震荡、钟磬漾鼓,此乃从未有之事。鼓者为喜,朕未敲打,却隆隆惶惶,莫不是雷霆天鼓,警示社稷么。”
他深深看了一眼朱璨,又道:“怕,就怕宗室德行有失,遭怒皇天。”
闵沛然不以为然,他只管皇朝气数、社稷应运天道;不天灾人祸,无邪魔外道,其它都懒得理会。
他躬身拱礼:“陛下,恕微臣先行告退。”
“太史公莫急——朕想知晓,社稷气运,是否有异?”
闵沛然摇摇头,回道:“天垣星河灿烂、煌煌闪烁;凡天龙气详宁、紫薇氤氲。皇历、节气、太岁、值神、天将并无兆示。臣斗胆揣度,此事或仅为……”
“或仅为何?”朱璨盯着闵沛然,迫不及待追问。
“或仅为,戏尔!”
朱敦与朱璨就想怒斥荒唐——到底是位老学究,翰林之中声誉斐然,却也不会无的放矢。
只是,若真是老天爷捉弄,这样太匪夷所思了。对集于皇权、神权为一体的朱氏而言,根本就不能接受如此荒诞无稽之言。
闵沛然看似老态龙钟,却步伐矫健。还未眨眼,人影便消失在视线中。他望着高耸宫殿,看太庙华丽顶盖,笑得高深莫测……
“邑麓侯,你说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太史闵沛然的话,到底……到底……”
朱璨为之气结,皇帝都不信任大臣的话,社稷岂能安稳太平?
他斟酌语句,缓缓说道:“太史公早年入翰林,编撰无数经籍书典;其人文雅高量,深得朝堂敬重。晚年拜得真修,研习天文、历法、数术,三式黄庭、紫薇皇极无所不通,便是说他修得道法入真门,微臣亦敢确信。”
“只是这些年,太史公不问世事,醉心钦天监察;臣想,他老人家当真如世外高人,只拱卫皇朝,保我太明罢了。”
“卿之所言,太史公并不关心,谁人端坐龙椅之?!”
朱璨不敢点头,亦不敢摇头,他就这样静静地看朱敦。到底,他也对皇帝老儿、对闵沛然,都产生了一丝怀疑。
“万岁爷,玉牒送至。”
朱敦刚想开口,朱璨躬身行礼,目光灼灼:“臣斗胆,陛下阅遍大内孤本、佚籍、秘史,前朝太庙七宗,可曾有这般诡事?”
“不曾……”朱敦摇摇头,说道,“本朝擢尊九庙,无非印合极数;天子七庙亦或九庙,祖制法定,并不会扰乱天道。否则,皇朝气运当是夭折,不会传承太明五百载、三十六帝。”
微微点头,朱璨望了望殿外,一脸意犹未尽。
PS:新书,满地打滚,各种求支持!